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彩凰,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教学副校长,数学正高级教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学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1983年任十四中数学教师,2000年任教学副校长。1993年被授予“北京市青年教师标兵”称号;1994年获得“北京市模范班主任”称号;2000年被授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从普通教师到副校长,31年来,安彩凰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
近20年来,几乎每一天都有青年教师坐在她的教室里随堂听课。
上课,培养青年教师,这两件事,是安彩凰31年工作和生活的主体。
课堂:学生脑袋里都是问号
安彩凰的数学课堂,有点儿“乱”:
老师讲一道例题,学生能引申出三道;老师设的“陷阱”,学生能从多个方面突破;老师已讲下一个点,有学生还在对之前的问题进行探讨……
“孩子们交流,是因为他们在思考。我的课堂就是要教他们学会思考。”安彩凰说,教给学生某个知识点早已不再是她的追求,她要教会学生的是数学思维,是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堂课上,安彩凰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函数图,给出了一个条件,让学生从四个柱体中,找出正确的那个。选项C很快被找到,但学生的思维还在延伸:“同样条件下,A、B、D三个柱体对应的函数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还是这个函数图,如果换成某某条件,答案应该是A吧?”……
安彩凰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学生提问的要点,一边示意其他人继续。“我用粉笔,是要带领学生思考。”安彩凰说。
她的课堂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那个学生会第一时间找到答案,同时其他学生又会提出另一个问题……
“这就是安老师独创的‘问题链’教学法的威力,学生学会了在问题中分析、解决问题。”安彩凰的徒弟,北京市北纬路中学的数学教师徐学军说。
46岁的徐学军很崇拜安彩凰,说师傅的课如潺潺流水,纯净透彻,教学节奏舒缓又轻快,教学语言精练、规范,板书设计突出重点、脉络清晰。关键是,每个学生脑袋里都会产生一堆问号,当经过探讨,这个问号被拉直的时候,学生脑中又产生了新的问号。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经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正确的要做出证明,不正确的要举出反例。整个课堂都是在学生思考、置疑、再思考、再置疑的氛围中进行的。
在安彩凰看来,一堂课,如果把学生想提的问题“删掉”,只剩下老师的“有问题吗”“为什么”“说说道理”“谁能帮助解答这个问题”,除此之外,那些被点名举手的学生站起来说明自己的问题或观点,老师的动作就是把学生说的写在黑板上……“这样的课,没味儿”。
安彩凰主张,数学课堂要体现出“数学味”,能够耐人寻味、意犹未尽,能够细细咀嚼、慢慢品尝,让人割舍不下,这样才有厚重感。
当然,形成这样满是问题的“乱”而厚重的课堂,并非易事。这背后,一方面是因为安彩凰一直在坚持做一个名为“数学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考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乱”而厚重的课堂背后,每堂课都有全面而充分的备课准备。
备课:从晚上8点忙到12点
每天晚上8点,安彩凰就开始为第二天要上的课忙活起来,通常会持续到半夜12点。这个习惯安彩凰已经坚持了31年。
有朋友问她:“上了一辈子课了,怎么现在还天天备课呢?”
对备课和写教案,安彩凰有自己的理解:什么都在发展,教师不能拿老经验应付今天的新学生,“哪怕偶尔一次,也不允许”。
备课时,安彩凰的书桌上经常会铺满各类报刊,这是她多年的积累,还有一九九几年出版的呢。翻开报刊,目录部分的一些文章被安彩凰用横线、三角等记号标了出来。备课到相关知识点时,安彩凰会从中找到关联文章,再进行阅读,以作参考。
安彩凰早期备课的重点是在如何讲透教材上。她会参考、比较多份教案,结合自己认识,将各教案的优点汇集在一起。在她成长的中期,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在关注教材的同时,她更加关注学科思想。安彩凰开始注重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组织教学过程。而近些年,她在备课中,不仅仅关注教材、学科思想,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智力参与,使教师“教”与学生“学”产生共振。
每天备课4个小时的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遇上带毕业班的时候,备课时间经常会延续到凌晨两三点。
“刚结婚的时候,没少吵。”安彩凰的老公说,他起初不理解安彩凰对工作的认真劲儿,为此他还“干过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手写“工作狂”三个大字,贴到了安彩凰的书房门上。
安彩凰感慨:每天晚上,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有时为了一个教学情境的设计,她要翻阅多本教参、多份教学杂志,甚至是大学时的笔记和做过的习题;有时为了一节课几道例题的合理搭配,她要做上十几道、几十道题目以便从中挑选……
安彩凰的每一份教案,都是详案。课上必说的话,自己要提出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每一道试题的各种解法,包括解题的整个推导过程……安彩凰都会将其落实到文字上。她说,备好一堂课,要涉及到六个关系:有“预设”也要有“生成”,“预设”是必要的,但“生成”更重要,这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可“放手”但不可“放任”,“放任”只重结论,不重过程,让学生随意猜想;处理好“主体”与“主导”,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提出独立的见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发散”有“聚合”,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暴露,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而通过聚合,学生将原有的、间断的、琐碎的经验,整合成一个多角度的、有机的方法体系;还要处理好学生间的“独立思考”与“协作交流”的关系。
带徒弟:教室后门总虚掩着
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面对谁,只要是来求教的,安彩凰都能以真心、诚心相待。她与前来拜访的青年教师认真交流,课后会就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解答教师的提问,指导他们教学,与他们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和学法。
从普通教师到副校长,31年来,安彩凰从未离开过三尺讲台。
近20年来,几乎每一天都有青年教师坐在她的教室里随堂听课。
上课,培养青年教师,这两件事,是安彩凰31年工作和生活的主体。
课堂:学生脑袋里都是问号
安彩凰的数学课堂,有点儿“乱”:
老师讲一道例题,学生能引申出三道;老师设的“陷阱”,学生能从多个方面突破;老师已讲下一个点,有学生还在对之前的问题进行探讨……
“孩子们交流,是因为他们在思考。我的课堂就是要教他们学会思考。”安彩凰说,教给学生某个知识点早已不再是她的追求,她要教会学生的是数学思维,是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堂课上,安彩凰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函数图,给出了一个条件,让学生从四个柱体中,找出正确的那个。选项C很快被找到,但学生的思维还在延伸:“同样条件下,A、B、D三个柱体对应的函数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还是这个函数图,如果换成某某条件,答案应该是A吧?”……
安彩凰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学生提问的要点,一边示意其他人继续。“我用粉笔,是要带领学生思考。”安彩凰说。
她的课堂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那个学生会第一时间找到答案,同时其他学生又会提出另一个问题……
“这就是安老师独创的‘问题链’教学法的威力,学生学会了在问题中分析、解决问题。”安彩凰的徒弟,北京市北纬路中学的数学教师徐学军说。
46岁的徐学军很崇拜安彩凰,说师傅的课如潺潺流水,纯净透彻,教学节奏舒缓又轻快,教学语言精练、规范,板书设计突出重点、脉络清晰。关键是,每个学生脑袋里都会产生一堆问号,当经过探讨,这个问号被拉直的时候,学生脑中又产生了新的问号。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经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正确的要做出证明,不正确的要举出反例。整个课堂都是在学生思考、置疑、再思考、再置疑的氛围中进行的。
在安彩凰看来,一堂课,如果把学生想提的问题“删掉”,只剩下老师的“有问题吗”“为什么”“说说道理”“谁能帮助解答这个问题”,除此之外,那些被点名举手的学生站起来说明自己的问题或观点,老师的动作就是把学生说的写在黑板上……“这样的课,没味儿”。
安彩凰主张,数学课堂要体现出“数学味”,能够耐人寻味、意犹未尽,能够细细咀嚼、慢慢品尝,让人割舍不下,这样才有厚重感。
当然,形成这样满是问题的“乱”而厚重的课堂,并非易事。这背后,一方面是因为安彩凰一直在坚持做一个名为“数学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考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她“乱”而厚重的课堂背后,每堂课都有全面而充分的备课准备。
备课:从晚上8点忙到12点
每天晚上8点,安彩凰就开始为第二天要上的课忙活起来,通常会持续到半夜12点。这个习惯安彩凰已经坚持了31年。
有朋友问她:“上了一辈子课了,怎么现在还天天备课呢?”
对备课和写教案,安彩凰有自己的理解:什么都在发展,教师不能拿老经验应付今天的新学生,“哪怕偶尔一次,也不允许”。
备课时,安彩凰的书桌上经常会铺满各类报刊,这是她多年的积累,还有一九九几年出版的呢。翻开报刊,目录部分的一些文章被安彩凰用横线、三角等记号标了出来。备课到相关知识点时,安彩凰会从中找到关联文章,再进行阅读,以作参考。
安彩凰早期备课的重点是在如何讲透教材上。她会参考、比较多份教案,结合自己认识,将各教案的优点汇集在一起。在她成长的中期,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在关注教材的同时,她更加关注学科思想。安彩凰开始注重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组织教学过程。而近些年,她在备课中,不仅仅关注教材、学科思想,更加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智力参与,使教师“教”与学生“学”产生共振。
每天备课4个小时的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遇上带毕业班的时候,备课时间经常会延续到凌晨两三点。
“刚结婚的时候,没少吵。”安彩凰的老公说,他起初不理解安彩凰对工作的认真劲儿,为此他还“干过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手写“工作狂”三个大字,贴到了安彩凰的书房门上。
安彩凰感慨:每天晚上,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有时为了一个教学情境的设计,她要翻阅多本教参、多份教学杂志,甚至是大学时的笔记和做过的习题;有时为了一节课几道例题的合理搭配,她要做上十几道、几十道题目以便从中挑选……
安彩凰的每一份教案,都是详案。课上必说的话,自己要提出的问题,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每一道试题的各种解法,包括解题的整个推导过程……安彩凰都会将其落实到文字上。她说,备好一堂课,要涉及到六个关系:有“预设”也要有“生成”,“预设”是必要的,但“生成”更重要,这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可“放手”但不可“放任”,“放任”只重结论,不重过程,让学生随意猜想;处理好“主体”与“主导”,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鼓励学生提出独立的见解、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发散”有“聚合”,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暴露,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而通过聚合,学生将原有的、间断的、琐碎的经验,整合成一个多角度的、有机的方法体系;还要处理好学生间的“独立思考”与“协作交流”的关系。
带徒弟:教室后门总虚掩着
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面对谁,只要是来求教的,安彩凰都能以真心、诚心相待。她与前来拜访的青年教师认真交流,课后会就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解答教师的提问,指导他们教学,与他们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和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