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社会转型期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如何转移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近年来,随着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市区。山城“棒棒军”便是这个流动大军中最典型,最具地方特色的现象。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重庆“棒棒军”
一、山城“棒棒军”生存状态调查
(1)年龄:最大74岁。此次调查的棒棒中,女性只占1%左右。从年龄看,50岁左右居多,调查中遇到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4岁;从文化程度看,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5%左右。(2)收入:最低不到300元。棒棒收入不稳定,平均每月收入800~900,两极分严重,最少的每月不到300元,多的可达1500元左右。也有个别收入超过2000元,一般是因为有一些技能,比如装修房子、修理器物等。
二、“棒棒军”涌现的原因
仅在重庆市区,“棒棒军”就有20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呢?因为在重庆,农村的土地,平均每一个人大概就是一亩二分地左右,这一亩二分地里面,只有四分多地是水田,其余的都是山坡。在重庆,像这样的农民有1300多万,而耕地只有2000万亩,只够415万人耕种,其余900万人无地可种。从资本方面研究,土地是属于货币资本,而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土地是价值形成的物质条件。然而,当土地满足不了需求,不能给人们提供与劳动结合的物质条件时,就必须考虑其它创造价值的方法。对于山城乃至西部地区的农民而言,脱贫途径主要包括进行农业深加工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进城务工。而由于贫困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加之经费困难,实现农业深加工对很多农民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进城务工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是比较现实、可操作性较强的选择。
因此,对农民进城务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很必要的。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是阿瑟·刘易斯。他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通过理论模型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他认为,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劳动力如此丰裕,以致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负的情况下,农村出现劳动力剩余。从GDP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数据看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带来了名义GDP的快速增长。日本在工业化加速的1950~1975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46.98%下降到13.83%,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也从3.947万亿日元增加到148万亿日元,名义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31%,最高年份达到了37.9%。韩国在其劳动力转移最快的1965~1980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58.46%下降到34.01%,国民生产总值也增长了48倍,名义GDP平均增长率高达28.4%,最高年份到达了36.9%。台湾在其劳动力转移最快的1966~1980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43.44%下降到19.50%,名义GDP也高达17.83%。因此,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必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效的转移。
马克思没有直接论述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他在《资本论》中提到“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论》第一卷261页)。他还指出当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时,就会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我觉得这个观点也可以运用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上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城市化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远远不能容纳全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政策并没有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后来许多国家又重新开始把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三、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问题
(1)农村发展落后。农村经济的落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民不具备文化知识和高技术,无法从事高技能的工作。(2)就业结构不合理。以重庆市为例,很大的特点就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大体为43:32:25,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以从事传统农业和为主,从事二三产业就业为辅。(3)乡镇企业的吸收能力减弱。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地区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容量减少。并且在经历粗放式经营之后规模大为缩减,资金增密,因而对简单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四、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1)首先,当然还是必须从实际入手,尊重市场规律。对农民进行劳动力转移的时候,应该在尊重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工到缺乏劳动力的地区就业。政府要放宽限制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和制度,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完善市场运行体系。(2)加强农村教育和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加强农民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从1999年开始,重庆市启动一项“百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工程,市政府有一个宏伟的目标,让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经过培训掌握一两项劳动技能后,再把他们成建制地输出去。
注:以上两张图表引自周晓津《重庆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3)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就业机会。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效益,延长农产品产品链,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4)改革政策和制度。政府应该在税收、劳动保障等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合理分配,减轻外出务工农民的负担。还要改革户籍制度管理,拆除城乡壁垒,给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让农民更安心地进城务工。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只有大量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改变了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才能给农业现代化开辟出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最后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选读本)[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2]阿瑟·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M]
[3]张佑林.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4]周晓津.重庆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J].重庆蓝皮书.2009
[5]殷克东,王海青.诸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研讨[J].企业导报.2010(7)
[6]王良健,周静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1-08-31
[7]李文政.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重庆“棒棒军”
一、山城“棒棒军”生存状态调查
(1)年龄:最大74岁。此次调查的棒棒中,女性只占1%左右。从年龄看,50岁左右居多,调查中遇到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74岁;从文化程度看,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85%左右。(2)收入:最低不到300元。棒棒收入不稳定,平均每月收入800~900,两极分严重,最少的每月不到300元,多的可达1500元左右。也有个别收入超过2000元,一般是因为有一些技能,比如装修房子、修理器物等。
二、“棒棒军”涌现的原因
仅在重庆市区,“棒棒军”就有20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呢?因为在重庆,农村的土地,平均每一个人大概就是一亩二分地左右,这一亩二分地里面,只有四分多地是水田,其余的都是山坡。在重庆,像这样的农民有1300多万,而耕地只有2000万亩,只够415万人耕种,其余900万人无地可种。从资本方面研究,土地是属于货币资本,而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土地是价值形成的物质条件。然而,当土地满足不了需求,不能给人们提供与劳动结合的物质条件时,就必须考虑其它创造价值的方法。对于山城乃至西部地区的农民而言,脱贫途径主要包括进行农业深加工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进城务工。而由于贫困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加之经费困难,实现农业深加工对很多农民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进城务工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是比较现实、可操作性较强的选择。
因此,对农民进城务工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很必要的。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是阿瑟·刘易斯。他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通过理论模型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他认为,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劳动力如此丰裕,以致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很小甚至为负的情况下,农村出现劳动力剩余。从GDP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数据看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带来了名义GDP的快速增长。日本在工业化加速的1950~1975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46.98%下降到13.83%,同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也从3.947万亿日元增加到148万亿日元,名义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31%,最高年份达到了37.9%。韩国在其劳动力转移最快的1965~1980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58.46%下降到34.01%,国民生产总值也增长了48倍,名义GDP平均增长率高达28.4%,最高年份到达了36.9%。台湾在其劳动力转移最快的1966~1980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43.44%下降到19.50%,名义GDP也高达17.83%。因此,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必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效的转移。
马克思没有直接论述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他在《资本论》中提到“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论》第一卷261页)。他还指出当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时,就会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我觉得这个观点也可以运用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上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城市化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远远不能容纳全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中国家推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政策并没有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后来许多国家又重新开始把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三、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问题
(1)农村发展落后。农村经济的落后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民不具备文化知识和高技术,无法从事高技能的工作。(2)就业结构不合理。以重庆市为例,很大的特点就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大体为43:32:25,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以从事传统农业和为主,从事二三产业就业为辅。(3)乡镇企业的吸收能力减弱。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地区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容量减少。并且在经历粗放式经营之后规模大为缩减,资金增密,因而对简单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四、关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思考
(1)首先,当然还是必须从实际入手,尊重市场规律。对农民进行劳动力转移的时候,应该在尊重市场机制调节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工到缺乏劳动力的地区就业。政府要放宽限制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和制度,尊重市场运行规律,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完善市场运行体系。(2)加强农村教育和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加强农民的市场意识,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从1999年开始,重庆市启动一项“百万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的工程,市政府有一个宏伟的目标,让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经过培训掌握一两项劳动技能后,再把他们成建制地输出去。
注:以上两张图表引自周晓津《重庆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3)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就业机会。要加大对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效益,延长农产品产品链,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4)改革政策和制度。政府应该在税收、劳动保障等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合理分配,减轻外出务工农民的负担。还要改革户籍制度管理,拆除城乡壁垒,给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让农民更安心地进城务工。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只有大量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彻底改变了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才能给农业现代化开辟出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最后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选读本)[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2]阿瑟·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M]
[3]张佑林.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2)
[4]周晓津.重庆市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J].重庆蓝皮书.2009
[5]殷克东,王海青.诸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研讨[J].企业导报.2010(7)
[6]王良健,周静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思考[N].中国经济时报.2001-08-31
[7]李文政.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