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品百姓”,需跨越多少门槛

来源 :长江文艺·精品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2009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一生最大愿望是做“一品百姓”。半个世纪过去,“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一品百姓”依然廖若星辰,原因在于“一品百姓”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得了的。因为,做“一品百姓”,需要跨越的门槛实在太多!
  门槛一:“一品百姓”必须具备化学家的水准。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都涉及百姓生活,哪一件都需要化学家的知识。米被黑心商人用石蜡抛光,需要认真甄别,才敢掏钱买米造饭;油是不是地沟油,那肮脏恶劣的环境,想想都令人恶心;盐是不是国家专卖的碘盐,还是工业用淘汰的废盐?酱油是不是用人发和猪毛沤制的,由谁来负责鉴别;醋就不用说了,肯定是醋精勾兑而成,块儿八毛的事儿谁也不较真,怕就怕用工业酒精勾兑的假酒,谁喝也得冒着不怕眼瞎不怕死的危险。好在我们这一代人从小都记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话又说回来,这年头哪有干净的东西?水,污染了;空气,也污染了;就算你具备了化学家的水准,也很难找出不被污染的食品来。
  门槛二:“一品百姓”必须具备法律专家的学识。作为普通百姓,熟悉掌握法律条文和量刑的轻重很有必要。掌握法律武器并不是为了捍卫法律赋予自己的应有权利,主要是为了在讨薪时如何避免不随意发火,要像对待自己的爹娘一样温顺,不能耍态度甚至动粗,到头来讨不到钱不说,反倒被判了刑。就算是刑拘十天半个月也受不了,万一来个躲猫猫、喝水死、鞋带死,哪一种都足够要了一个人的命。到城市打工或者准备打工的百姓,一定要先学习交通法律法规,千万要注意不要被宝马奔驰一类的好车撞上,因为拥有好车的车主都是有权或者有钱的人,就算是人行道斑马线和红绿灯这些所谓的障碍,在这些人的眼里又算得了什么?媒体上每年披露的上百起宝马奔驰名车撞人案,看后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有人可能就说了,我一辈子不出家门,学得哪门子法律呦!这才是典型的小农意识,有道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像江西宜黄凤岗镇钟茹翠一家就没想到,一场灾难突然就降临在一家人面前,造成一死两伤的惨剧。这种情况就得先学学国务院有关拆迁的条例和《物权法》,主动配合开发商的开发计划和捞钱进度,千万不能跟河南郑州农民刘大孬一样目无法纪,直接开车冲撞拆迁队员造成死伤十几人的重大伤亡事故。
  门槛三:“一品百姓”要有医疗专家的视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能保证不生病”!一生病就得去看医生,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假如百姓自己都具备了医疗专家的水准,就不再惧怕医生的天价处方和医院的锋利屠刀。轰动一时的“开胸验肺”事件主人公河南农民张海超,用极端的方法维权终获61万元的赔偿,令人悲凉的是他的生命被医疗专家判定只能再存活7年!肇庆市75岁老汉杨秀明突发脑溢血住进医院,医疗清单上竟有“阴道分泌物”检查款项,家人莫名其妙,找院方交涉,结果又查出多项与实际不符的捞钱项目。老百姓最好别得病,一旦不幸得了病最好是扛着,实在坚持不住了自己弄点小药吃吃算了。当然,买到假药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过期的和国家禁用的药品,在偏远地区流行,保不准自己吞下去的就是那些假药。“有病乱投医”,这话一点不假。湖北黄石龙志祥患有神经性耳聋,被大医院诊断为不治之症,慕名到自称掌握全国独家“掌口把脉术”且有祖传秘方的老中医许维友诊治,结果不到两个月时间,患者花去14.1万元的药费也不见好转。另一位患有膀胱炎的女患者,两个月花去24.8万元,也没有任何疗效。联系到电视上张悟本和李一的一番折腾,都说明百姓医疗知识的严重匮乏。
  门槛四:“一品百姓”要具有体育专家的业绩。百姓热衷于体育项目的锻炼,并不是要参加哪项赛事,甚至与提高身体素质都无任何关联。只是现实生活中用得着的一门技能。比方说,你在街头摆摊设点卖些瓜呀果呀之类的东西,正好被城管队员看见,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在乎那仨瓜俩枣的货物,也不必在乎那花去你所有积蓄置办的车呀秤呀之类的杂物,首先以脱身为主。平日里要是拜刘翔为师,有110米栏的速度和跨越障碍的能力,保存了有生力量,那还不是最大的胜利?万一被抓住,我说的是万一,估计这个时候挨打是不可避免的了。如果你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的话,提前跟李连杰学上那么一招两式的,面对来势汹汹的城管队员,摆出个架势,能吓住他们当然最好,吓不住的话他们知道你有功夫,也不敢往死里揍你,起码能保你一条命。还有就是万一你碰上恶意欠薪的老板,我说的还是万一,谁愿意真的碰上那倒霉的事儿呢?你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真的想不开,走上楼顶就要上演“跳楼秀”,据说警方对这类事件已经麻木,媒体更是不予理睬,这时候你就要想想清楚,事先是不是跟跳水女皇伏明霞讨教过几招?当然你不必学在空中搞几空翻一类的花样,只把如何坠地不至于摔死学到就可以了,或者如何落个不至身首异处的全尸也是好的。
  门槛五:“一品百姓”要有国学专家的学识;门槛六:“一品百姓”要有教育专家的眼光;门槛七:……唉,做个“一品百姓”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门槛!
  摘自《杂文选刊·职场版》
其他文献
“一小撮”  形容词。原指极少量,现泛指一切不明事实真相的人,无论其数量多少。  例:以五亿不明真相的网民为代表的一小撮反对者,与以周正龙和关克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公然对抗,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情绪稳定”  俗语。用来形容受害者或者灾民的情绪。  例:虽然发生了抗震救灾款被大量挪用的情况,无家可归的灾民们依然情绪稳定。    “驳斥”  动词。指官方用一种非常委婉的方式,对民间传言
期刊
细菌与金属似乎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在科学家的眼中,它们或互为克星,或相互利用,科学家们也从它们的关系中获得很多启示,并利用它们的关系为人类造福。    在砷中生长的细菌    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现了可在砷中生长的细菌。这项新发现不仅推翻了科学界对生命本质的看法,还有助于全新地看待生命形式,拓展外星生物探测领域的研究。  一直以来,我们对外太空生物的猜测都是以地球上的
期刊
郭志坚  观众沈刚:《新闻联播》主持人郭志坚曾在播报新闻“我国圈养大熊猫依然难脱生存隐患”时,把“圈(juàn)养”念成了“圈(quān)养”。    董卿  观众吴月:2010年元宵晚会,董卿朗诵了宋代名家欧阳修的一首词《生查子》,不料董卿却读错了字,将“花市灯如昼”念成了“花市灯如书”。    王小丫  观众李金晋:王小丫刚到央视时,分不清“英”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据说,有一个月她被扣了700
期刊
正面思维会使人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思考和行动,并促使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它会使人在逆境中更加坚强,在顺境中脱颖而出。    如何看待“一碗饭”?    两个大学生毕业后,一起进入公司成为上班族。初入职场的他们面临许多人生的困惑,感觉非常郁闷,不由得都萌生了退意。离职之前,两个人相约来看望老师,希望得到指点。在分别倾诉了自己的不满之后,两人问老师:“您说,我们是不是该辞掉
期刊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扬刘、贬曹、抑孙,倾向性很严重,小说里周瑜的很多糗事完全是污蔑不实之词。问题是,看《三国演义》的人永远比看《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人多,平反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被冤枉的速度。  周瑜年轻有才,以少击众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孟德,建立如此功勋,在一般人想象中,周瑜此时不知会狂成什么样子,而事实上,周瑜在“执臣节”这方面非常注意,能始终做到不逾规。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要通读的书,更
期刊
冷血护士  近来,一则微博广为流传:“半夜很可能要起床收尸,这大冷天我暖个被窝也不容易,等我下班再死啊……”该微博一出激起众怒。该微博博主为某医院内科医护人员李某。目前,李某已被调离岗位。  苛求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道德高尚是不现实的,但言行上起码不能违背职业道德,更不应与社会公德相背离。护士冷漠的内心独白遭到谴责是公众对爱心的呼唤,也是对良好医德医风、医患关系的希冀。有道是:  身着白衣黑心肠,枉
期刊
千百年来,中国人“告御状”的心似乎一直都没有放下过。而且事实证明,一次次的“御状”后也是效果极其明显。近年最著名的案例是那位叫熊德明的普通农妇。因着总理帮她讨工资,不但问题得到飞速解决,自己也成为了维权名人,一再受到其他上访、维权者的追捧和求助。  因为有效果,所以大家相信。上访者如同一个个重症患者一样,在尝试着其他医生一个个带回扣的药品后,发现不但病没治好,钱也几乎花光,最重要的是连病怏怏的小命
期刊
先生,或女士,自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起,赋税就与你如影相随了。如西方人常说的,“无法逃避的只有死亡和纳税”。几分责任感,几分法制意识,也有几分无奈。看得出来,你,还有我,无论我们有没有收入、有没有财产,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我们的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你我都是这个国家的不得不忠实的纳税人。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我们生活在一个以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度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这类税收占据了我国税制
期刊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开始就是公民,到了十八岁则成了一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  公民资格的取得,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国国籍法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即具有中国国籍。  既然如此简单,那为什么我还要为自己是个公民而感到很荣幸呢?  这种荣幸感是比出来的。
期刊
日记都是写给人家看的。这话原来是针对名人的——作为名人,日后什么东西都可能成为研究者的材料,事先就把日记记得漂亮点,为的就是日后发表。当然,当日真实的想法,如果对光辉形象稍有不利,肯定不会写上的。  没想到,到后来,这种给人看的日记,居然泛滥起来。因为好些英雄人物,原本不过是小萝卜头,一做了英雄,多半都会有日记,每个人的日记都那么高大光辉,感动得看到的人眼泪汪汪的。于是成千上万想做英雄的人,就纷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