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是使学生掌握史事发生发展的具体时间和地理环境,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够在时空框架下运作,按照历史的时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历史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目前,微课一般应用于“翻转课堂”,即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能否将微课教学用于课堂教学,并应用于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笔者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这一知识点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和反思,现略陈固陋。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中的尝试
(一)关于“新航路的开辟”的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是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近代社会的曙光》一课第二子目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上承“西欧城市的发展”,下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扩张”,与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很有必要的。九年级的学生已步入青少年行列,“一般条件下,青少年意识到自己智力活动过程并且控制它们,使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准确”。这为时空观念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
(二)基于时空观念的“新航路的开辟”微课设计
【探究问题】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条件有哪些?为什么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最先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
【材料呈现】
材料一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黄金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材料三 《马可·波罗行纪》中写道:“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来做的货币……”“(日本)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材料四 十四世纪中西交流路线示意图(图略)。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引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五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只有统一的国家才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来资助哥伦布这样一场伟大的航行,这也充分展示了当时欧洲封建强国的力量和决心。
与中国郑和的混合舰队相比,葡萄牙人的两三条帆船微不足道,但是,凭着爱冒险的天性、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葡萄牙人终于冲破了中世纪欧洲航海界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
——节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教师讲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黄金成了重要的商品和交换手段,西欧社会各阶层掀起了“寻金热”;西欧社会出现了一本奇书——《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把东方描述得到处都是黄金,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但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于是西欧开始了开辟新航路的探索活动。地圆学说的流行、造船技术(多桅帆船出现)和航海技术(指南针的应用)的进步,以及大西洋沿岸中央集权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微课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特定的历史事件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只有将历史事件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事件有准确的理解。
【探究问题】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哪些?各自的航行路线是什么?分别取得了哪些航海成就?
材料六 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和新航路开辟概况表(图略)
【教师讲述】探索新航路的航海家中,最重要的有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从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可以看出,经过航海家们的探索,开辟了两条航路,一条从西欧南下,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另一条从欧洲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再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西行经过菲律宾,进入印度洋。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展示,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和他们的航海路线,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成果,有助于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現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探究问题】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七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八 新航路开辟后的商品交流
材料九 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先是里斯本、塞维尔,后来是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十 1992年,许多国家举行纪念哥伦布成功远航美洲的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面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教师讲述】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交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逐渐走上殖民掠夺的道路,造成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落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微课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多获由力耘——操作后的反思
在开辟新航路的微课教学中,结合材料、图片、动态地图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14、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和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和世界产生影响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了历史事件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理空间的框架中进行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在时间上和逻辑上的持续与顺序。在微课设计中不仅突出了时间的纵向联系,也强调了事件的横向联系,“通过纵横向的时空联系和历史解释,进而增进文化修养,促进人的发展”。综上,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微课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可行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夏辉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落点——以“时空观念”为例[J].中国教师,2017(08).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编号:2017YQJK218)的阶段成果]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中的尝试
(一)关于“新航路的开辟”的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是中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近代社会的曙光》一课第二子目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上承“西欧城市的发展”,下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扩张”,与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这一知识点时,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很有必要的。九年级的学生已步入青少年行列,“一般条件下,青少年意识到自己智力活动过程并且控制它们,使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准确”。这为时空观念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
(二)基于时空观念的“新航路的开辟”微课设计
【探究问题】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开辟新航路的条件有哪些?为什么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最先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
【材料呈现】
材料一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西欧各国的统治者和形成中的资产阶级都渴望从东方获取黄金、白银和贵重商品。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黄金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
材料三 《马可·波罗行纪》中写道:“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来做的货币……”“(日本)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
材料四 十四世纪中西交流路线示意图(图略)。
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引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五 航海发现是首先在葡萄牙作为国家计划的……只有统一的国家才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来资助哥伦布这样一场伟大的航行,这也充分展示了当时欧洲封建强国的力量和决心。
与中国郑和的混合舰队相比,葡萄牙人的两三条帆船微不足道,但是,凭着爱冒险的天性、对财富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宗教热情,葡萄牙人终于冲破了中世纪欧洲航海界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
——节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教师讲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黄金成了重要的商品和交换手段,西欧社会各阶层掀起了“寻金热”;西欧社会出现了一本奇书——《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把东方描述得到处都是黄金,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但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要道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于是西欧开始了开辟新航路的探索活动。地圆学说的流行、造船技术(多桅帆船出现)和航海技术(指南针的应用)的进步,以及大西洋沿岸中央集权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微课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特定的历史事件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只有将历史事件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事件有准确的理解。
【探究问题】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有哪些?各自的航行路线是什么?分别取得了哪些航海成就?
材料六 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和新航路开辟概况表(图略)
【教师讲述】探索新航路的航海家中,最重要的有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从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可以看出,经过航海家们的探索,开辟了两条航路,一条从西欧南下,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另一条从欧洲向西,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再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经过南美洲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西行经过菲律宾,进入印度洋。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展示,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和他们的航海路线,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成果,有助于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現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探究问题】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七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八 新航路开辟后的商品交流
材料九 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先是里斯本、塞维尔,后来是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十 1992年,许多国家举行纪念哥伦布成功远航美洲的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面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教师讲述】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交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逐渐走上殖民掠夺的道路,造成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落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微课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多获由力耘——操作后的反思
在开辟新航路的微课教学中,结合材料、图片、动态地图对学生进行时空观念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14、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的概况和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和世界产生影响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了历史事件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理空间的框架中进行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在时间上和逻辑上的持续与顺序。在微课设计中不仅突出了时间的纵向联系,也强调了事件的横向联系,“通过纵横向的时空联系和历史解释,进而增进文化修养,促进人的发展”。综上,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微课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是可行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夏辉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落点——以“时空观念”为例[J].中国教师,2017(08).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编号:2017YQJK218)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