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品鱼记”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各种蛋的故事,下面再来看一篇关于“石锅鱼”的作文,你听说过“石锅鱼”吗?
  早就听说过,云南有“十八怪”,其中之一就是“草帽可以当锅盖”。我和爸爸妈妈去云南旅游,终于有机会品尝云南草帽石锅鱼了。
  一走进大堂,满屋飘香,哇,前来品鱼的人可真多啊!只见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口大大的石锅,石锅旁立着一顶尖尖的草帽,好像站岗的士兵在向我们问好。我们找座位坐下,服务员麻利地将大石锅清理干净,倒入汤汁,将一条杀好的鱼儿放入锅中,盖上草帽,便开始煮鱼了。
  短短几分钟过后,随着锅里“嗞、嗞、嗞”的声音,一阵香气飘了出来,勾得我食指大动。又过了五分钟,可以掀帽开吃了。“先喝汤,再吃鱼”,我迫不及待地盛上一碗鲜汤,奶白色的浓汤加入一点香菜碎末,仿佛被翡翠点缀的白玉。喝上一口,啊,真是美味!我顾不上烫,狼吞虎咽地喝了起来。喝完了鲜汤,该品尝鱼肉了。只见大鱼歪着身子躺在石锅中,就像在泡牛奶浴。再瞧瞧,锅里绿油油的蔬菜、金灿灿的玉米、乳白色的豆腐皮,在沸汤中忽上忽下,好像一场别开生面的游泳比赛。牛肉片把豆腐皮当成了浮板,坐在上面观赏锅中的比赛场景,金针菇在汤中挥舞着细细的手臂,好像在助威加油。我夹起一块鱼肉,蘸上酱料放入嘴里,鱼肉又鲜又嫩,还未咀嚼几下,一不小心鱼肉已滑进了我的肚里,可这股鲜美味儿却一直停留在唇齿间……
  美味的云南草帽石锅鱼,真让我“爱不释口,回味无穷”!
  (指导老师 阚 蓉)
  看到小作者笔下的“石锅鱼”,真让人垂涎欲滴。你有没有吃过像“石锅鱼”一样有趣又美味的食物?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其他文献
谷豆豆立志要做完美小孩,他的愿望能实现吗?在他的“完美之路”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关注新锐作者张小鹿的“谷豆豆系列故事”,一起来认识这位可爱的谷豆豆同学吧。  爸爸是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这一天,他告诉我,他要教我们班了。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我迫不及待想把这件事告诉大家。  可别搞错,我口才一流,最擅长把简单的事说得好神秘。  课间我站到凳子上,大声宣布:“你们知道我们的体育老师是谁吗?那就是我爸爸
期刊
亲爱的朋友,当你阅读《七彩语文》杂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本杂志从哪里来?又是哪些人编写的?那个神秘的编辑部是什么样?现在,机会来了,《七彩语文》杂志社举行开放日活动啦!你要不相信,那就先跟着镜头,一起“穿越”到首届开放日去瞧一瞧吧。  《七彩语文》开放日  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日,《七彩语文》杂志社向所有读者开放,开放日当天,读者们参观编辑部,和编辑交流、互动,聆听专家讲座。2014年8月24日,首
期刊
人们常说“斗转星移”,随着时间推移,天上的星星也会悄悄变动位置。北斗七星这把大“勺子”,就像一座天然的挂钟,斗柄的指向随四季更替而变化,也仿佛在指挥着群星运行一样。  其实,不仅“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地上的人们对北斗七星也非常尊崇呢。  暗藏“文曲星”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掌管文运,文才出众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文曲星“下凡”,比如商朝的比干,宋代的范仲淹等;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素贞
期刊
中国戏剧从哪里发端的?问到这个问题,戏剧专家都会追溯到一个叫做“优孟衣冠”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滑稽列传》里记下来的。  优孟是何许人?  2500年前,中国春秋时代的楚国有个演员叫做优孟。“优”是演员的意思,“孟”是他的名字,两个字连起来,就好像今天说“木匠小李”“司机老张”一样。那个时候戏剧还没有形成,也没有剧团。优孟多才多艺,他最拿手的是“谈笑滑稽”,就是说笑话搞笑。这种人
期刊
还记得胖胖的、扎辫子的刘欢老师唱的一首歌吗:“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嘿嘿嘿嘿,参北斗哇……”今天,我们就来参一参歌里面所唱的“北斗”吧。  天气晴朗的夜晚,星星一颗一颗地跳出来,像列队做操一样,站在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乍看之下,它们的队列好像一点秩序也没有,可是再仔细一看……原来,它们是在组合各种有趣的图形,比如天鹅、老鹰、鱼,甚至还有人。有七颗小星星,每次都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北方的天空
期刊
仰望浩瀚的星空,人的想象似乎很容易就变得天马行空起来,星星不再只是天体,也可以成为故事里的主角,拥有自己的“前世今生”。北斗星在夜空中那么醒目,自然少不了它们啦。关于它们的起源,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天上的熊  在美洲的古印第安部落,流传着一只熊和三个猎人的传说:  一队猎人在冰天雪地中追赶一只熊,没料到来了一个巨怪,吞食了很多猎人,只有三人幸存下来。他们对熊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天上,最终与熊一起
期刊
不寒而栗
期刊
爷爷家的院子美丽宜人,是个令人留恋的地方。  春天,院子里的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像人们高举的胜利火把。千年矮翠绿的叶子让它更显得葱翠。一些小动物也赶来凑热闹,蜜蜂在花丛中忙着采蜜,蝴蝶在墙边翩翩起舞,小鸟在树上跳跃欢鸣。院子里处处生机勃勃。  夏天,院子旁的小溪流得更加欢畅,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映在溪水里分外迷人。天竺也开出了白色的小花,叶子呈现出深红色、褐色、翠绿色等颜色,有的已结出了一个个青
期刊
“两只翅膀难飞翔,既作衣裳又作房,宁在河底过一冬,不叫太阳晒干房。”大家猜到是什么了吗?没错,那就是河蚌!看看这对父女,挖河蚌的时候还挖出了什么趣事。  元旦前一天下午,爸爸用车载着我们回到老家。老远就听见爷爷在屋后打着号子挖淤泥。我拉着爸爸小跑到屋后,爷爷笑着说,河里的鱼已经被捕上来养在了水缸里,不过还可以挖河蚌。  我拉着爸爸跑回厨房里,让奶奶帮忙找出两把小铁锹,把其中一把递给了爸爸:“爸爸,
期刊
这次元旦放假,我们回到老家时,老父亲在河床上打着号子。我们循声奔到河边,他正脱掉棉袄,赤着双脚,担着簸箕在河底挖取淤泥——用来给土地增肥,同时给河道清淤。孩子见状,立马下了河床,在河岸边玩起了水,我也陪她跳进河床。  “爷爷,河里的鱼呢?”  “养在家里的水缸里,留给你回来煨汤喝呢!”  “快看,那里有大贝壳!”孩子手指着河底软泥里的一只河蚌叫道。  “那是蚌歪!”老人笑着说。  “是‘鹬蚌相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