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贷款还贷渠道亟待疏通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近几年来,外汇贷款的年递增速度大大超过了外贸出口创汇的平均增长速度,从外汇贷款的还贷能力考虑,贷款资金不可能每年有较大的增加,贷款的发展主要靠收回老贷款以加速资金周转来解决,确切地说,贷款的回收是实现外汇贷款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但是,贷款能否及时收回,既有创汇能力是否落实的问题,也有还贷渠道是否顺畅的问题。本文仅就当前还贷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探讨和建议,敦请有关方面给予关注、研究和加以解决:一、对“用贷款项目新增效益还贷”的理解不一致,项目建成后虽有创汇,但不能
其他文献
<正> 上海的外汇调剂业务和全国一样开始于1981年,最初由中国银行信托部门承办。1986年调剂业务全部移交上海外汇管理分局,同年11月又设立了“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调剂中心”,于是上海便有了同属外管分局经管的两个分割的并行市场。1988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下达《关于外汇调剂的规定》,明确了外汇调剂市场的组织体制、调剂价格的确定方式和外汇调剂的范围等原则。上海外管分局据此在1988年9月下旬正式成立上海外汇调剂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上海
<正>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对中国银行来说,这四十年是发挥国家外汇专业银行职能作用,协助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四十年,是筹措、积累和经营各项资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四十年,也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金融合作关系,大踏步走向世界的四十年!中国银行是在1912年经孙中山批准,由大清银行改设而成的,至今已有77年历史。在1946年前的37年,中国银行走过的是一条外受帝国主义列强欺辱,内受军阀、国民党政府挤压、吞并之苦的坎坷道路。只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才走上了为祖国
<正> 1989年9月2日至5日,东北国际金融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会议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大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88人,除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会员代表外,中国银行总行和国际金融研究所的代表、部分兄弟学会的负责同志以及其它省、市有关方面的代表也应邀参加
<正> 中国银行是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负有一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承担着组织运用和积累外汇、人民币资金任务。它经常办理本外币存款、贷款、国际结算、外币汇总及外汇买卖等业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了保证中国银行按照国家对专业银行的要求,实现内部职能由经营管理型向管理经营型转变,需要大力加强内部科学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努力贯彻执行,达到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国银行服务水平的目的。一、提高工作质量的必要性
<正>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及其作用适合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随着不同历史时间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当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所下的定义,国际储备包括:1.黄金储备;2.外汇储备;3.会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4.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而又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能力的内涵不尽相同,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用于国际支付和维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在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流动资产,它是一国金融实力的标志;
<正> 一、改革使中国银行面临严重挑战几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新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多,专业银行之间也开始了全面的业务交叉和竞争,这种体制上的变化,使中国银行面临严重的挑战。在外汇业务方面,改变了由中国银行独家经营外汇业务的局面,其它专业银行和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一些外商银行都可以经营外汇业务,对外借债的窗口也增加到十几家,这些变化使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上的优势逐渐下降。在人民币业务方面,由于储蓄是刚刚起步,机构网点少,基础差,与其它专业银行相比,劣势十分明显。
<正> 一、不发达国家债务现状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问题现在比较突出。一年前,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巴西单方面决定停止对其670亿美元商业债务支付利息。决定一宣布,立即在西方银行各董事会内掀起轩然大波。花旗银行率先宣布增加30亿美元贷款损失准备金。其他许多货币中心的银行和地区性银行都争先恐后效仿花旗银行的做法。然而,没过多久,有许多银行担心增加贷款损失准备金会对银行收益和自有资本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故不愿再增加,实际也不可能再增加呆帐准备金。不管怎么说,那些
<正> 成立四十多年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的调整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1982年国际性的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为促进国际债务的缓解、稳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帮助陷入沉重债务困境中的发展中国家重整债务并恢复经济的增长、敦促债权国与债务国就有效地解决国际债务危机达成协议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而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广泛的斡旋和磋商,推动国际债务重整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日益加重,从1982年的8310亿美元,增加到
<正> 华北西北国际金融学会1989年学术讨论会于8月17日—21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这次大会的中心议题是“二○○○年前对外金融机构发展战略及业务开拓”。大家认为,2000年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为我国对外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同时也向我对外金融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未来十年,我国对外金融体系应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比较合适?我国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和战略理论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大会自始至终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