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 ,可以逆天的瑞士交通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eblogic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提到瑞士,恐怕大多数人脱口而出的是价值不菲的名牌钟表,挑战极限的冬季滑雪还有功能全面的瑞士军刀。可对咱留学生来说,最实用的无非是每日的衣食住行。悲催的是,瑞士大学大多不提供学生宿舍,即便提供,也安置在人烟稀少的山间村落,掐指一算,每天往返于学校就得几十公里。然而正是瑞士强悍的交通系统,让我们可以跨市、跨州(相当于中国的省)甚至跨国工作学习。
  不修地铁修铁路?
  踏足瑞士之前,我和先生早早就收到前辈们的警告:瑞士租房难,出手要趁早。尤其是金融大鳄云集、教育资源丰富的苏黎世,更是寸土寸金。经过一个多月的寻觅,我先生终于与一家租房公司通过邮件签订了租房合同。可我上网一查,差点泪奔:这间公寓的所在地根本不在苏黎世市,而是隶属于苏黎世州的一个小城市Dietikon(苏黎世市是苏黎世州的首府,相当中国的省会),距离苏黎世大学整整40里地!合着我每天还得跨越好几个市去省会上学,这也太坑爹了!
  按照我在北京6年搭乘各式交通工具积累下来的经验,40里地起码得提前一个半小时出门,光等车和换乘就得耗费半小时——还不算堵车。苏黎世大学正好在市中心,几百米开外就是购物街和几大银行办公区,我这坐着公交去上课还不得在路上堵死啊!要保证准点,最佳的交通工具无疑是地铁。等我再一打听,简直绝望了:号称人口密度最大的苏黎世竟然没有地铁!而且整个瑞士居然到2008年才在洛桑开通了第一条地铁!
  可真正到了瑞士我才发现,古老的交通工具比现代化的地铁和轻轨还要彪悍和可靠,那就是——火车。
  距离我家不远就是一个火车站,步行只需要3分钟。因为瑞士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有严格的到站和发车时刻表,所以每天我都踩着点出门,正好在火车到站时抵达站台,几乎从没等车超过1分钟。15分钟后火车就到了苏黎世市中心,然后步行5分钟走到有150年历史的大学缆车站,坐着古旧而卡通的缆车,只需要3分钟就进入了山顶的大学校园。如果哪天缆车出了故障或者排队的学生太多,我也能马上换乘公交去学校。因为苏黎世的交通密度在世界排名榜上名列前茅,一个瑞士朋友不无得意地告诉我:“你站在市区任何一个地方,附近150米以内绝对有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或者火车站。”最方便的是,我根本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买票,一张火车月票在手,任何交通工具都可以免费乘坐。
  虽然苏黎世大学地处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地带,但在方圆1里地以内我几乎从来没见过堵车。我曾经好奇地向一个瑞士典型理性派的博士生打听原因,她花了两个晚上泡在网上查找了一堆数据资料,然后摆在我面前:“瑞士铁路曾经委托一家研究所做过调查,发现瑞士平均每辆私家车中乘坐的人员只有1.57人,而上班途中90%的私家车只有1人乘坐,显然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政府通过各种措施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比如25岁以下的青年买票可以享受七五折优惠,拿着类似于月票或年票的交通卡可以免费参观全国400多个博物馆、展览馆,等等。所以这几年汽车的使用率在大城市已经大幅度下降了。”不仅如此,就连买汽车的人数也在减少,现如今瑞士小城市和乡镇中拥有汽车的家庭还不到80%,大城市中甚至一半的居民都没有汽车。我一脸疑惑地说:“但是每天从小城市来大城市读书、工作的人那么多,每天进进出出地也会堵在路上啊?”她笑着说:“所以瑞士铁路系统还专门针对有车族出售一种叫P R(Park-and-Ride Card)的交通卡。在苏黎世郊区有好多停车场专供进城市的开车族停车,买张这种卡,你不仅可以免费停车,还可以随便坐市内任何公共交通工具,这样就避免了早晚高峰期给市区造成大规模的交通拥堵。”
  有趣的是,我先生作为新入职的员工头一天去大学秘书处报到,和工作证放在一起的居然是一张苏黎世州交通半价卡。秘书还特别亲切地告诉他:“以后你上下班坐火车和公交可以打五折,这可是我们大学针对员工的特殊福利哦!”渐渐的,我对那些已过不惑之年却还背着双肩包、每天和学生一块儿挤火车和公交的教授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正当全世界都在追求成为“车轮上的国度”时,逆天的瑞士人却还在恪守传统,每天习惯性地坐着火车去上学和工作。就在火车在其他国家渐渐被人遗忘,甚至被更快捷的私家车所取代的同时,瑞士人仍在在不断地遇山凿洞、遇水搭桥,修建着最高质量的铁路。就连圣毓勒桑地区一个只有700人生活的极其偏僻的乡村小镇,为了通火车还专门修建了大桥,以方便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接受更好的教育、成年人准时准点地外出工作。所以当其他国家的人为堵车烦躁不堪时,瑞士人用在路上的时间反而在持续减少。
  瑞士人都是火车控
  瑞士人恐怕是当今世界上坐火车的冠军。曾经有八卦的瑞士统计机构做过调查,每个居住在瑞士的人平均每年坐火车的距离相当于环游地球半周。瑞士人出门爱坐火车、电车、公交甚至轮渡,图的就是它们近乎变态的准时。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英国电视台派几名美女记者来国际奥委会所在地瑞士洛桑采访。工作之余,她们顺道坐着火车在瑞士游玩了一圈,结果被瑞士交通的准时给碉堡了,回去马上制作了一期特别花絮,还提笔给瑞士媒体写了一封感谢信。原来她们甚至好事地看着手表指针核对火车到站和发车时间,竟然分秒不差,震得她们惊呼:“走过那么多国家,就没有见识过比瑞士火车更准点的!”
  我在瑞士转车是家常便饭,有一回去阿尔卑斯山脉看冰川,提前上网一查,短短两个小时里竟然得倒两次火车、两次公交,最崩溃的是,其中一次倒车只有不到两分钟的富余时间。可即便这么紧张,我也没误了车,按同行瑞士同学的说法:“人家早就替你精打细算地计划好了,你怎么会赶不上?”
  如今偶尔和身在国内的老友说起我每天得坐火车往返于苏黎世市中心上课,他们都会掩饰不住满腔的同情与怜惜:你每天得多折腾啊!难怪,每每想到火车,仿佛就有一股浓郁的方便面和火腿肠味扑面而来,再加上嘈杂拥挤的车厢和单调的铁轨撞击声,甭说享受旅途,就连安静地打个盹、看会书都成了奢求。然而在瑞士的铁轨上了奔驰近两年,我也和大多数瑞士人一样,成了不折不扣的“火车死忠粉”,不仅因为它变态的时点,还因为它的便利周到与五星级酒店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瑞士,每个火车站台上不仅有供人休息的木头椅子,还有一间间带着暖气的玻璃候车室。就算冰雪交加的日子你提前到达站台,也不用杵在户外受冻。买票全靠自觉,只要手里有票,随时都能进站上车,根本没有检票口和安检。在瑞士的火车上,我身边经常坐着形形色色的人,甚至身型各异的狗。坐轮椅的残疾人按一下车门旁的按钮就能通过缓缓下降的自动平板上车;带着孩子的妈妈能从倾斜的踏板上把婴儿车推上去;为了给户外活动者提供便利,许多车厢外面都标有卡通图,提示驴友们该把自行车、雪橇和滑雪板固定在专用车厢;仅1小时路程的跨州火车上还专门会设置一节有滑梯、玩偶的儿童游乐车厢。
  除了硬件,瑞士火车把服务也做到了极致。每个火车站都有大大小小的自助行李寄存箱,同时还提供行李托运的业务,只需要花上10瑞郎(约60多元人民币),你就可以先把行李托运到下一个目的地。有一次我和先生利用周末两天出去徒步,由于对天气判断错误,足足背了两大包户外服和装备,不仅热得发疯而且沉得要命,折腾得我一路叫苦不迭。半路正好看到一个火车站,我们干脆提前把行李运回了家,周一的早上下了火车就能拿到。另外,瑞士50多个稍大的火车站还提供机场提前check in的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起初我以为瑞士年轻人不买车纯粹是出于消费观,不以买车标榜经济实力。可后来和几个瑞士朋友一深聊,才得知他们依赖公共交通也是因为对瑞士苛刻的交通规则心存几分忌惮。就拿超速来说,瑞士可谓是欧洲最铁面无私的国家,不仅大多数公路的限速都比其他欧洲国家低,而且每超速1公里至少罚40瑞郎(约280元人民币)。你可别以为能拿钱买超速,超得越多,罚款按几何数增长。头几年瑞士有过一起特轰动的新闻,两三个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开着一辆法拉利在高速飙车被拍照,结果直接被告上了法庭,最后以处罚20多万瑞郎(约140多万人民币)结案。所以瑞士年轻人绝不会轻易开车上路,与其担心被罚到吐血的风险,还不如安安心心地坐公共交通。有一回和我先生所在的大学实验室的博士生们聊起来,一个年近三十的女博士不以为然地耸耸肩:“不考驾照挺普遍的,我和我哥哥至今都没想过要学开车呢。”
  没有完美的交通,只有完美的计划
  2011年圣诞节之前,火车上忽然冒出许多拿着微型电子显示器的查票员。我还以为年关将至,逃票的人数上涨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是瑞士铁路的老规矩:每年年底都会抽样统计乘客信息,了解哪一站上车的人增多了,哪个时间段人流量变大了,从而在来年对全国时刻表做一次升级调整,使车次更密集,候车时间更短。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2012年春天的一次临时调整。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在2012年春季学期临时扩招了500多个学生,碰巧大部分学生租房都集中在山半腰的一个车站附近,每天早晨赶着上课的学生们浩浩荡荡地挤在那个车站,等候排队上车。结果某个好事的学生用手机拍了张照片,搁到了网上,这下可激起了民愤,很多人纷纷给媒体打电话,要求媒体曝光督促瑞士交通马上改进。短短一周以后,苏黎世的交通管理部门就在这个站点增开了公交,以近乎每两分钟一班的密度把学生送到位于山顶的学校上课。
  瑞士铁路凭借着绝对严谨的金字招牌,也衍生出很多副产品,譬如热卖的瑞士铁路牌时钟。在瑞士的每个火车站、公交站、电车站甚至轮渡的站台,都能看到瑞士铁路自产的时钟。据说每天凌晨,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着车挨个站台检查时钟是否准点,甚至必须精确到秒针。曾经有一个瑞士同学打趣对我说:“你可以不相信自己手上戴的瑞士手表,但绝对要相信站台上瑞士铁路牌时钟!”也正因为它的精确无误,所以瑞士人理论上就没了迟到的借口。
  瑞士铁路的严谨几乎渗透到了每个角落。我有一个瑞士朋友,她的男友学的是建筑,做毕业论文时需要收集一些数据,于是写邮件给瑞士铁路部门,询问过去10年来为了铺建铁路所挖掘的土的吨数。结果回复邮件里对方发来了一份十几页的表格,里面不仅详细记载着每一段铁路挖掘土壤吨数,而且还标明这些土分别运往哪些地方,后来作为哪些用途。这些保存了10年的数据让这个瑞士人都叹为观止。
  瑞士铁路无形中也影响着车厢里人们的生活态度。每个周一的早晨,我在火车里都能看到无数人埋头在小小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列举着一周里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在苏黎世、巴塞尔、伯尔尼、日内瓦等省会之间,每10分钟就通一次高速快车,简直赶得上中国的市内交通了。一年前我有一个语言班同学,因为嫌瑞士语言班收费昂贵,决定去德国继续学习。我不无担忧地劝她:“每天往返于德国和瑞士,你得浪费多少时间在路上啊,时间成本太高了!”可她毫不在意地说:“从苏黎世到瑞德边境也不到一个半小时嘛,再说一天有n班火车去德国,车上多的是空座,我完全可以利用每天往返的3个小时在火车上背单词、做作业。也许这段路是挺远的,并不完美,但是我可以给自己做个完美的计划。”
  责任编辑:陈思
其他文献
同九合组织的合作,追求最具性价比的媒介效果是我们不变的初衷。客观来讲,九合组织各成员台都是当地最优质、最具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强势地面媒体,因此滇虹药业一直秉承着诚信
《应用化工》创刊于1972年,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是中国化工行业最具影响力、权威性和先
海峡两岸图界从交流走向合作1998年3月30日~4月1日,海峡两岸图书资讯界的学者和学子聚首花城,参加了在中山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第四届图书资讯学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创造了海峡两岸首
中国科学院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起步于80年代初期,目前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文献数据库十多个。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近年来中科院研制出版了多种光盘版的文献数据库产
1.土建工程概况1.1工程规模工业水系统工程包括一座产水量750T/h的XB-Ⅱ型水旋澄清池;一座建筑面积近200m2的三层控制楼,两个泵站总面积约210m2,一个沉淀池(原鱼池)。水旋澄
随着餐饮市场的细分,会所成为近几年发展很快的一种餐饮形式。餐饮会所具有投资高、消费高、私密性高等特点,处于餐饮市场中的金字塔尖。我们中国烹饪协会前期组织了一次“京
薄山水库,又名薄山湖,是淮河流域汝河支流臻头河上的一座大型山谷水库。位于河南省确山县境内,北距确山县城20km,距驻马店市45km。薄山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
在汽车车身的生产中,除了在局部前立柱部位少量采用气体保护焊外,95%以上的焊接都是采用电阻点焊,一辆车大约有4000个电阻点焊焊点(图1)。在生产中大量采用电阻点焊的主要原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2012年度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年会于2月19~21日在黄山顺利召开。来自全国160多个会员单位的领导、企业家以及协作单位、相关媒体等代表共计240余人参加了会
The structure [MnⅢ TPP][Me2 DCNQI] (TPP = tetraphenylporphinato; Me 2 DCNQI = 2,5-dimethyl-N,N′-dicyanoquinonediimine) has been determined from X-ray powder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