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生命的眼睛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人临窗端坐,环着雪白披肩,在读《庄子》。那只唤做“咪咪”的大白猫跳上书桌,依偎在她身旁,守望着她,仿佛是与她形影相随的亲人。
  她没有起身,由于腿脚不灵便。她将一天的时光分成了两部分:坐的和躺的。前者比后者多,一直到永远。即使是坐,她也在读和思,就像现在。
  我最先迎到了她的眼睛。从我放轻脚步进门,这双眼睛就从书上收回,缓缓地抬起,柔柔地注视着我。我读懂了它的歉意、关切、爱护……
  我尽量放轻脚步,一步一步地走近她,坐在她桌旁的一张椅子上。现在我离她如此近,仅仅隔着一杯茶,我随时可以轻巧地端开它。这让我能够仔细地打量她:头稍稍向后仰,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嘴角俏皮地向上微翘,微笑漾在了那儿。最美的还是这双眼睛,浅浅眯起,明亮而清澈,像点点秋水。在我的经验里,只有孩子才有类似的眼睛。上帝给了孩子一颗童心,让他去触摸善良;又给了他一双眼睛,让他去发现美好。这双眼睛纯净闪亮,没有一丝杂质,像草尖上的露珠,又像被双眼皮夹住的黑葡萄,到了最黑的夜也同样扑闪流转,像没有皱纹的天空中最亮的星星。而我印象中一般老人的眼睛是混浊模糊的,那里面储满了太多的记忆与经验。
  一个人的老去,是从心和眼睛开始的。心,我们轻易看不见,它像果仁被包裹在了黑暗的壳里。但眼睛可以。一个有着这样一双眼睛的人,她是不会老的,透过她的眼睛,我触摸到了她的心,得到了求证。
  我也渴望拥有一双这样的眼睛,因为我不想老。但借助别人的眼睛,我看到圆滑与世故浸染了我的眼睛,它们像硫酸腐蚀我的双眼,让它逐渐地混浊黯淡,流不出清亮的泪水。我悲哀地认识到自己正在一天天地变老。
  老人平静地说:“我不喜欢名片。”我一直注视着她,她说这话时眼睛洒脱地眨了眨,像是在强调。这双眼睛阅尽沧桑,包括人和事,一个国家一百年的记忆都可以在这儿找得到。但她偏偏说到了一张纸片,一张可以随意涂鸦、传递假与空的纸片,谁能相信这双眼睛容不下一张纸片呢?但一张纸片有时就像一粒沙子,以尖锐的虚假揉痛了眼睛。我要走了,在她温柔地注视着我吃完蛋糕以后。我尽量放轻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像来时一样。我觉得背上有什么贴近了我,下意识地回过头,天哪,她竟然在柔柔地注视着我,瞳孔像火焰最明亮的内核,温暖地照着我。我一步一回头地望着她,与她对接着眼神。我似乎丢掉了面具似的圆滑,摆脱了阴影般的世故,一点一点地纯净和透明了起来,她仿佛觉察到了我的变化,似乎努力向上要拔起自己,肩头耸了耸。我忍住了泪水,快步走了出去。
  我们活着都是一个容器。老人也是。但她长长的一生盛满了爱,任我们随时在里面清洁内心,洗涤灵魂。
  因为,她坚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她的容器就是这双眼睛。
  再见老人,她已经在天堂默默注视我几年了。她的女婿引我走进那个房间,有些凌乱而冷清。她靠在了东墙根儿,被定格在了一瞬间里,和那个在阳光下读《庄子》的下午一模一样。她女婿说,跟老人合个影吧。我站到了她身边,被定格在了她的定格里,成为永恒。
  我又看到了这双眼睛,还有微笑,我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提起了,滚滚涌出的是温馨与思念,像洪峰一样。
  至此,我才认识到她的眼睛已经穿过我的生命、贯串起了我的记忆与印象,像一片亮晶晶的星光。
  老人叫冰心,一个在爱中寻找、求索和收获的人。
  一个孩子和一个老人,在这穿过生命的眼睛中,偶然相遇又离别了,就像两条短暂聚会后分手的线索,但搭起了一座虹桥,上有阳光与鸟语,下有流水与月光,都与爱有关。
  【感悟】本文开头引人入胜。作者在文章开头即用了冰心老人与“猫”为伴、临窗读《庄子》的特写镜头,似乎让人产生孤独的联想,但是正如冰心自己说的:“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于是,她以“阳光与鸟语”、“流水与月光”为伴,从《庄子》的“无为”里,追求到人生的哲理与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冰心生命的终极并非孤独,她的人生应该是完美的。她的“爱”的哲学,必将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明达中学]
其他文献
小小说《父爱不矮小》从父亲的外形特点入笔,视角独特,慢慢地展开一幅父爱的画卷。小说行文朴实,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父爱的光辉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纸上,温婉细致、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她”,也感动着我们每个人。  1.明晰的线索情节。  小说以对父亲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表现了“她”对父亲由“怨”到“爱”的情感变化。小说开篇围绕一个“怨”字来展开情节。小学时,“她”因为参加学校的一台联欢会落选,明白了自己
期刊
生命的姿态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然而,就在这或卑微渺小或高贵强大的众生百态中,总会释放出一些余音缭绕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让我们参透生活的真谛,那是牵动心灵的天籁。  无论是“清泉石上流”抑或是“鸡鸣桑树巅”,无论是“穿林打叶”声,亦或是“惊涛拍岸”声,它们都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人生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这些宁静恬淡或激昂的声音给人们注入新的生活的激情与动力。  叶子落地的声音让我们懂
期刊
大海是浩瀚无边的,大海是博大精深的,大海是波澜壮阔的……说到大海,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印象;而大海在诗人的笔下更是多姿多彩的。张若虚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宁静和谐,李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豪迈,舒婷有“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都被海涛秘密/秘密地埋葬”的怅惘迷茫,海子有“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超凡脱俗,普希金有“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
期刊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对于宗教的认识,古今中外虽各不相同,但宗教意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有人说,诗歌只有与宗教结合被神灵指引才有可能产生好诗,比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泰戈尔的《飞鸟集》等。这一观点虽有偏颇,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当一个人的
期刊
我喜欢窗。  它可以把我引往有花鸟树木的地方,有蓝天白云的地方,有繁星明月的地方。  它带来风的舒畅,光的明亮。它更是生活的一首诗,一幅画,一段遐想;一片心境,一点安慰,或一些希望。  透过那方方的窗格,你也许看到对面人家围墙上有早起的牵牛花,那闲雅紫色的花瓣,带着被露水滋润过的清新。你也许看到电线那儿有一两只麻雀跳上跳下,也许三只四只,恰像一小串轻盈俏皮的音符;你也许看见一株芭蕉,舒展着它肥大的
期刊
1856年,他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斯米里昂小村。在母亲的眼里,他是一位乖巧、听话、懂事,从不犯错误的孩子。他非常聪明,看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在众多孩子中,最受母亲喜爱。  在格拉茨工艺学校学习时,他可以飞快地完成复杂的计算,这常常令老师吃惊甚至不理解。  在一次测试中,他顺利完成微积分运算。老师迪卡尔认为他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单独完成运算,就把他留下来,让他交待“作弊”的经过。他说,他每当思考问题
期刊
一瓣瓣梨花在我的记忆中飘摇了很多年。平原上的积雪似乎还没融化,忽然而来的一阵雨水之后,你能在悠扬的唢呐声中想象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景么?  童年的日子里,似乎没有那种纯粹审美意义上的花。我在故乡见过的花大都与人类得以生存的植物有关。相比之下,梨花,应该说是从我童年的最深处绽开得更像花的花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一条河绕着梨园缓缓流去。这是淮河的一个支流,每到夏日便涨得满满的。砀山梨便从这条河
期刊
一、热点概述  近年来,福建、江苏、湖南等高考语文试卷相继出现了“时文评说”新题型,这道新题型旨在“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阐述”。一般选取为考生熟悉且具备社会热点的话题作为阅读材料,这是“在文章(资料)上做文章”的写作方式,为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并从事简要的评说做有益的探索。可以说,它将成为今后语文学习和语文考试体现语文能力目标效度的重
期刊
我是一条小河  冯 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从你的身边流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片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期刊
午后,难得闲暇,在电脑前读读帖子,踩踩博客。抬眼望望窗外,初春的阳光洒在对面楼房,一户人家的晾衣绳上有艳丽的色彩在曼舞。再往远处看,锅炉房的大烟囱不再吞云吐雾。天色晴朗得让人受宠若惊,一种倦怠和慵懒的惬意油然而生。  刚才打开的这个博客页面有音乐自动播放,舒缓的旋律和那女中音一起从音箱里面流淌出来,竟然一下子击溃了我,使我在猝不及防中感觉仿佛有一场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思绪覆盖了我的灵魂,我听见流年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