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的“预设”和“生成”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怎样“预设”初中语文课堂,才能收获“精彩”的生成?笔者以为:于细微处听惊雷;于惊雷中听心声;于矛盾处起波澜;于平淡处激感情。
  关键词:初中语文 “预设” “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88-01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巧妙预设,还是精彩的生成,无不折射着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智慧。那么怎样“预设”课堂,才能收获“精彩”的生成?下面从以下几个课例谈几点浅陋之见。
  1 于细微处听惊雷
  教学中,教师能独具慧眼、去粗取精,发现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的走进文本核心内容,实现阅读兴趣与自主解读的枢纽问题,在文字中窥见其与文本的联系,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挖掘教材,于平凡中见伟大,这样才能“生成”出期待的精彩。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表达主题—— 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其中有这样几句很简单的话:“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一位优秀老师就此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我想……;“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时母亲想……。两个空白一下子走进了文章人物“我、母亲”的内心,也让所有的学生深切的感受“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母亲”慈祥对孙儿喜欢和爱护,从而展现一个幸福家庭互敬互爱的融洽气氛。当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加入文本一起朗读时,干瘪的几句话立刻丰满起来。又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结束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把多彩的春天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拓宽思路用所积累的成语概括图画内容?”对学生拔高要求,使得语文教学与知识迁移结合起来,学生讨论热烈,一位学生这样回答:“春……冰雪融化、水位上涨、土膏微润、万物复苏、小草报春、桃李争艳、春风拂面、莺歌燕舞、横笛悠扬、细雨空蒙、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万象更新、生机勃勃”,运用成语“不仅多彩而且多姿”,在引导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汉语言的魅力。
  2 于惊雷中听心声
  一堂课,恰当地处理和把握教学内容用留白的方式触摸语文,用巧妙的预设带领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猜出了情,品出了味,激活了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语文,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的魅力。整节课对话充分,起承转合间展示了文字、文化、意境的魅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公开课《蜡烛》时,充分考虑到文本、人物、学生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了巧妙的预设,课堂效果颇为精彩。本节课从“战争”两个字的篆书字开始: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战争”的含义,然后介绍了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的纳粹组织的凶残,并用图片展示了那一段悲惨的历史。笔者认为这些预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介绍就不会有课文中故事的特定环境,老妇人玛利·育乞西掩埋烈士的故事就不会那么动人心魄、震撼人心了。教学过程中请学生挖掘老妇人,三“爬”、三“跪”、三“休息”的细节动作,讲述这位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的感人故事情节及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探究老妇人这其中一爬:“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预设了这样的内容:这时老妇人她心里想到……,她似乎听到了……,她决定做到……。让学生透过文字直达人物内心,与人物的命运连在一起;当讲到老妇人这一跪、这一吻“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又不失时机地出示一个空白,让学生们去想象。学生和文本的对话通过教师的预设得到深入进行,使得文中人物和读者交融在一起。老妇人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的高大形象让学生得以深刻的感悟。当讲到故事结束:“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又一次引导学生自己进行了思考:红军战士们在对话,他们说:……。“文章最感动人心的莫过于情”透过文字折射出的人间真情,唤醒了学生久已沉睡的人性和人情,使主旨得以体现和升华。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精心预设得恰到好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 于矛盾处起波澜
  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大家能抓住这些矛盾点实施点拨,顿时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位名教师在教学鲁迅《风筝》一文时,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当“我”为了自己童年的无可把握的无知,而毁坏弟弟自制的风筝一事,不停地深深的自责和忏悔,决定去讨弟弟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无怪你啊。”那么,“我”的心情一定就轻松了。可弟弟却是说:“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我”的心情轻松了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一矛盾问题的深入思考认为:“我”的自责和哀伤的心情是无法摆脱的,因为自己犯下的是不可挽回之错。从而让学生明白了蕴含在文章里的多角度的主旨: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应加以保护;虐杀者变成觉悟者甘爱虐杀毫无反抗的可悲。文本的矛盾是作者巧妙构思的外显,及时准确地抓住这些矛盾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课堂精彩起来。
  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经常留心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父亲对于勒叔叔回来问题的“盼望”与“躲避”;《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审判时的反复无常;《范进中举》的中举后喜极而疯等。在指导理解和朗读这些课文时,只要一个设问,就能产生“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
  4 于平淡处激感情
  《背影》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再三嘱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这本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在教学时往往就一带而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教学此句时,却充分地发挥了预设的作用,进行了下面的练习:“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教师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父亲”怎样的再三嘱咐,怎样甚是仔细,从人物的身体、动作、语言、心理深入的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当学生们读着加入自己想象的文字的内容时,竟然有了催人泪下的力量。这正是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努力追求的。
  大凡教育大师都善于挖掘教材中看似平淡实则深刻的句子,稍加点拨,就如同待熄的炉火,立刻燃烧起来,从而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些也正是巧妙预设带来的。在望父买橘这个细节中,“当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提示,果然补充出不同的修改的情感形象。
  从上述几个课例可以看出,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培养学生的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使预设和生成精彩飞扬。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是通过陈述与几个学生的成长过程,表现出了作者与学生的关系远远超出了师生之情,建立了用爱心建筑的友谊之桥。通过互相的信任帮助,经营出更好友谊,且友谊地久天长。
本文的研究加强了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树立新的评价观,把教师完成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通过研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
摘 要:作业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基本环节,设计“新”语文作业是笔者就如何更好地实践新课程思路进行的思考与探索。“新”语文作业方式,它尊重儿童的天性,顺应儿童的学习规律;它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是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掌握知识的一种凭借;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独立思考;它让作业更富人情味,使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促进多元发展。  关键词:“新”语文作业体验差异开放整合  中图分类
宋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既特别强调“礼”的规范作用,也存在商品经济环境下“利”与“义”之间的冲突。这一社会背景影响了士大夫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其“以伦理教民,教民以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代英语教学要求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着眼于培养
本文就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作论述,以此来阐述运用正确的评价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和兴趣,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生成的促进作用。新课程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围绕学生
目的研究中小学聋哑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量表和SWB自编量表对广东和广西490名中小学聋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当前中小学聋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
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为顺应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管理理
该文以模因理论为指导,根据"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等语言复制传播过程中的特性,解析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全过程,重建"选材、背诵、仿写与创新"等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使学生
摘要:简笔画是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师范生应掌握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对非美术专业的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开设简笔画也是必须的。在对非美术专业学生的简笔画的教学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层次性要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思维。  关键词:简笔画 简笔画教学 简洁 创造表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