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教育课堂教学的内涵与路径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uns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流本科教育是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平台,“教学学术”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理论根基。加强课堂教学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厘清一流本科教育课堂教学的内涵特征和建设路径:落实“立德树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价值观功能;围绕“学生中心”,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坚持“适切有效”,发挥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服务作用。
  关键词:一流本科;课堂教学;教学学术;学生中心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课堂是高校各项教育教学实践的最基本平台,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都把本科教育放在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对高等教育界进行深刻反思,提出高校要“重塑本科教育”,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特·博耶提出多元学术观,强调“教学学术”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并由此掀起了美国大学的教学学术运动,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引领了世界范围高等教育改革。[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直在强调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教育部启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发挥评估“重在建设”功能,引导高校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以防止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导致教学质量下滑;推进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评选,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等。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双一流”建设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重要战略决策,提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以及“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强调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是防止在“大学”和“学科”建设中弱化本科教育,动摇高校人才培养的根基、办学的根基。2018年9月,随着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明确提出高校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振兴本科教育”。高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必须聚焦学校的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以本为本”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根本性工作在课堂教学,厘清一流本科教育课堂教学的内涵特征并探寻建设路径很有必要。
   落实“立德树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价值观功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在我国各项教育事业发展中始终处于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以及“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青年分期的界定,本科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年龄多在18岁至24岁之间,正处在青年的初期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同时又是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有更多接触社会生活和观察社会现象的机会,更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落实在课堂上,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也要切实体现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教学设计和实施使学生有获得和成长。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评价应在“立德”和“树人”两个维度均有体现,如果说“树人”指向“社会主义建设者”,那么说“立德”则指向“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接班人”具体说就是培养输出的人才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本质上是课堂价值观功能的实现。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归属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要由课堂内思政教育和课堂外思政教育工作两方面承担,忽视了非思政课堂承载价值观教育的功能。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在“三全育人”路径指引下,一流本科教育课堂彰显价值观功能,就是在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传递“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仍是目前教师教学能力薄弱环节,普遍重视对课程相关思政要素的挖掘,但忽略了将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的方法。
   围绕“学生中心”,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中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世界范围内东西方国家许多成功的教育实践都在有意无意中运用这一理念。《论语》记载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启发学生学习的论述,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是“学生中心”在我国古代教育教学中的最早雏形;《对话录》记载了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独特的对话式教学法(又称“产婆术”), 其中关于正义与非正义的辩论是西方国家古代教育运用“学生中心”的经典教学案例。进入17世纪,夸美纽斯明确提出班级授课制;18世纪工业革命对人才大量需求又强势推动了班级授课制在欧美国家广泛推行,工业化批量的人才产出方式使“学生中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2]进入20世纪中后期,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盛行,“学生中心”教育理念又重新获得认同,尤其是在美国引发了本科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系列变革,并对世界范围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巨大影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发布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其中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注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2017年9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人民日报》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出,“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課堂革命’”,并且强调“课堂革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坚持教为学服务。尽管“课堂革命”在基础教育领域率先提出,但是“学生中心”绝不仅仅是基础教育需要重点推进的教学理念。2018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强调,“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本科教学要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理念,“学生中心”是首先要落实的重要理念。2021年,启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学生中心”是对参赛教师的重要考量维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录、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师教学创新设计汇报中,均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反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创新思路、举措、效果及反思。   “学生中心”与“教师主导”并不矛盾,教师永远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的激发也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教”与“学”本身是不可分割的行为。信息技术发展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也使“自学”行为的发生更加有方式方法和资源支撑;然而,再先进的技术也永远不可能替代教师主导地位,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地位也永远不可能被“自学”替代。教育学者郭华(2017年)指出,“判定一个活动是否是教学,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学生的学习是否由教师自觉引发、是否有特定的教学内容、是否自觉地促进学生的发展”[3]。这一阐述清晰呈现了“教”与“学”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基础教育领域率先提出的“课堂革命”已经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获得认同,相应工作也在推动中。但“课堂革命”绝不是大破大立式的推倒重建,“学生中心”也绝不是颠覆教师主导地位,如严格限制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过度翻转课堂任由学生散漫自学;“教学内容”改“学习内容”“教材”改“学材”等“偷梁换柱”式的概念调整。倡导“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是要发挥其方向指引作用,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优化完善,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手段的适切选择和运用以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教学资源开发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具启发性、互动性、参与性和探究性,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教师 “以学生为中心”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要特别关注两点:学习规律和学生特征。前者研究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获得,掌握其客观规律,这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与之伴随的教学研究;后者则研究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甚至其行为和语言特征等,都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
  “学生中心”是一流本科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和素养(Quality)“三维”目标的达成,尤其是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都需要“学生中心”教学来实现。“学生中心”不是简单机械的单向灌输,而是柔性有机的双向沟通,依赖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持续“碰撞”,在交流过程中挖掘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和内化素养,使之达到心智丰盈、能力高强、思维敏捷。201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校长参加我国某大学审核评估,在听课后就“什么是好的课堂”她谈道,“大学课堂有五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安静(Silence)’,即课堂上很安静,学生不发言;第二重境界是‘回答(Answer)’,即教师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们只回答对或不对,是或不是;第三重境界是‘对话(Dialogue)’,即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互动;第四重境界是‘批判(Critical)’,即学生会对教师的讲授内容提出质疑;第五重境界是‘辩论(Debate)’,即学生与教师互相反驳”[4]。课堂教学层次越到高阶层次越能体现“学生中心”理念,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更能学会独立思考,参与教学互动更深入。达到“辩论”境界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在深入互动中共同营造出的开放宽松又有学习产出的教学生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被教师的“教”有效引发,学生在质疑中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意识。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反思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学习是在经验基础上的反思。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师很大的挑战是要能够让学生反思,课堂教学“五重境界”逐层提升也是学生反思提升的过程。一流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让学生反思的教学任务、教学环节,并在适切的教学环境中有效实施。
   坚持“适切有效”,发挥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服务作用
  信息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推动了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5G、大数据等“互联网 ”技术逐渐成熟,为高校课堂教学带来变革,在教学情境创设、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形态和平台等方面表现出强大优势,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有效传播与深度互动提供了支撑,尤其是增加了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可行性。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需求,从国家层面对未来一段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特别强调“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同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强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出重塑“互联网 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新形态、推进以慕课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为代表的资源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中西部高校共享和校际共享。
  信息技术是教学的手段,信息技术之于课堂教学,是服务与被服务、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信息技术应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器。信息技术是“双刃剑”,有优势也有弊端,从课堂教学需求出发、以“适切有效”为原则的信息技术运用会呈现其优势,否则唯信息技术必然弊端凸现,学生在“眼花缭乱”的技术中获得的是 “竹篮打水”的结果。自昆体良提出课堂教学到夸美纽斯将其系统化,课堂教学已经深深植入了其固有“基因”,即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而不是教学的技术。从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现状来看,“再先进的技术软件,也无法替代教师的言传身教;再精美的视频画面,也无法替代面对面的师生交流”[5]。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2012年以来已经开展了五届,是展示教师教学风采水平和增进教师交流互鉴的平台,也是促进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平台。《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评分细则》对“教学组织”的测评要求是“熟练、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简洁清晰地呈现了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两方面原則,即娴熟度和有效性。2021年,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同样强调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其评分标准表述为“合理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创新”以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这些既是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服务作用,更是彰显和树立“教与学”学术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平台,是教师展现教学魅力的大舞台,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课堂革命”这一当代教育发展重要命题,学界对课堂革命有热烈讨论,其中“课堂革命是一场心灵的革命,一场观念的革命,一场行动的革命,一场技术的革命”[6]的阐述颇受关注。由此延伸思考,笔者认为一流本科教育课堂教学须在育人观念、教学行为和技术支持三方面完善提升。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距离一流本科教育课堂教学内涵特征的要求,课堂教学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近二十年台湾地区本科高等技职教育政策研究”(项目编号:DJA190341;主持人:梁燕)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梁燕.对“学术立校”大学价值追求的当代反思—兼谈应用型大学新时期战略走向[J].北京教育(高教),2016(3):16-19.
  [2]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1-6.
  [3]郭华.“教与学永远统一”再认识—教学认识论的视角[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1):75-83.
  [4] 邬大光.大学人才培养须走出自己的路[N].光明日报,2018-06-19(13).
  [5] 曹培杰.技术与理念,谁是教学的主导?[N].中国教育报,2016-06-08(10).
  [6]任永生.致“课堂革命”的先行者[EB/OL].(2017-09-26)
  [2020-06-05].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034fc30102x25x.html.
  (作者单位:梁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许明月,北京联合大学)
  [责任编辑:于 洋]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 2003年,北京高等教育跨入普及化阶段  □ 2001年- 2019年,民办普通高校数量从3所增加至16所,所占比例从4.92%提升至17.20%  □ 2001年- 2010年,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占比从3.10%升至12.64%;2019年占比降至9.73%  □ 2001年- 2010年,民办普通高校教职工数量增长了440%,占教职工总数的6.76%;2019年,占比下降至4.04%  北
期刊
摘 要:一流本科教育应该是国际化的本科教育,课程本土国际化是国际化育人改革的重要依托。我国大学应将实施课程本土国际化作为发展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战略,从实际出发构建国际化的本科课程体系,并以教师国际化为核心,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推进课程本土国际化。  关键词:本土国际化;课程本土国际化;一流本科教育   引言:课程本土国际化与一流本科教育的关系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大学当前最为重要的政策目标诉求。这
一rn在我们烟柳渡两岸的故事里,年轻人常常只能做配角,这一次则不然,因为这一次的主角是我的小妻妹桑敷还有她的堂姐桑罗.rn我妻子桑林共有姐妹五人,她排行老大,桑敷排行老小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