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夸父追日”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我们不少人都听说过,然而听说过的大都是已数经演变了的故事情节,那演变的故事情节就已经掩盖了其最初质朴故事的真实寓意:告诫人们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切勿贪得无厌。该故事最早出自《山海经》,我们现在录下它的原文,从原文分析一下它的原始寓意。
  《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其文大意是在那幽冥的领域中还有一座山,那山名叫成都载天,意思就是建成个都邑高过天。那山上住着一个人,他的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里也拿着两条黄蛇,他的名字叫夸父。意思就是要高过他的生养者。本来是大地中的巨龙产生了信,信即心性,有了这信才产生了夸父。夸父不知道天高地厚而自不量力,他竟然想追着太阳的光影以便到太阳的家里把太阳捉住;结果不但太阳未捉住,反而累得干渴无比,他就又将整个黄河的水都喝进自己的肚子里,但还嫌黄河的水不够多,于是就想到大泽里把天下所有的水都喝进己腹归己所有,以解那不知足的干渴,可是当他还没有走到的时候就累死在这里了。
  以上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然而其寓意又相当深刻,即劝诫人不要贪心、纵欲,而要知足,否则的话就会致自己于死地。如果说心是自己内心的上帝的话,那么贪婪的私心就是自己心里的魔鬼,二者就是既相互对立,又必须统一的相对统一体。如果你已能制约私心而倾向于公心,那么这公心就会给你造福,如果你蒙蔽了公心而倾向于私心,那么这私心就会给你闯祸。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满足私心,尽情极欲的事可谓随处可见。许多人总觉得现实生活世界如此绚丽迷人,自己有许多欲望未被满足,于是就要寻找更多的占有和更新更强烈的刺激。持此种心理者可能既有我,也有你,只是程度上稍有差别而已,但愿我们大家能淡化私欲而提高自我修养,否则那私欲的魔鬼将会时时困扰着你我,甚至最终致我们于死地。夸父追日的结局我们不能不引以为诫。民间流传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挑脚哩。”如果我们遇事而欲火难以平息时,我们不妨将这句谚语作为一种借用的清凉剂,想一想还有好多挑脚的还不如我们自己,我们何必要与那骑马的攀比。如果能少一些骑马的,也少一些挑脚的,使更多的挑脚者都能骑上驴,那才是公心的萌动,那就能平息私欲。假如说我们都争着去骑马,那就会导致混乱,就会使更多的人沦为挑脚的,甚至还不如挑脚的,混乱中谁还能安逸?
  民间还有一句“知足者常乐”的口头语,但这句话就好像只适于劝解他人,而难以用于规范自己。其实,这朴实的言语蕴藏着要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有丰富内涵,于人于己都适合。对于物质的占有和享受应知足,这样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才能平静惬意,才能常乐。先贤所留下来的真理言真而意切,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见到,即使是能见到者,也未必都能觉悟而去躬行。现今人群中有不少人只热衷于寻觅能快速发财的决窍,又有多少人能听得讲道德的说教?然而当道德沦丧时,谁又敢说所得之财究竟是福是祸?要保持道德需要年长日久的培养、感化,而要沦丧道德时那可就如浪摧沙堤,倾刻即溃,那就会形成洪水泛滥而摧残生灵。君不见风华正茂的青年因沉湎物欲、纵情声色而萎靡不振不可自拔;身居高位者因饱其私囊而一夜间锒铛入狱成了阶下囚。也许只有到那时,人们才会反省到道德的培养必不可少。有道德的社会才是文明的社会;无道德的社会既使是法律再多再严,整个社会也充满了邪恶。也许有人会问道德能值多少钱,我要说道德的价值比生命的价值还要高,它是全人类的无价之宝。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加深,它的价值也就越显其高。这道德既是人生之本也是治国之本,谁能估得出它的价值究竟有多高?
  当今时代随着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外面纷繁的世界常常勾起人们对物欲的贪求,但如果内心没有用道德修养筑起的坚固的钢铁长城,你势必会被眼花缭乱的世界所左右,沉湎物欲,贪图享受,最终成为道德的贫乏者,甚至将道德沦丧殆尽。“沉于物,溺于德。”愿“夸父追日”这古老的神话故事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其他文献
在德育论中,人们往往把德育方法称为小方法,而把德育模式称为大方法,其实这种称法并不完整。在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家理查德·H·哈什等著的《道德教育模式》中指出:“德育模式是一种考虑教育机构中关心判断和行动过程的方式。它包括关于人们如何发展道德的理论观点以及促进道德发展的一些原则和方法。”由此,我们发现德育模式不仅是德育方法、德育手段、德育目的,也不仅是德育内容、德育理论;实际上德育模式是德育理论、德育内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职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年的教师,我在细心地、反复地读了《新时期师德的颂歌》后,深有所感、略有所悟。掩卷沉思,总是有一种“有话要说”的冲动,这种冲动慢慢地凝结,最终便成了我思想里沉淀已久的一句话:人到无求品自高。    一、不要对“尊师重教”耿耿于怀    我们不必强求或者
期刊
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才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日益得到极大的重视。莘莘学子们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不惜挑灯夜战,夜以继日地苦读,而课间抓紧每一秒时间学习已是司空见惯。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课间十分钟有很多同学在抓紧时间看书或写作业,以为这样可以感到充实和学到很多知识。其實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  中学生学习之余,如果经常伸伸懒腰,能不断增加对大脑的刺激作用,使颈部血管舒畅地把血
期刊
研究性学习已被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列为必修课程。并在部分省市试行。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①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它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教师、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②它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开发,特别是个性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最
期刊
【摘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时代的精神主题,一切文化的因素都要为这个主题服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求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和服务功能,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创造一切有可能的条件,是当前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民族精神校园文化文化自觉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
期刊
“情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心理体验。学生认识和接受事物的心理尚未成熟,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圆熟地把握理性,穿透事物的本质。教师只有认识到书面文字不只是记录符号,而应“还原”为富有情感的口头语言,帮助学生把握本质时,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才能有声有色,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共鸣和美感上的满足。语文教学中无情感,有人认为教师先天不足棗气质和个性。我认为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关键在后
期刊
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实际上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命题,尤其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创新”一词更是成了“主题”中的“主题”。然而,也正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依然不能够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教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灵性”的张扬。  案例一:贵州省某乡镇中学一语文教师向学生称自己的作文教学方法是每
期刊
不少学生觉得作文很难写,提起作文就头痛,甚至谈文色变,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尤其班上的几位中下生,每次作文都要科代表一催再催,才敷衍了事——匆匆写一篇交差。如何提高学生尤其是中下生的写作水平,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鼓励便是其中的一种很重要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这种尝试和做法。    一、尽量寻找鼓励的对象和内容,并适时作充分的鼓
期刊
在素质教育中,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为了从传统的“教学”中转移到“教会学”的实施中来,就得重新界定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源泉,而是抵达源泉的“溪流”;也不再是智慧的景山,而是通往景山的“导游”。  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发挥好自己的引导才能,已是每个生物教师探究的课题。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一、内容与目标的关系    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內容大讲特讲、繁琐分析,甚至达到牵强附会的程度,用大白话串讲白话文。这种教学方法与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有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