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得“实”些,学得“活”些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ng198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是小学主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学好多门学科的工具,还是认识世界、认识生活,学习做人,自我教育,发展聪明才智,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怎样有效地改革这个关键学科的教学,切实提高质量,使它跟教育改革的大目标合拍、齐步?这不仅是所有语文教师为之思虑的一个课题,也是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从哪里着眼、从哪里入手呢?谈点我肤浅的认识。
  教得实些
  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必须重视思想教育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辩证统一。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要使学生懂,这是就基础知识而言的;还要使学生会,这是就基本技能而言的,进而还要反复运用,自如地形成技能。教语文,总得根据教材,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有关字、词、句、篇的知识,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有关听、说、读、写的能力。选入教材的一篇篇课文,并不只是语言文字的堆砌,它表达了真切的感情、深刻的思想,记叙了生动的故事、实在的经历,或是描绘了优美的景物,说明了科学的道理……因此,教语文如果光致力于默记字词,抄背句、章,生搬硬套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的章法,那就不仅不能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会把活生生的课文,教得呆板、干瘪,没有生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语文,扩大视野,了解生活,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发挥语文教学所特有的、潜移默化地培育人、造就人的教育效能。实践证明,只有把基础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步进行,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内涵、有血肉、有生命力的语言;只有内容丰满、思想充实的语文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课文作者遣词造句、剪裁谋篇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在丰富自己语言的基础上,学会准确、熟练、生动、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例如,我教《瀑布》这首小诗,紧扣诗歌运用比喻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想象、体味。第一节抓住“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两行,让学生认真想象。通过表情朗读,比拟出浪涌沙滩,风过松林那响亮而又连绵的声音,使学生如闻其声,不仅对瀑布补充了感性认识,而且激发了与作者同样的急于目睹瀑布的感情。第二节抓住“千丈青山,着一道白银”一行,借挂图理解作者连同两旁的青山,写了瀑布的全景。然后让学生找出这一行里具体写瀑布的词语;提问:“一道”写了瀑布的形态,“白银”呢?学生说,它比喻了远望瀑布,洁白闪光的颜色。我又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千丈”在字面上形容了青山的高,实际是显示出瀑布的长。学生理解了,对瀑布雄伟的气势如同作者一样感叹不止。第三节先抓“珍珠的屏”,对比“一道白银”,启发学生认识它们同样写形态、写颜色,但又突出了远望和近看的不同情景:远望是白而闪光(白银),近看成晶莹,透亮(珍珠);后抓“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我采取补充描述的办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亲自去感受:不时吹来的阵阵山风,吹着直流而下的飞瀑,吹散了它的水珠儿,吹起了水沫沫。那白汪汪、湿漉漉的一片,飘在你的眼前,溅在你的脸上、身上、手臂上……诗中又怎样比喻这个情景的呢?然后启发学生联想、比较,概括出烟、雾、尘三者的共同特点。学生如临其境,确有所感,轻而易举地归纳出白汪汪、轻飘飘、雾蒙蒙。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学生自然地读得轻、慢、柔,形象地显现出飞舞着的烟、雾、尘——小水沫;读者跟作者一道,沉浸在壮丽的奇景之中。这课教学,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真切地体会到正确、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作用,初步懂得了比喻一般都有比喻词;要选择具有共同特点的几样东西或几个景象,才能让它们共同去比喻一个对象。学生具体地学到了写景自远而近,从声到形地安排内容的一种方法;对语文学习志趣较高的学生,还体会到诗歌从听觉到视觉进而感觉,步步深入,具体形象,引人入胜的妙处。同样,学生受到了教育,理解了语言,感受了美;学会了欣赏景色的美,就会理解自然的美,陶冶热爱自然的感情;从自然美,渗透、培育了心灵美,孕育了创造美的因素。
  语文教学凭借语文教材,各篇教材依托语言文字,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个个不同的情景、事物,一种种不同的思想、感情……教学的要求,就是训练、培养学生具有根据文字去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含蕴其中的情、意、景的能力(阅读),进而形成能把亲自所见、所闻、所感,运用文字如实地表达。要让抽象的文字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这绝非仅靠教师的讲、塞以及学生的记、抄、背所能奏效的,主要还得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想象、思维、记忆,以及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创造等活动来进行。上面所举《瀑布》的教学,就是主要引导学生动脑去想象,以情来感受,进而逐步培养、提高思维、分析、推理、创造等能力。教学中要相机引导学生掌握选词精确、表达得当的用词技巧,这也是启迪学生发展智能的过程。例如,我教《猫》的第二大段,学生主要从满月的小猫在玩耍中表现十分可爱去理解,我则要求学生读读议议:“小猫主要在哪几个场所活动?”学生回答有两个场所:室内、院中。“院子中”是文中明写的,我要求学生举出“室内”的根据。学生有的说:“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门是房子的一部分,桌是室内的家具。有的说:这一段当中有一句,“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可见句以上写室内,句以下才到院子里来。这一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读书时贯通全文,上下文联系,全面、正确地理解读物的习惯。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完成了学知识、育思想、长智能这个综合任务,才能实实在在地学好语文,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学得活些
  科学育人的首要任务是解放智力。所以,“学懂”“学会”只达到了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学,学会自己学,这才能真正完成教学任务。因而,我们必须把教学的重心“教”转化为“学”,让学生学得活些。
  摆正教与学的位置,是学得活的前提。教与学,学是目的。教师与学生,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为主导,担负点拨、启示、引导的职责。教师的教,正是依靠学生的学来发挥效能的。只有重视学生的作用,把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才能变“教”为“导”。我体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饶有兴味地学,使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地求索知识的兴趣、能力和习惯。我在教学中时时鞭策自己发动学生、想到学生,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把“难题”推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就如《瀑布》中“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两行。学生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水沫飞溅的感受时,我问,雪是“飘”的,雨是“下”的,风呢?学生答是“吹”的。我说,那这里为什么不点明“时时‘吹’来一阵风”呢?学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自己原先忽略的问题。通过反复朗读,上下联系,恍然大悟似地回答:“因为下行用了个‘吹’,避免重复啰嗦,这里省了。”我要求学生朗读时给“吹”留个应有的位置,学生稍稍、轻轻地延长了“时时”的声音,意境更加幽深了,用词造句应注意必要的修饰的观念同时加强了。   培养学习能力是学得活的关键。叶老的名言“教为了不教而学”,精辟地阐明了教学的真谛。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面向来来、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今天的教学要为日后的不断进取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学习知识只是消极地接受固然不行,运用知识光靠机械积累也不够,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建立知识结构的本领,就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是跟摆正教和学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密切结合的。学生的学习得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发展”的内涵极广;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智力活动;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而其基础则是自学能力。学生从低年级起,学一种知识,受一种训练,得一个方法,就提供一项自学的本领。随着年级的递升,知识丰富了,技能熟练了,方法历经反复地运用、完善,形成的自学能力也就逐步得到发展、提高。方法往往是对众多相似的具体事例多次实践后,归纳出来的基本的规律。例如一年级学生学过独体字“木”,再学合体字“树、桃、柿……”,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经过老师的点拨、启导、归纳,就掌握了汉字组字的一种规律:凡是跟“木”有关的东西,大多用“木”字旁;学到一种识字的方法:以形思义,以义记形。运用这个方法,借助拼音或图画,就可以自学到不少其他生字。教师就要重视归类、类比、归纳,揭示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引导他们去举一反三,自己学习。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纷繁的现象中体会、学习正确运用语言的方法。一次学习古诗,进行到第三首《农家》(唐·颜仁郁),学生领会了“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的第二行是侧面写“儿”的,我启发学生仔细想象、体会,然后用一个词语表达人物的形象。学生踊跃发言:骨瘦如柴、面黄肌瘦、精疲力竭、疲惫不堪……有个学生脱口而出:精神不振。我应声道:“唷,这个不对……”同学们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这个学生撅着嘴巴进行辩驳:“他不是一点精神也没有吗?”我笑着答:“可是你冤枉了他,他是劳累得实在提不起精神,不是有精神而不振作。”学生会意地笑了。这样的词汇教学,轻松、生动,学生是经过辨别、揣摩而理解的,印象更为深刻。
  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多种形式,提供各种条件,辅助学生自学。例如新课开始,在共同研究课题之后,我提出要求,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读书、思考、共同议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研讨,提出的要求因年级、教材、教学目的不同而各异。有的指出阅读的步骤;有的引导理解内容,梳理脉络;有的引导掌握中心;有的引导分析重点、难点……久而久之,学生就学会从哪些方面、怎样一步步去分析理解读物,怎样吸取读物中优美、典范的语言,就会像解牛的庖丁一样,自如地剖析读物,读而有得。在学生自学的时间里,我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认真精读,养成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相互切磋的学风。培养自学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靠的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反复运用,逐步提高。例如,我在试验班里教古诗,低年级从教《鹅》开始:一边启发学生说说鹅的外形特点,一边配合板书一行行诗文,然后用一张白鹅戏水图,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到中年级,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揣摩字词,理解诗文。例如《微雨夜行》(唐·白居易):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认真思考:这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这是“微雨”?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正在“夜行”?学生学习了若干古诗,结合他们的经验、体会,逐步帮助他们归纳学习古诗的基本要领:研究题目,了解内容,掌握中心,字字思考,正确、全面理解诗意;朗读想象,仔细体味诗的意境和感情,细看注释,借助注释辅导自学的方法,这对培养学生读诗的能力,有很大作用。
  课内外联系是学得活的要素。现代社会信息的传递,已经远远超越了课堂教学这个范围。课外的活动、生活、教育,同样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掌握课外这块场地,对教育青少年,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大作用。理想的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某些才能,而这些才能还得到课外大课堂去实践、锻炼、发展、补充。语文学习课内外有机结合,不仅能使学生丰富生活,开拓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个性,锻炼实际能力,多有助于提高智能,发展创造力,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例如,教过了有关课文,指导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疑问带到课外大课堂去实践、发展、解答。如学生学过《穷人》《凡卡》一类课文,就介绍他们课外阅读译文,提高分析理解译文的能力;学过《蝉》,鼓励学生试验研究,蝉究竟有没有听觉;学过《我爱家乡的杨梅》,要求学生抓住时节,仔细观察杨梅,亲眼看一下它鲜红的汁水,亲手摸一下它的细腻、柔软、平滑的刺,亲口尝一下它的甜和酸;学《猫》这篇课文前,要求学生亲近猫,抱抱、看看,听听它的叫声,加强感性认识;学习《鲸》这一课,学生把看电视新闻时产生的疑问,如为什么鲸会集体自杀?请大家讨论。此外,课外组织跟学习语文有关的活动,如各种竞赛,诗画音乐欣赏,参观访问,阅读交流,游览观察等等,这些对学好语文都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
  “实”和“活”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实中求活,相辅相成;活中务实,相得益彰。教实了,学活了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以古诗教学为例,在学生掌握了自学古诗的基本要领之后,我选三首内容都写梅花的古诗,按三类课文排列,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首《雪梅》(宋·卢梅坡)讲读课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先发动学生评议雪和梅两者谁更美,谁更讨人喜爱?后利用诗的前两行教会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内容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学思考;第三、四两行各写了谁胜过谁,胜的是哪一点?想想作者有没有偏爱谁?学生正确地理解了后两行诗文的意思,但都认为作者没有偏爱谁,两者各有长短。我提示学生“字字思考”,学生兴奋地找到了“须——却”证明作者赋诗是带着偏爱梅花的思想感情的。我要求学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关键字词表情朗读出来,加深印象。第二首《早梅》(唐·张谓),阅读课文:“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要求学生根据自学、朗读、想象、口述:①这棵梅树长在什么地方?用自己的话说清楚。②这棵早梅是什么颜色?用个词语描述其颜色。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在头脑中构成画图,摆清树、路、溪、桥的位置,进行说话练习。第三首《早梅》(明·道源),独立阅读课文:“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要求对比上一首,看看所写的情景有哪些相似,通过对比,同中求异,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始终是自觉的、积极的、兴奋的。以后,我又选教一组三首写记事的古诗,开始不予自学提示,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通过教学,进一步教给学生学习古诗时周密思考,扩展想象,更透彻、深刻地理解诗意的方法。
  事实证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是有兴趣自己动脑动手,发挥聪明才智,学好语文,取得理想的成绩的。
  (作者单位:苏州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戈壁苍凉,金戈铁马,是边塞唐诗里的西部;荒漠纵横,干旱少雨,是现代人眼里的西部。这样的印象因为敦煌莫高窟而更加深刻,敦煌是艺术的天,敦煌之大,掩盖了原来也是绿意弥漫的麦积山,作为我国第四大石窟,有着“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已经在绿意盎然中微笑了千年。    去天水的机会很多,却总是因为来得容易,错过了麦积山。等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去麦积山看看的时候,已经是初春了。  车行至天水的时候,天上还
小城镇的建设是我国实现的城市化目标的重点与关键,但由于相关规划技术积累储备较少,导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产生千镇一面等一系列问题.平湖市虹霓集镇的规划与建设,在充分分析
一度大家都为牛皮癣广告泛滥而烦恼。背街巷口、广告牌底、电线杆上、小区楼梯间……大大小小、横七竖八的招贴,弄得四处满目疮痍,目不忍睹。其实污染环境还只是表象,更糟糕的是其内容低俗,而且语言怪异,错别字连篇,对精神和文化的污染更加严重。  笔者在拥护巷口曾看到过:“祖传密(秘)方,选用多种名贵药材佩(配)制,是阴虚、阳痿的守护神,不生不育者的克星。”在新南线高压电线杆上,又见到“该款自行车锁设计合理,
目的考虑到视觉机制与生物视觉感知高效性之间的密切联系,探究一种生物视觉诱发的轮廓检测新方法。方法首先提出一种经典感受野的视觉特征精细感知方法,以改善轮廓方位的检测精度;其次对前级最优朝向采取多尺度特征融合策略,以实现朝向响应的多尺度优化;然后模拟一种非经典感受野响应的动态抑制机制,能够有效抑制响应中的纹理细节;最后提出一种视觉显著性信息的反馈融合模型,得到最终的轮廓响应。结果以RuG40图库为实验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在中长期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输注、长期
采用金相检验、能谱分析以及壁厚检测等方法对水龙头铜阀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龙头阀体存在壁厚偏薄且不均匀的现象,导致其承载能力大幅降低,与阀体开裂存在因果关
拜时尚教母Kate Moss和Dior Homme所赐,铅笔裤已经成为那些潮流达人们的橱柜必备款。林赛·洛韩、阿什莉·奥尔森、克莉丝汀那等一众明星,几乎每次的裤装都选择了铅笔裤。但
期刊
这是著名特级教师孟小军先生的一句话,我借用作为本文的题目.庄杏珍老师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她没有离去,她的精神和理想永在人间.rn庄杏珍老师热爱课堂.终身从教,不离不弃,三
进入五月已经看的到初夏的痕迹,正是旅行的好季节,看没有看过的风景,认识原本不认识的人……何况还有一段堪称奢侈的七天长假。有时候让我们着迷的故事发生在别处,有时候它就
期刊
市场营销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它既需要专业的营销人才,也需要出色的营销方案.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相较于过去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建筑企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