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低音手风琴左手演奏技巧训练研究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器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手风琴发明至今仅180多年的时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突破左手传统低音局限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出现,为手风琴的艺术化道路迈出重要的一步。自由低音手风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次进入中国,立刻受到手风琴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强烈关注,一方面,老一辈的艺术家与时俱进开始学习和演奏这种新兴的乐器;另一方面,在各大高等音乐院校的手风琴专业学生当中,开始普及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教学。由于自由低音手风琴几乎可以原谱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因此复调音乐成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现由于左手技巧在传统低音手风琴演奏当中的局限,导致在学习自由低音时遇到技术上的障碍,如何克服技术难点,值得学习者和教学者们从不同的维度去进行研究。

一、自由低音手风琴左手训练的困难


  (一)传统低音手风琴与自由低音手风琴的结构对比
  手风琴的左手按键,称为贝司(Bass),标准形制的手风琴有120颗贝司,呈斜向六排排列,自由低音是相较于传统低音而言,指手风琴贝司的音域,传统低音只有一个八度,前两排为对位低音和基本低音,均为单音,后四排是与基本低音相对应的和弦,依次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减七和弦,因此在乐曲的演奏中常常处于伴奏的状态,乐曲的旋律及技巧性展现基本都交给右手完成,左手长期演奏有固定和弦的伴奏音型,且这些固定和弦只需一颗贝司就可以完成,使得左手的运动机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自由低音主要有B系统和C系统两种,在我国普及率较高的是B系统,流行于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前两排与传统低音相同,后三排为自由低音,半音阶排列,中间第三排为辅助低音,与第六排的音相同,也就是说六排120颗贝司均为单音,打开了传统低音一个八度的局限,左手音域拓宽近五个八度,能够如右手一样演奏不同音域的旋律、音程以及原位和转位和弦,不再拘泥于传统低音那几个固定和弦,并且可以通过转换装置,在自由低音和传统低音之间转换。
  (二)自由低音手风琴左手训练的困难
  自由低音的出现,堪称手风琴革命性成果,极大拓宽了演奏范围,演奏技法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手指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幅度前所未有的扩大化,这就要求左手在技术层面必须和右手保持一致,由于自由低音手风琴主要在专业学生中普及,还未在少年儿童中做普及性教学,因此很多学生注重右手训练,而忽视左手训练,错过了“童子功”训练的最佳时期,未能像钢琴等和声乐器一样,从启蒙阶段,就开始系统的进行双手技能训练,如哈农手指练习、施密特五指练习、车尔尼系列练习曲等,这就导致双手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左弱右强”的局面,以至于在走上专业化的学习后,遇到左手演奏技术上的障碍。
  另外,由于自由低音的贝司排列打破了传统低音贝司的排列规律,左手相当于要学习一件全新的乐器,这对于固有思维的转换、记忆都是一个挑战。

二、自由低音手风琴左手基本训练技巧


  (一)学习自由低音前的左手基本训练
  我国学习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学生主要集中在专业院校(包括附中)的学生当中,年纪最小的也有十二三岁,如果等这个年龄段再来着重训练左手运动机能,会遇到很多技术上困难,因此,少年儿童从一开始学习手风琴,尤其是致力于要走专业化道路的学生,在传统低音手风琴的学习阶段,应充分重视左手的技术训练,为学习自由低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左手训练的教材,可以利用一些基础教材中的左手练习进行训练,如改编自《哈农钢琴练指法》的《手风琴手指练习》,里面有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半音阶、琶音等基础练习,还有颤音、双音等专门训练,改编自车尔尼系列钢琴练习曲的《车尔尼手风琴练习曲集》,里面有涉及回音、音阶、半音阶等技术的中高阶训练,还可以利用移植的复调作品进行左手技术训练。
  (二)自由低音手风琴左手基本训练技巧
  自由低音手风琴是手风琴发展到现今,无论音域、音色,还是演奏技法都趋于完善的一种先进的形制,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普及,为中国的手风琴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对于左手音域的突破性改革,让很多学习者重新重视左手技术的训练,自由低音所形成的全新排列模式,使练习者在初期,要像熟悉传统低音的键位一样去研究、分析自由低音的排列,键位熟练训练成为重中之重。
  这里推荐由德国汉诺威音乐戲剧学院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爱斯贝特·莫泽尔教授撰写的《键钮式自由低音手风琴学习教程》,莫泽尔教授在书中提出:“手风琴演奏家和其他键盘乐器的演奏家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他们在演奏时几乎不能看到自己手指的活动,因此对键钮位置的确切掌握是绝对有必要的,尤其对键钮的排列和方位必须烂熟于心,才能在演奏中随时检查和调整手指位置,确保触键的准确性。”自由低音的键钮排列主要有垂直、平行、斜行三种方向,莫泽尔教授从这三个方向分析了各类音程、和弦的排列、连接以及音阶、半音阶的指法及训练方式等,从科学的角度为学习者架构起直观的键位观念,这本教材是为C系统自由低音而作,但书中对于键位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对于其他系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为自由低音的学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

三、以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为核心的自由低音手风琴左手基本训练


  (一)复调训练的重要性
  自由低音突破了左手音域的局限,可以演奏不同音域的音程、和弦并任意连接,演奏的作品不再单单以主调为主,多声部的复调作品开始作为主要的训练和演奏曲目。本人曾在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中俄国际手风琴艺术周中,聆听了俄罗斯拉赫玛尼诺夫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希什金的独奏音乐会,其中希什金教授演奏了由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天方夜谭组曲》改编的自由低音手风琴独奏曲,双手技巧之复杂、织体之精妙、音响之瑰丽,完全能与交响乐团的演奏效果相媲美,可以看出,演奏家的复调音乐演奏技巧非常之纯熟,那么,在最初的自由低音训练中,应把复调作品作为训练的重点。   从目前各个国家和我国的教育经验来看,总结出巴洛克时期复调音乐对于自由低音训练的重要性,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殷琪教授“曾在1998年就自由低音的训练教材等方面的问题请教了奥地利手风琴家、前国际手风琴联盟秘书长Walter Maurer教授,他认为:‘斯卡拉蒂的键盘奏鸣曲是学习自由低音很好的教材选择。’”
  (二)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的选择与训练
  1、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选择
  在西方音乐史中,巴洛克时期被界定在1600到1750年之间,“和同时期的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如果说巴洛克之前的西方音乐一味在继承延续前朝音乐特点的话,巴洛克音乐则第一次在概念和技法上实现了与过去的决裂”。器乐终于与声乐并驾齐驱,并逐渐将其超越,众多作曲家为当时的键盘乐器,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管风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几乎不用移植,可直接用于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左手训练,其中以J.S.巴赫和D·斯卡拉蒂的键盘作品为主要选择。


谱例一:BWVS08

  2、J.S.巴赫的键盘音乐训练
  J.S.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他的键盘作品从初阶的《献给阿安娜·玛格达琳娜·巴赫的键盘小曲集》,到中阶的《创意曲集》,再到高阶的《平均律键盘曲集》,展现了巴赫高度纯熟的复调创作技巧,从中可以获取很多适合自由低音训练的作品。
  (1)保持音训练
  保持音练习是复调训练中的重要课题,从听觉上可以培养良好的声部均衡意识,从技术上可以训练手指的独立控制能力,在传统低音手风琴的训练上,主要着重于右手,在自由低音手风琴中,左手也可通过训练演奏多声部的保持音。(见谱例一)
  这首《风笛舞曲》选自g小调《英国组曲》,左手低声部从始至终都在一个主持续音上,中声部通过不协和的音程级进推进旋律的发展,这类长保持音非常适合在手风琴上演奏,要求做到連绵不断,同时声部清晰,手指的独立控制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2)旋律性训练
  旋律性训练也称歌唱性训练,顾名思义,就是以演奏代替演唱,充分体现音乐的流动性、完整性,除了要具备熟练的风箱技巧外,在奏法上要根据具体作品做出相应调整,对于自由低音的左手训练,可以从左手担任一个声部的作品入手。(见谱例二)


谱例二:BWV924a

  这首C大调前奏曲选自巴赫为其长子所作的键盘小曲集,低声部呈现出延绵的旋律态势,高声部则呈现出和声音型化特点,左手在练习时以Legato为主,既要连贯,富于歌唱性,每个音又要保持独立性,干净清晰,贴合巴洛克时期的风格。
  (3)双手衔接协调性训练
  在复调音乐中,多条旋律交错进行,常常出现左右手完成同一旋律或同一声部的情况,这就要求通过双手的有效运转进行无缝衔接,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力度、节奏的不均衡,破坏声部完整性。(见谱例三)


谱例三:BWV846

  这首前奏曲选自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第一册中的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全曲清澈流畅,左手低声部在主、属、下属等持续音上转换,要运用保持音的奏法训练,另外在和声音型的行进当中,完成音乐的完美衔接,这对左手力度和节奏的精准性要求颇高,具有重要的练习价值。
  3、D.斯卡拉蒂的键盘音乐训练
  D。斯卡拉蒂生活和创作的时期,跨越了音乐史上巴洛克后期和前古典主义时期,再加上斯卡拉蒂本人游历了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在创作思维的多样性上、音乐语言的丰富性上,成就了当时独一无二的风格特点,集斯卡拉蒂创作之大成的五百五十五首键盘奏鸣曲,由于大部分是为西班牙巴巴拉公主教学而作,兼具音乐性和练习性,因此每首作品都如练习曲一样解决一些技巧问题和音乐表现问题,“这些技巧包括双手交叉演奏、快速的重复音、横贯整个键盘的琶音音型以及要求使用大拇指的段落等等。”学习者要合理利用这些作品中适合自由低音训练的曲目,通过复调性音乐的训练,在提高手指技术的同时加强音乐表现力。
  (1)音阶训练
  音阶训练是所有乐器的基本技巧之一,在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中,有各类音阶的快速跑动练习,可以为自由低音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见谱例七)
  上例中的两首奏鸣曲,采用了双手音阶同向和反向的进行,可以加强双手的协调性,在进行左手练习时,要控制好触键的力度,音和音之间的起落转换要干净,增加手指灵敏度,完成音阶跑动的同时,增强旋律的起伏和右手的配合。
  (2)双音连续进行的训练


谱例七:K9,L413


K492,L41
  在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中,有很多不同音程的双音连续进行,其中又包含平行双音的连接,非常适合自由低音练习,因为自由低音的半音阶排列,使平行双音、和弦的连接非常科学,通过专门性的训练,可以快速熟悉左手键钮斜向、同向的音程行进规律。(见谱例八)


谱例八:K44,L432


K108,L249

  上例中的双音多以断奏为主,在练习时,应先研究双音连接在左手键钮上的行进方向,先通过非连奏熟悉衔接规律,再训练轻触键的跳音,保证发音輕而不虚,双音连接快速准确。
  (3)远距离的大跳训练
  远距离的大跳是斯卡拉蒂对于巴洛克时期作曲技法的一个挑战和创新,在当时并不多见,直到李斯特、肖邦等浪漫主义作曲家才开始广泛运用这一技巧。自由低音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突破音域的限制,因此,通过大跨度的训练可以锻炼手指的敏捷度、控制力以及对键位的熟悉程度。(见谱例九)


谱例九:K27,L449


K523,L490

  从上例可以看到,左手音域的跨度常常超过一个八度,在练习时,首先通过非连奏慢练,熟练掌握音和音之间的走向,帮助肌肉记忆,同时要协调手臂的动作,因为左手还要担任风箱的重任,另外,对于一些距离过大的跳动,要善于结合贝司前两排传统低音,在全面掌握左手键位的排列后,再逐渐提速练习,以达到准确迅速的演奏。
  在我国老一辈手风琴艺术家和中青年一代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的自由低音手风琴专业学科教育探索已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与俄罗斯、德国等手风琴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认真研究这些国家的教育理念,针对每种演奏技巧,特别是左手的训练,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符合中国手风琴教育现状的相对程式化的训练法,做好中国手风琴发展与世界的接轨。
其他文献
我国的声乐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厚,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几经曲折与发展演化,走出了一条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底蕴又极具兼容并蓄、继往开来的多元化发展之路。经历了历史的变迁,经历了不同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中国声乐艺术饱受风雨洗礼。吸收了丰富滋养,这株繁盛葱茏、生机勃勃的艺术之葩,已经代表着中国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逐渐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体现着中国音乐鲜明与强烈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
期刊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学前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学前教育工作者,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依旧存在授课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质量。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音乐综合素质培养中,为确保学生符合市场对人才需求,应加强对教学模式考虑,基于市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求,对教育模式进行完善,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适应
期刊
村口戏曲社于2016年10月成立,以培养大学生戏曲为主要目标,其依托学院丰厚的戏曲资源而成立。首先,该院戏剧系拥有优秀的越剧、昆曲、京剧等表演人才,如戏剧梅花奖得主陈晓红,国家一级演员李公律、王一敏等,同时拥有完备的课程体系,这些为社团提供了专业的教学资源:其次,该院音乐学系拥有专业的戏曲音乐研究的学科平台和学术人才,这为定位策划社团的活动内容提供了学术思想来源。最后,享誉全国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近
期刊
美声唱法不单单是一门演唱技巧,也可以说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演唱形式,其最开始来源于意大利,所以也算是一种“舶来”唱法,指的是美妙的唱歌。相较于其他唱法而言,美声唱法有其自身独特的韵味和声响,在真假声混合使用之中更是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给人以一种较为特殊的魅力。在美声唱法进入我国之后,我国当代歌曲创作及演唱也因此而深受影响,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出其对我国当代创作歌曲的积极影响,笔者进行了如下分析:一、美声
期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出自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诗中的精言,被认为是要在各自所处时代中有所作为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1]。作为新时代语境下的音乐艺术家,如何为文化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则成为其立德、立功、立言的重要指导思想之重。作为声乐表演艺术家、音乐学院学科建设者和领导者、新时代文艺活动家,廖昌永在多重身份间自如转换,以其切合实际的创新之路,在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现实中
期刊
室内歌剧《向南,太阳下颤抖的星》是2015年“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入围作品之一。作品的创作灵感及剧本编写来源于欧文·斯通撰写的梵高[1]传《渴望生活》。全剧分为五幕,各对应一幅梵高的画作,它们是“梵高的自画像”(1887)“林中的女孩”(1882)“向日葵”(1888)“星夜”(1889)和“麦田上的乌鸦”(1890)。这五幅画不仅象征着梵高一生中孤独、爱情、创作、痛苦挣扎与死之升华的五个侧
期刊
独幕室内歌剧《五子葬父》是2013年第二届“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入选优秀作品之一,该剧取材于尚爱仁创作的陕北说书《五子葬父》,经过神话色彩的加工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原说书本的戏剧张力。剧中讲述了一位老人(男低音——七十多岁,刚刚死去的老人亡灵)死后的魂魄找不到归宿,四处游荡。鬼吏(男高音——地狱中前来索命的小鬼)来向老人索命,对不知所措的老人讲述了五个儿子分别为老人打制棺材的五个面,而谁也
期刊
2015年,杨民康先生的《中国南传佛教音乐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文库,于2016年3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田联韬先生为之作序,认为这是一部高质量、高起点的民族音乐学著作[1]。  面对这部极具学术分量的著作,笔者在阅读中深深地被其宏大的空间结构感和历史纵深感吸引。本文结合杨民康的治学理念及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问题,对该著几个显著的理论特征展开剖析,明确其在当下中国音乐学界的理论位置
期刊
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以下简称《小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于1930年4月。该书虽在名气上不如同时期叶伯和、王光祈、童斐等人的《中国音乐史》,但该书从特色视角却为当时中国音乐史的编写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考,从“初稿”的《声律学》一、《声律学》二可以看出,许先生在成为北大戏曲类课程的代课老师后,为教学所用而特意编写的教材,是《小史》内容的基础,也是先生对中国音乐史整理和完善的记录。可能是“
期刊
乐律学是研究乐音体系中各音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逻辑严密之学科。中国传统乐律学历史悠久,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一件件、一套套古代乐器呈现在人们面前,音乐学家们观其形、测其音、研其律,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传统乐律学的发展。然而,学界较少关注活态传统乐器的乐律学研究。2002年5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振涛著《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以下简称《笙律研究》)弥补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