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觉初刻红木笔筒的工艺与文化艺术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332904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筒是传统文房用具,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用以置笔的一种文具,是书案上重要的文具之一,是红木文化艺术的一个载体。本文就沈觉初刻红木笔筒的工艺与文化艺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红木 笔筒 木雕 红木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J314.5文献标识码:A
  
  红木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所关注。红木笔筒是中国传统文房的重要用具,是红木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其精良材质、造型艺术、雕刻艺术可以反映红木文化艺术的发展,进而传播红木文化艺术。而沈觉初刻红木笔筒,是绘画艺术家和雕刻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艺术精品,是中国红木文化艺术的载体。以小见大,沈觉初刻红木笔筒充分反映了红木文化艺术中的绘画艺术、雕刻艺术、造型艺术和材质。因此,对沈觉初刻红木笔筒的研究也是对中国红木文化艺术的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了笔筒的历史沿革;笔筒红木材质的名贵稀缺,以及由此在笔筒设计中表现出的材质本身的美感;笔筒绘画的深远意境;笔筒雕刻工艺的精湛技法,同时还研究了沈觉初刻红木笔筒的稀缺性与收藏价值。
  一 笔筒的历史沿革
  笔筒始见于两晋,是传统文房用具,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用以置笔的一种文具。笔筒一般为筒状,有竹、硬木、象牙、陶瓷、漆等材料。笔筒于明清时期最为发达,不仅用材广泛,而且造型多样、雕刻精美,有些作品不仅是文房用具,更是精美艺术品,为宫廷、士林争相购藏。《广志绎》载:“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筒雕镂亦皆以商、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盛,至于寸竹片石,摩弄成物,动辄千文百缗。”这一时期,文人自制成癖,工匠穷极工巧,许多笔筒令人叹为观止。至于实物,除明末天启、崇祯时期的作品,存世者十分罕见。
  笔筒的造型筒单,一般口底相略,呈筒形,变化较少,比起其它的文具,笔筒简单而又实用,它不仅有盛放毛笔的功能,而且更是精美绝妙的观赏物,所以说它作为文房用品,本身就具有了文人气、文化性,红木笔筒的设计与制作是红木文化艺术的智慧结晶。
  二 沈觉初刻红木笔筒
  1 笔筒绘画意境深远,韵味十足
  中国的文化艺术往往讲究意境韵味,而笔筒绘画多含蓄、清雅、幽远,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崇尚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崇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观念。因为有了中国画的神韵,笔筒绘画显得更有灵气。
  由绘画艺术大师陆俨少精心绘制的《南陵道中》沈觉初刻红木笔筒可谓当代笔筒中的精品。陆俨少(1909-1993),字宛若,上海市嘉定南翔人。19岁由王同愈介绍,拜冯超然为师。他以“推陈创异,化古为新”的艺术主张和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功力,在当代山水画领域独树一帜。
  《南陵道中》红木笔筒上的绘画层次分明、景物繁而有序、人物简而传神、师法自然、天人合一,意境幽远,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神韵。整幅画成上远下近排列,上面为远山,中间为飞鸟,下面近处为树木掩映下的楼阁,楼阁正房两层,厢房一层,楼阁正房二层上有一人伫立窗前远眺,人物刻画只有了了数笔,却很传神。旁边的树木有高低远近之分,近处细刻、远处模糊。远景山岩如拳,云山似黛,境界无限深邃。整幅图画具有典型的中国画风格。
  2 笔筒雕刻出自名家,刻工精湛
  雕刻是一种古老的装饰工艺,我国的雕刻装饰艺术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人类历史自有了木器业就有了木雕工艺。木雕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阴雕、透空双面雕、镶嵌雕。其中浮雕是一种在平面上的浮凸表现,分浅浮雕和高浮雕两种形式,如表现对象的压缩体形凹凸不到圆雕的二分之一称为浅浮雕;它接近于绘画,线条较流畅,有清淡、静雅的艺术效果。
  沈觉初,近代嘉兴人,吴待秋入室弟子,初名觉,斋名容滕斋,善山水,得吴待秋笔意,苍秀浑古,丘壑幽源。在上世纪60年代,他与刘海粟、王个、唐云、谢稚柳、来楚生、单晓天、方去疾等齐名,合称上海书画篆刻八大家。其作品成百上千远流海内外,尤其在港台名声很大。
  陆俨少绘沈觉初刻紫檀笔筒,使用浅刻技法,刻在笔筒上的图画,成上远下近排列,上面为远山,中间为飞鸟,下面近处为树木掩映下的楼阁,楼阁正房两层,厢房一层,楼阁正房二层上有一人伫立窗前远眺,人物刻画只有了了数笔,却很传神。旁边的树木有高低远近之分,近处细刻,远处模糊。基于雕刻大师对于绘画的深刻理解,刻绘的风景线条圆熟流畅,人物飞鸟细腻传神、清新自然,呈现出整体的美感。整幅图画具有典型的中国画风格。
  精湛的刻工使绘画的层次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雕刻和绘画浑然一体、相辅相成,极大提升了红木笔筒的观赏价值、文化艺术价值。
  3 红木笔筒造型整体大方、细节精致
  陆俨少绘沈觉初刻紫檀笔筒以整块硬木挖雕而成形,器形为直筒形,底承三足;底部正中开一直径约为6厘米的孔,上覆红木盖子;笔筒上下沿各有一圈约0.3厘米左右的细牙边做装饰。整个笔筒颜色为灰褐色中透出红色,笔筒包浆红润。陆俨少绘沈觉初刻紫檀笔筒为常规的直筒形,整体比例均衡,细部的牙边装饰简洁大方与整体造型相得益彰。
  三 笔筒的用材精良
  笔筒多用竹、木、陶瓷制成,也有用玉石、树根、象牙等制成的。比起其他文具,笔筒往往造型简单实用,一般口底相若,多呈圆筒形;也有器口为梅花、葵花、云头、卷书、八方、六方、四方、不规则等不同形态的。瓷制笔筒珍贵者多为明清两代的名瓷,木制笔筒以紫檀木、红木、黄花梨木、乌木、鸡翅木、楠木等为贵;象牙、玉、石等雕刻笔筒亦时有精绝之品,但不普遍。流行最广者,多为雕竹笔筒,其艺术品位相对较高,深受文人青睐。而较有特色的还属木制品。深受收藏家青睐的首推硬木类,硬木中主要有紫檀、乌木、红木、楠木等。笔筒经过文人和匠人的合作,讲究以整块硬木挖雕而成形,更具丰富的艺术表现魅力。而陆俨少绘沈觉初刻紫檀笔筒即为以整块红木挖雕而成形。
  1460年,郑和七下西洋带回用来压船舱的南洋红木开启了中国红木家具的繁华历程。明王朝从全国各地挑选优秀木工作为工部官吏,著名工匠朱紫曾官至工部侍郎、尚书之职。明代甚至有两个皇帝亲自参与做家具,而他们的技艺竟超过了御用工匠,红木家具在当时代表的地位和财富可见一斑。
  根据国家标准,属于“红木”范围的树种为豆科的5属8类33种: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崖豆属、柿属、铁刀木属;8类是以木材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鸡翅类。而传统意义上的红木多东南亚热带雨林植物,主要产于印度、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目前资源已濒临枯竭。
  四 稀缺性与收藏价值
  收藏价值是一种综合价值的反映,其中有经济价值的因素也有其他精神价值的因素。中国传统红木制品由于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本身的经济价值、木材料价值和所载有的文化艺术价值而具有保存和流传价值。年代久远、品质高超的中国传统红木制品,是中外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加之红木资源有限,红木的生长周期又非常长,有的可达几百年,因此,物以稀为贵的红木制品将越来越具有独特的魅力。红木制品已从日常用具上升为收藏的艺术珍品,国内外博物馆都有收藏,如上海博物馆就有红木家具收藏。
  陆俨少绘沈觉初刻紫檀笔筒以整块硬木挖雕而成形,整个笔筒颜色为灰褐色中透出红色,笔筒包浆红润,材质名贵,绘画精美,雕刻精湛。材质与绘画、雕刻之间配合默契,绘画和雕刻更好地体现了材质之美:好的材质会更显绘画的层次与雕工的细腻,呈现出整体美感。陆俨少绘沈觉初刻紫檀笔筒绘画与雕刻皆出自名家之手,所以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五 笔筒承载的红木文化艺术
  1 红木文化艺术的概念
  红木文化艺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审美思想为依托的凝结在红木制品上(红木家具、红木小件、红木装饰构件)的信息、艺术、技术的总称。
  2 红木文化艺术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十分丰富而悠久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明也是世界上最具系统性、延续性最好、影响最深远的文明。这种文明在明清两朝表现为传统红木家具、红木小件和红木装饰构件的空前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红木文化。红木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所关注。其实,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红木制品,更为重要的是把握其红木文化艺术的精髓和实质。
  从理论上阐述红木文化艺术在本质上是一门有着广泛的包容性的综合艺术。它包含众多的学科和艺术门类。主要涉及的范围有:木材科学、造型艺术、雕刻艺术、结构力学等。任何文化艺术的展示与传播都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和载体来表现,红木文化艺术同样如此。
  红木文化艺术的载体从其存在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红木家具、红木小件和红木装饰构件三大类。从用途上,它们又可以分为实用性红木制品与装饰欣赏性红木制品;它们各自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其中明清红木家具作为中国家具的优秀代表,最为人们所关注,对其作的各项研究也最为繁多,而对红木小件与装饰构件的关注就相对不够,有忽略不计的趋势。有的研究者甚至简单地将之编入家具中,用“杂件”二字将之概括,其实红木小件与红木装饰构件同样是红木文化宝库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无论从设计思想、工艺手法、材料运用上来说都不逊于家具,因此必须把它们提升到与红木家具同等的高度来探讨。
  红木笔筒属于红木小件,是古代文人书房案几上的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于一体的工艺品,是红木文化艺术的载体。其精良材质、造型艺术、雕刻艺术可以反映红木文化艺术的发展,进而传播红木艺术。
  六 结语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十分丰富而悠久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明也是世界上最具系统性、延续性最好、影响最深远的文明。这种文明在明清两朝表现为传统红木家具、红木小件和红木装饰构件的空前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红木文化。中国文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注重个人品位,追求生活的格调;而他们对格调与品位的追求,又多反映在红木笔筒上。作为一种艺术品,陆俨少绘沈觉初刻紫檀笔筒从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雕塑、艺术中吸取精华,进一步丰富、完善,其装饰内容有山水、人物、鸟、等。艺术品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工细,而在于恰到好处的美。而这件红木笔筒中的构图、款式,还有所运用的雕刻技法都没有掩盖红木本身的材质美,而是展现了红木材质之美、精湛雕刻工艺之美、朴素大方造型之美。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以红木为基本材料的红木家具、小件、装饰构件上经常有其他门类的艺术出现,如:书画艺术、雕刻艺术、文学艺术、佛教艺术等等。它们以各种形式与红木制品相交融,提升了红木制品的艺术价值,也因此它们常常通过红木制品融入到红木文化之中,而且是一个广泛的文化概念。随着人们对红木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红木制品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如红木家族中的红木家具多集实用功能性、观赏性、艺术性、收藏性于一身,且种类繁多、风格多样,既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又作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而红木雕刻艺术摆件精巧的设计造型、高超的工艺,以及它的稀缺性则使它成为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满足着人们精神的诉求。
  红木笔筒是红木文化的载体,对载体的研究离不开对红木文化的研究,而红木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红木载体的发展。“文以载道,物以载文”,正是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红木艺术品承载了红木文化艺术,促进了红木文化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友华:《笔筒述略》,《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
   [2] 陈志学:《四川省博物馆藏竹雕笔筒》,《四川文物》,2002年第4期。
   [3] 许平:《大陆地区传统木属工艺美术》,《浙江工艺美术》,2001年第3期。
   [4] 杨金荣:《红木文化与其载体的关系》,《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 传世文化:《古玩鉴赏·文房清供篇》,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王式竹,女,1976—,河南浚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工作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其他文献
问:我刚刚退休,总算有充足的时间锻炼了。可听人说锻炼会引起关节炎,请问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上海读者吴玉峰答:我们所说的关节炎可分为风湿性、创伤性、化脓性、结核性等。最
  In recent years,commercial health insurance market of China show upward trend.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market.For instance,low satisfaction of
会议
中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保费规模从4.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4339.25亿元,年增长为20%以上,到2012年尽管增加到1.55万亿元,但增长率只有8%,投资收益率也只有3.38%.在保费规模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美术课要想上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的进步,初中学生教育改革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转变初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是目前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好启发示教学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启示教学  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不断的推行,传统教学模式被替代,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尤其是近年以来,新课程理念作为中
保险业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人才对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取理论与实际、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试图对保险业人力资源状况与行业利
会议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and Shipping Center,marine insurance faces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s the
会议
本文从人身保险市场传统评估指标测算基准的局限性出发,以人身保险需求为测算基准来定义人身保险市场效率,并在充分考虑中国各地区间人身保险需求结构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200
会议
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我弥留之际》,凭借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叙事策略赢得了广泛好评.随着叙事空间研究的深入,龙迪勇的空间叙事理论为解读《我弥留之际》提供了新的视角.基
铁路企业年鉴的规范化问题尚未引起普遍注意。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强调标准化作业,以确保安全和质量。作为全面记载铁路企业行为的年鉴,基于铁路“高、大、半”的特点,更应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