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题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一个必考点。信息的筛选是指同学们从阅读文段中选取符合题目要求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来回答问题;信息的整合是指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重新的组合、归纳,使之符合考试题目要求。
  一、审清题干,明确要求,锁定区间
  审清题干,才能明确筛选和整合的要求及信息指向的区间。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选项;其次,要明确题干中筛选和整合信息涉及的区间。一般来说,题干涉及的信息区间是全文,但也有例外。如【2014年全国课标卷】《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第一题的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涉及的信息区间就是局部区间。同学们若能仔细留心,快速锁定信息区间,做题就能事半功倍。再如【2014年辽宁卷】《幸福的哲学》第一题的题干是“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则是在话题上有所限制,四个选项的内容必须符合“幸福”这一话题范畴。
  二、立足整体,宏观把握,细研局部
  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要有整体思维,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段落乃至全文的内容,要在整体框架内进行比对,否则,容易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例如【2014年全国课标1卷】《美的奥秘》第3题的选项D,考查人们喜欢欣赏悲剧的原因。根据原文第1段亚里士多德的话可知,悲剧确实“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同学们如果仅仅着眼此处信息,就极易产生误判。实际上,根据原文第2段和第5段,“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可知悲剧也能使人获得快感,同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D项的概括是错误的。
  此外,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要求对局部信息仔细研读、梳理,寻找遥远信息,发现隐蔽信息,挖掘潜在信息,确立重要信息,并理清各种信息间的关系。
  三、识破陷阱,认真比对,去伪存真
  攻破此类题型常用的是“比对法”。“比对”,要对命题者常用的设误方式有所了解、认识。如常见的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任意扩大或缩小范围,混淆肯定与或然、现在与将来,无中生有等。“比对法”还要掌握三个角度:①内容角度。选项中有或者没有的内容与原文是否一致。②语法角度。有时可利用语法知识来分析选项对应的原句,如看句子的主语,选项与原文陈述对象是否一致;选项在对句子改造时是否丢掉了或增加了一些修饰限定词。③逻辑角度。在选项中出现了因果句、条件句、假设句、选择句,就要考虑它与原文原句所表述的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有无改变原句的逻辑关系。经过这种“提炼”,就可以去伪存真,得出答案了。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除社会、学校外,在家庭中主要是由父亲规训来完成的。这一特殊的传承方式,使得父亲被赋予了更多的社會权力。父亲不仅拥有处置财产的权力,而且具有规训儿女人生道路的权力,尤其是依据“三从四德”等儒家规范,迫使儿女接受和皈依这套规范体系的权力。
  父亲所承载的权力是对纲常名教的皈依和担当,其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父亲作为纲常名教特别凸显的权力类型,是确保文化得以完成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不管任何情况,作为父亲的“老子”的思想都先验地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其对“子”的化正是把他所认同的外在理性规范灌注到“子”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成为“子”的外在行为的指导思想。
  “父”对“子”的文化规训,实际上也是父权发挥其社会效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父权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循循善诱,让纲常名教的理性规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子”在耳濡目染中,把外在的理性规范自觉不自觉地植根于自我的思想与情感中;其二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把外在的规范强行地镶嵌到“子”的思想和情感中。正是通过“父”对“子”的不断训化,文化完成了代际传递。所以,儿子一旦做了父亲,便会用自己所传承过来的“规矩”来约束规范下一代。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如果诱导方式无法承载起规训的使命,那么,强制性的训诫方式便成为最重要的选项,甚至可以说,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绝大多数是伴随着训诫等强制性方式得以完成的。
  “父”所恪守的文化作为文化传承的结果,往往会转化为他的一种“从来如此”的文化信念,这不仅使他失却了对自我所信奉的文化理念的质疑能力,而且失却了挣脱既有文化理念的羁绊而构建新文化的能力;而“子”则不然,其文化心理结构作为一个不断建构的历史过程,他们更容易接纳并信奉那些在父辈看来难以理喻的文化理念。
  在中国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如果“父”对“子”的规训这一链条没有外力干扰的话,如此的传承方式将会周而复始地循环着。但是,随着父亲的死亡使得既有的文化传承链条中断了,而“慈母”又难以取代“严父”承载起“父权”的使命,况且,在人们所恪守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经典戒律中,承载父权的不是母亲,而是长子。按照“三从”规范要求,长子在家庭中的权力获得了凸显,这为“子”挣脱父亲的羁绊、超越“父”的人生疆域的限制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社会的进步以及父权的衰弱,使得清末民初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的链条出现了断裂。那些缺少父权“规训”的孩子,便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权力松弛地带,这为他们走出既有父权设定的人生疆域,相对自主地选择自我人生的展开形式提供了诸多可能性。
  (摘自《新华文摘》2015年第5期)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父权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根源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主要是由父亲来完成的,“规训”这一方式赋予了父亲很多的权力。
  B.从内容上来看,父亲除了拥有财产处置权外,在儿女选择人生道路上还有权规诫教训,甚至还使他们自愿接受“三从四德”等儒家规范体系。
  C.从权力结构上来看,父亲承担的这种权力皈依和担当的对象是纲常名教,这就决定了父亲在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D.从社会作用上来看,父权是传统文化能够完成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父亲把他所认同的外在理性规范变成“子”的外在行为的指导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父亲在对“子”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时,可以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让“子”在耳濡目染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接受外在的理性规范,并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上体现出来。
  B.父亲在传承的过程中,如果诱导的方式无法承载起规训的使命,便采用强制的方式把外在规范镶嵌到“子”的思想和情感之中;反之亦然,二者结合有较好的效果。
  C.父亲对“子”所传承的传统文化,在父亲的眼里往往已经转化为自身的一种“从来如此”的文化信念,这对于父亲来说,既是一种坚定文化传承的信念,也是一种自身的束缚。
  D.父亲死亡以后,根据“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戒律,能代替父亲行驶“父权”的不是母亲,而是长子。这使得“子”有可能挣脱父权的羁绊、超越“父”的人生疆域的限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对“子”进行温和的或者强制性的代际文化传承,而儿子一旦做了父亲,又会用自己所传承过来的“规矩”来约束规范下一代,正是这样,传统文化完成了代际传承。
  B.“父”所严格遵守的文化在“父”看来常常是“从来如此”的,而对于“子”来说,则不同,“子”们也许不得不接受这些文化,但更容易接受那些很难用道理说明的文化理念。
  C.“父”对“子”所进行的代际文化传承,也可能因为父亲的死亡而中断,也可能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改变,清末民初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文化传承链条的断裂。
  D.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随着父亲的死亡,那些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为没有外在的、尤其是来自父权的规范约束,他们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生长空间。
  参考答案
  1.D (A项,根据原文第一段第一句“传统文化的代際传承除社会、学校外,在家庭中主要是由父亲规训来完成的”可知,此项犯了扩大范围的错误。B项,根据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是“迫使儿女接受和皈依这套规范体系”而非“自愿”。C项,根据文中第二段第一句“父亲所承载的权力是对纲常名教的皈依和担当,其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可知,“其”指代的是“父权”而不是“父亲”。)
  2.B(曲解原意,并且二者之间没有先后、因果的关系;“二者结合效果”,原文没有讨论,也没有依据。)
  3.B(仔细阅读并分析原文第四段,从“在父辈看来难以理喻的文化理念”看,是指父辈而不是指自己。)
其他文献
乍一看,这个标题似乎有些矛盾——既已披上生活的伪装,却为什么还要做真实的自我呢?因为,伪装是人保护自己的一种本能。许多生物生来就会伪装自己。变色龙通过改变自身的颜色,使它的天敌们看不到它;花丛中的蝴蝶,也通过伪装来迷惑天敌。  人的眼睛是有灰色调保护的。如果没有这一层灰色调,事物原本的颜色就会弄伤我们的眼睛。著名画家梵高,据说就是因为晚年这种灰色调缺乏,画的画才那样鲜艳。如果我们的眼睛长时间注视对
期刊
汉江边的茶楼大都临水而建。  春满江南时候,茶楼边就依着青青的杨柳。柳枝刚刚发芽,宜远看。嫩绿的鹅黄色,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三两枝嫣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迎风而立,站在江畔,风中隐隐飘逸一缕花香。有一处紫藤,开着淡然的花朵,偎在篱笆墙边,沉默而寂静,像徐渭的一幅写意画,有着款款的深情。  茶楼上几把竹椅,几张小桌,和三两友人围坐,来一壶陕南碧绿的清茶。望江水如蓝,远山如黛,相看两不厌。有时,傍
期刊
散文阅读属于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一种,出题时会设计以下几种题型:  题型一 行文思路分析题  一、什么是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條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第二步:通读全文,梳理结
期刊
炎炎夏日,适合品一杯绿茶。  平常的日子,绿茶躺在茶罐里,一点也不起眼。一到了夏日,那些全身浓缩成一条极细的线的绿茶叶,似乎在一夜间有了生命。打开茶罐子的第一时间,便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香味,绿的香味。  撮一点绿茶泡上,看茶叶在热腾腾的水中慢慢地伸展开,然后奇迹般地变成完整的茶叶,嫩绿滴翠,舒坦优美,于悠然的水中央释放出生命的淡绿。那种绿,晶莹像碧玉,让人赏心悦目;那种香,浓情似咖啡,深刻令人透骨
期刊
我曾一度不敢告诉别人我来自哪里,只好回以尴尬的逃避。【悬念开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那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小村庄,它时刻提醒着我自己有多卑微。【交代了自己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来自哪里的原因】那里没有公园、便利店、商品房,没有书店、电影院、篮球场,有的只是寂静,只是贫穷,只是对未来的茫然和日复一日的劳作。【在“没有”和“有的”的对比中,突出了家乡的贫穷落后。】  我讨厌我的家乡。【简洁的语言独立成段,
期刊
儿时,我是坐着绿皮火车回故乡过年的。故乡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平凡却又不凡。四面环山绕水,冬暖夏凉,几代人就在这潺潺流水中繁衍下来。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离村口不远处立了许多棚子,红红绿绿的,一个接着一个,有担米担菜的,还有在台上唱曲的。刚走进集市,一片红彤彤的对联和年画便闯入眼帘,童子抱鱼图、三羊开泰图,还有“富贵双全人如意,财喜两旺家和睦”的毛笔字样,打心底里透出美好的期盼。最受欢迎的“节目”
期刊
2019年10月10日,江苏省无锡市的312国道K135处发生了一起重大的高架桥侧翻事件,造成三死二伤。  受害者里有一名单亲爸爸,他女儿才上初中……这是多么惨烈的一件事啊!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呢?  这得从桥的结构开始说起。这座桥是独柱墩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桥墩作支撑。因此,当它的一侧过重时,桥面极易发生侧翻。  当然,直接原因就是货车超载。当时,有两辆加长货车行驶在桥上,车上放
期刊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流浪小伙突然倒在街边不起,虚弱地叫着“饿”。有人看了一眼,低头看着手机走了;也有人驻足围观,指指点点。半小时后,一环卫工人看见了,立即转身去买了两块大面包和一瓶水,将年轻人扶起,喂年轻人吃完,并留下5元钱后才离开。有人将此拍成视频上传,大家纷纷赞美环卫工人为“最美环卫工”;也有人指责路人和拍视频者冷漠;也有人反问指责者,你若
期刊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燃烧理论”,他认为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靠近火就燃烧起来的,属可燃性物质;二是接触到火也不会燃烧的,属不可燃物质;三是在自然状态下燃烧起来的,属自燃物质。据此,人也可以分为三种:自燃的人、可燃的人、不可燃的人。自燃的人,每天把自己烧得通红;可燃的人,虽然自己不会主动燃烧,但可以被点燃;不可燃的人,有了火种,也燃烧不
期刊
志愿者被质疑“作秀”,支教者被质疑“镀金”,变形记被质疑“炒作”。时代在发展,但人们似乎已习惯了用世俗之眼来看待身边的一切,用功利之心衡量外在的世界,更有高举“为己奉献”大牌的人,招摇过市,大放厥词。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的欲望也随之逐渐膨胀。“利”似乎已经浸入人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着我们行为举止,甚至连人的本性——善良,也已被困其中。  自古人们就议论行善与回报的合理性,但是哪怕是圣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