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西太平洋潜热显热通量及其与ENSO的关系

来源 :海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zilovenv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综合海洋大气资料(COADS),用块体动力学公式计算了热带西太平洋潜热、显热通量以及风场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发现研究区域海气热交换与ENSO现象有密切联系.平均而言,从埃尔尼诺开始(3月)至当年7月,热通量及风速标量均为正距平,8月至翌年3月埃尔尼诺结束为负距平;历年3月至7月热通量和组成的时间序列(30年)与赤道东太平洋SST指数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3月至7月的正距平是由经向风速异常造成的,而8月至翌年3月的负距平是纬向风速异常造成的.热带西太平洋的热通量异常是ENSO现象在这一区
其他文献
通过对7504号台风(Ora)的个例分析,进一步讨论高层冷涡和台风运动过程中的环流变化及其特征,从中理解这种现象发生的物理背景和其可预报性。
虾池赤潮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王安利,王维娜(河北大学生物学系,保定)关键词虾池赤潮,环境因子,pH,溶氧,水温,盐度,多元分析,二值回归前言赤潮是一种因某些单细胞生物爆发性生长形成极高密
网络即时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时兴的交流方式,网络信息时代的编辑工作更需要与读者、作者和相关人员即时沟通.熟练掌握并充分利用主流的网络即时通工具是现代编辑人员的必备
用粗粒(90—125μm)石英热释光技术对深圳大鹏湾沿岸沙堤和沙丘的10个砂样作年龄测定。初步结果表明,各小湾外缘白色拦湾沙堤形成于中全新世,约4.5ka—7.5ka B.P.;白色沙堤后
本文对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作了分析,发现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水温存在3—5年的低频振荡和准两年周期振荡.前者具有自东向西传播的趋势,而后者却具有相反的趋势.当两者在赤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