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对于高师钢琴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师的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不应该只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就高师钢琴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关键词:高师 钢琴教学 人才培养
我国高师的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钢琴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日益扩招,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那种仅是改变授课的方式的改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教学改革失去了意义。所谓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显然有着舍本逐末之嫌,不利于素质教学的提高。笔者就高师钢琴教学进行分析,探讨钢琴教学的理论问题。
现代的教学是追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不仅仅是指知识的积累,更要求学生有新的观念,具有综合的素质。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在教学的观念上要转换的问题。学生能力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学生一般的理解能力,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音乐的辨别和演奏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协调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钢琴的基础能力。这些基础的能力中也可以表现出学生自身素质的优劣。学生的创作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的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能发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再次创作出作品的能力,如即兴的表演。这是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个性化的处理。
基于上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论述,笔者对于现今高师钢琴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高师的钢琴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学到了知识的本身,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学习者。真正应该学到的是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学习知识的持续性。目前的高校教学太注重效率,为了大量的产出人才。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只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只是听从教师的指导,没有创新的能力,没有独立的思考问题。要改变这种禁锢学生头脑的传统型教学模式,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要学生针对问题,利用自己所积累的只是来进行反思、交流、完善,最终总结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或者口头材料,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独立的思考。
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学生的爱好兴趣及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进入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已经成熟,他们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性格,有着自己独特的喜好和个性,已经具备了进行学习方式选择的条件。即使是不依靠教师,他们也能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场所。教师此时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目前对钢琴人才的需求也是更看重人才的素质,需要能够教学、能够从事实践、能够从事科研的教师。
第二,高师的钢琴教学应丰富相关的课程内容。以前的高师教学中对教学的曲目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练习曲、复调作品、大型乐曲、中小型乐曲。而在实践中因为时间所限,没法完成教学任务。可见,以往保守的授课安排的科学性是值得商榷的。对于师范生来说,不一定非要模仿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因为本身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不同的,授课所选择的钢琴曲目不一定非要一致。更何况钢琴的曲目是多样的,可以选择各种不同风格的和不同题材的曲目进行练习和授课。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的必要。如果选择更好掌握和驾驭的曲目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往的教学中较多的是选择独奏曲目,演奏的形式单一,学生都是单个的演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果适当的选择协奏合奏等的曲目,更能培养学生钢琴的综合能力,加深对钢琴音乐的理解。学生对这种声部交织的演奏的运用,更能理解整个音乐作品中器乐与声乐是有机组合,能够辨识各个声部及音色的变化,关注合作者的变化,做出交流与互动,是整个的演奏能够达到和谐的统一。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毕竟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才可以。
第三,进一步完善高师钢琴教学中的理论课的安排。高师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钢琴的基础多为零。为了在短暂的在校期间更好地掌握钢琴的课程,就要注重钢琴的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有利结合。高师的钢琴教学中理论课程经常被忽视,比较基础的钢琴理论课经常开设的时间较晚,本应该第一学年就完成的,却开设到第二学年,这对于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规划是无益的。还存在着钢琴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缺乏必要的联系。其实,在众多的乐器中钢琴的音区最为广泛,也是乐器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但是在目前的高师教学中,钢琴只是为声乐和器乐的曲目进行伴奏之用,忽视了钢琴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第四,高师的钢琴教学要更多地开展实践活动。高师的教学主要是培养中小学的教学人才,钢琴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依托于实践。使学生掌握中小学的教学规律和规则,这种教学的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钢琴课程教学的始终。应该让学生更早地体验教学工作,了解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了解学习的目的,制定好自己的学习的规划和目标,这样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五,对高师的钢琴教学树立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高师的钢琴教学一定要有相应的教学的成果。现在的高师教学中,是由负责授课的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效果、学习的潜力来进行考察和评价的。这种传统的评价的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往往更多是教师个人的片面的想法,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所以,应该引用综合性的评价机制。应该由全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把形成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客观、细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考核,使教师能够改进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高师的钢琴教学应该注重的是学生钢琴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应该摒弃以往的只是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学习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结合的培养模式上来,这样才能实现高师钢琴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简介:
石新竹,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于永祥.突出师范特点着重能力培养——谈师范系的钢琴教学[J].天津音乐学报,1994,(03).
[2]许峥嵘.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学改革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之《钢琴课程指导纲要》[Z].2007.
[4]陈丹曦.关于现代钢琴音乐及其演奏问题的几点看法[J].人民音乐,2001,(08).
[5]徐锦艳.研究性学习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02).
关键词:高师 钢琴教学 人才培养
我国高师的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钢琴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但是,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日益扩招,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那种仅是改变授课的方式的改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降,教学改革失去了意义。所谓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显然有着舍本逐末之嫌,不利于素质教学的提高。笔者就高师钢琴教学进行分析,探讨钢琴教学的理论问题。
现代的教学是追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不仅仅是指知识的积累,更要求学生有新的观念,具有综合的素质。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我们在教学的观念上要转换的问题。学生能力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学生一般的理解能力,学生在钢琴演奏中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对音乐的辨别和演奏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协调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学习钢琴的基础能力。这些基础的能力中也可以表现出学生自身素质的优劣。学生的创作能力是指学生在掌握的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能发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再次创作出作品的能力,如即兴的表演。这是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个性化的处理。
基于上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论述,笔者对于现今高师钢琴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高师的钢琴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是学到了知识的本身,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学习者。真正应该学到的是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学习知识的持续性。目前的高校教学太注重效率,为了大量的产出人才。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只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只是听从教师的指导,没有创新的能力,没有独立的思考问题。要改变这种禁锢学生头脑的传统型教学模式,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然后,要学生针对问题,利用自己所积累的只是来进行反思、交流、完善,最终总结问题。并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或者口头材料,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独立的思考。
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学生的爱好兴趣及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进入到这个阶段的学生心智已经成熟,他们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性格,有着自己独特的喜好和个性,已经具备了进行学习方式选择的条件。即使是不依靠教师,他们也能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计划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场所。教师此时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目前对钢琴人才的需求也是更看重人才的素质,需要能够教学、能够从事实践、能够从事科研的教师。
第二,高师的钢琴教学应丰富相关的课程内容。以前的高师教学中对教学的曲目的选取,基本上都是练习曲、复调作品、大型乐曲、中小型乐曲。而在实践中因为时间所限,没法完成教学任务。可见,以往保守的授课安排的科学性是值得商榷的。对于师范生来说,不一定非要模仿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因为本身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不同的,授课所选择的钢琴曲目不一定非要一致。更何况钢琴的曲目是多样的,可以选择各种不同风格的和不同题材的曲目进行练习和授课。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的必要。如果选择更好掌握和驾驭的曲目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师的钢琴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以往的教学中较多的是选择独奏曲目,演奏的形式单一,学生都是单个的演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如果适当的选择协奏合奏等的曲目,更能培养学生钢琴的综合能力,加深对钢琴音乐的理解。学生对这种声部交织的演奏的运用,更能理解整个音乐作品中器乐与声乐是有机组合,能够辨识各个声部及音色的变化,关注合作者的变化,做出交流与互动,是整个的演奏能够达到和谐的统一。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毕竟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是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才可以。
第三,进一步完善高师钢琴教学中的理论课的安排。高师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钢琴的基础多为零。为了在短暂的在校期间更好地掌握钢琴的课程,就要注重钢琴的理论课与技能课的有利结合。高师的钢琴教学中理论课程经常被忽视,比较基础的钢琴理论课经常开设的时间较晚,本应该第一学年就完成的,却开设到第二学年,这对于课程的系统学习和规划是无益的。还存在着钢琴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缺乏必要的联系。其实,在众多的乐器中钢琴的音区最为广泛,也是乐器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但是在目前的高师教学中,钢琴只是为声乐和器乐的曲目进行伴奏之用,忽视了钢琴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第四,高师的钢琴教学要更多地开展实践活动。高师的教学主要是培养中小学的教学人才,钢琴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依托于实践。使学生掌握中小学的教学规律和规则,这种教学的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钢琴课程教学的始终。应该让学生更早地体验教学工作,了解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了解学习的目的,制定好自己的学习的规划和目标,这样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教学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五,对高师的钢琴教学树立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高师的钢琴教学一定要有相应的教学的成果。现在的高师教学中,是由负责授课的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效果、学习的潜力来进行考察和评价的。这种传统的评价的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往往更多是教师个人的片面的想法,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所以,应该引用综合性的评价机制。应该由全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把形成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客观、细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考核,使教师能够改进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高师的钢琴教学应该注重的是学生钢琴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学习知识的能力,应该摒弃以往的只是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培养“学习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结合的培养模式上来,这样才能实现高师钢琴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简介:
石新竹,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于永祥.突出师范特点着重能力培养——谈师范系的钢琴教学[J].天津音乐学报,1994,(03).
[2]许峥嵘.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学改革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之《钢琴课程指导纲要》[Z].2007.
[4]陈丹曦.关于现代钢琴音乐及其演奏问题的几点看法[J].人民音乐,2001,(08).
[5]徐锦艳.研究性学习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