巧问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问,使得师生间有了对话的基础;问,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问,使得师生实现真正交流;问;使得学习效果以外显形式彰显.问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如何让学生爱上课堂,可以从提问入手.本文从巧妙设问、巧设问的内容、巧等学生、巧时应答四方面探索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问互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巧问;初中数学;初中生
  初中生身心已有一定的发展,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所提高,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强烈.师生间真正的“问”可以让学生在课上各抒己见,实现自我,增强自我效能感.问,不是教师自问自答,也不是学生问他人的独角戏.问是一种互动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师生的互问互答,问答和谐配合,才能舞出动人的旋律.如何巧问呢?
  一、巧妙设问
  课堂问题不是教师随意想出来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思量、耐心考究得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问题要有层次性、启发性.巧妙地设问,不仅能引发学生兴趣,揭示问题本源,也能激起思维火花,增强学习效果.要在和谐的师生教学环境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反之,枯燥乏味地问,只会适得其反,加重学生厌学情绪.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与减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某人在直线跑道上,先向东走了10米,然后又向西走了20米,确定他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的情境.这种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易于接受,更易激发其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和分类思想.此外,此情境也加深巩固学生小学有关数轴、方位等相关知识.用已知启发新知,若规定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则题目转化为“ 10-20=?”,同理若规定正西为正方向,可得“-10 20=?”,将两个式子进行比较,利用这样的问题将“灌输式”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式”,充分调动学生兴趣.随后,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用数轴来解决问题,将问题联系已经学过的数轴,新旧结合,共同探索新知.
  二、巧设问的内容
  问的艺术远不止巧妙设问这么简单,除此还需要巧妙设计问的内容.问的内容要符合全体学生.考虑教学目标、对象,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提出吻合学生的问题.对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需要去繁从简,速战速决;对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将问题分解几个小问题,层层递进,通过小问题的解决,最终解决大问题.问的内容,兼顾大多数学生,使全班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分解提问,形成问题坡度,促进学生思维层层递进.问到点子上,问的新穎,问的出彩.提问的目标明确,让学生尽可能思考发表自己观点,拓展学生思维,将课堂真正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当主角.
  例如,有关“二次函数”的函数图像问题,学生已经知道绘图三部曲,列表、描点、连线,所以可以轻而易举地绘画出y=x2,y=-x2,y=x2 1,这三个函数的图像.班级大部分学生都能画出函数图像,这就兼顾了大多数学生.然后教师进一步提问:(1)系数a,c是谁的系数.(2)通过观察图像判断a,c对二次函数的影响.(3)试归纳出y=ax2 c(a≠0)此类二次函数图像特点.将直接探索y=ax2 c(a≠0)的图像分解为三个问题,层层递进,便于学生理解、操作.巧设问的内容,使得知识横纵交错,让学生触类旁通,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将知识融会贯通.
  三、巧等学生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思而后答,才能实现有效课堂.如果思考时间过短,学生难以深入理解问题,思考问题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填鸭式”的课堂.如果思考时间过长,会导致课堂时间紧张,无法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更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会导致思维灵活的学生思考完后开小差,扰乱课堂纪律.所以,教师需要巧等学生.不同问题区别对待.对简单、铺设性问题,思考时间可以短些;对新知识难懂的问题,停顿时间可以略长;重难点类问题,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回答.有时,可以让回答者或他人留意回答者的回答,给予时间,让回答者或他人自行补充完善.切不可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来,就匆匆让他人代替.巧等学生不仅要求教师区别对待问题,也要区别对待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对早已完成思考的这类学生,教师及时留意并向其提出更深难度的思考题,鼓励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攀登更高难度的高峰.
  四、巧时应答
  教师的肯定会使学生干劲十足、奋勇直前.因此,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后,要及时应答.评价以表扬激励为主.对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有创新的、完美解决问题的学生更要给予肯定,并鼓励使其继续努力,同时鼓励大家效仿;对回答结果有待考证的学生,教师除了表扬让其继续勇于发表意见以外,也要引导学生为待考证观点继续努力.学生身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名学生,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总之,问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需要不断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精心、科学设计课堂提问,把握时机.在具体实施中,把握教学目标,以问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以问促进学生学习,以问发展学生思维和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笔者工作以来,一直担任低段教学任务.有了大循环的经历后,重新站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以前在低段教学中,忽略了很多的东西.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一年级教学内容真的很简单吗?  一年级上册,特别是前四个单元,在教学中总觉得很简单,对于这部分知识要用一个什么样的度来教呢?  在教到二年级的统计时,笔者是根据书上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来分一分.但教材上将图中的树叶分在3个盘
让学生做题既对又快是每位数学教师的一个梦想,然而事实却让教师深感遗憾:学生对某些数学题目做了又做,结果还是做错了.如此拼命地解题,为什么教学效果还是不佳呢?究其原因,關键在于他们做错的题大部分为数学中的“易错题”.作为教师,都知道解一道有代表性的题可以让学生掌握解其他题的思路与方法,对学生来说,掌握一种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为重要.因此,在范例教学中应让学生解易错的有效题,并教会学生分析解答错误的原因
数学因运动而充滿活力,数学因变化而精彩纷呈.动点问题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以动点几何问题为基本框架而设计的题目,可谓璀璨夺目,精彩四射.有些动点问题,题目条件中未出现圆的字眼,学生很难想到用圆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知晓隐含圆的常见情况,通过观察和思考,异中求同,发现隐含的圆,进而用圆的知识来解决,有时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构造思想方法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在解决繁难的数学问题时,如能根据具体问题恰当运用构造法,那么就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问题迎刃而解.本文将重点阐述构造法的理论简介及应用:如构造函数、构造方程、构造几何图形等.  【关键词】数学解题;构造法;数学问题;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构造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数学思想方法,在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内积向量空间中任意两个线性子空间的投影与反射乘积的可交换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代数;实例探究;创新能力  高等代数是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及统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空间直观、运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鉴于其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到代数的思想方法,更不
【摘要】相较于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有着更高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这使得高中数学题目难度较高,再加上高中数学题型众多,高中数学教师的解题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而解题策略是解题思路的载体,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传授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高中數学解题过程中的策略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解题策略;
【摘要】中低年级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国家在学校开设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要求教师要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作为工作重点,围绕这一重点开展各项工作.教育背景不断变化,我国加快新课改进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先进理念,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具备数学素养.本文具体分析了中低年级计算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问题.  【关键词】中低年级;计算教学;数学素养
【摘要】课堂导入是初中数学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导入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初中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课堂导入技巧的运用,综合利用复习导入、生活问题导入、多媒体导入和动手实践导入等多种方法,以有效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技巧與方法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之间的跨度比较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微课堂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已占据重要地位,正在改变着传统授课模式.而随着多网合一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微课堂已渐渐成为新时代学生所钟爱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文在探讨高职数学教学中,微课堂的前提准备工作,微课堂的教学设计以及微课堂与传统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进而阐述了微课堂是时代的产物,合理利用好微课堂这一工具,将是高职校教师必修的功课.  【关键词】高职数学;微课堂  高职教育在学校教
【摘要】新授概念课是高中数学的重要课型,概念学习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引入,通过“问题串”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困难,促进对概念的理解.  【关键词】问题串;数学概念;幂函数  波利亚认为数学问题可理解为一种情境.问题串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生的学情,依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需要,结合教学方法以及预设而生成的一系列递进、深入的实际情境或问题.本文拟以“幂函数”为例,阐述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