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由于银行票据流通环节太多,内控人员审核不严,很容易被钻空子。如今正在实施的电子票据可以减少风险,但也不能完全保证安全性
随着风险事件的陆续曝光,银行票据案不断升级,日前,中旅银行等银行20亿票据大案的爆发,令被普遍认为安全系数较高的电子票据代理接入机制陷入了隐患,也打破了电票“零案件”的纪录。
令人唏嘘的是,与以往小银行踩雷有所不同,今年以来踩雷的多数是上市行或大行,所涉金额巨大,也在挑战银行同业之间惯有的信赖基础。
缘何银行业票据大案频频爆发?是先天缺陷还是后天不足?票据在银行业务中的地位如何?如何遏止票据风险进一步蔓延?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作为链条复杂、风险高、收益少的同业业务,票据的终极风险是人为道德风险,而加强风险监管和系统控制,减少人为虚增环节,也成为控制票据风险的症结之所在。
人为作案防不胜防
“一些银行票据案后,行里对从业人员管控更加严格,也加强了业务演练,员工个人账户实时监控,入账金额过万都要打报告说明情况。”南方某省会城市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由于最近正在装修新房,和家人的往来账较多,打报告的次数也比较多。
银行的警惕侧面反映了对票据人为作案的无奈。
从记者拿到一本银行内部票据案例分析手册看来,不论是主动犯案、习惯犯案,还是盲目犯案、无知犯案,票据风险的成因多数与经办人员审查不严、违规操作等有关。毕竟没有内部员工的失职或内应,外部人员也很难通过相关审核。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在承兑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由资信状况良好的法人组织签发,并由开户银行承诺到期付款的一种票据,它是企业间相互结算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成本较低的融资手段。毕竟企业只需交纳一定百分比的保证金存款,就可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银行信用作为到期付款保证。
但是,基于存在背书转让、提前变现等中间流转环节,由于不是企业开户行,没有预留印鉴,中间贴现的银行一般很难核对企业印章和资料的真伪,多数只能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和从承兑行的资质上把关。
“以往的纸质汇票中间环节多,相对难以把控,现在电子汇票一定程度避免了这样的风险,出错也只在最初。”业内认为,最近一次河南焦作中旅银行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银行证照和印章的手段,冒用中旅银行名义在其它银行开设同业账户,以中旅银行为承兑行,利用其它银行电票系统代理接入的方式开具13亿电票的案子大多材料也是错在最初。
“现在大银行承兑汇票都是层层审核,开票权上移,不是柜台想开票就开票,由系统提指令,在下一阶段开票。但有的小银行管控不严,内部人员拿到空白的真票填,由于票是真的,也可以生效,或者流转环节被偷换都很难发现。”
为了防范和控制银行在人员配置和内控管理的差别风险,对于转贴现业务,某上市银行规定仅开放接受大银行的单子,对地方小银行会设置一定额度的授信和门槛,超额的部分则不予受理。
“接收大行的原因,一是风控较严,二是即使企业没钱,大行也会掏钱垫付。”上述经理表示。
票据流通环节增多致风险加大
“票据具有可流通性,主要指银行承兑汇票,持票人可以背书转让,贴现和再贴现,银行向出票方查询审核票据的真实性,否则票据贴现给银行,银行是最后接棒人,无法向出票行承兑。”多家银行管理人员向记者介绍,尽管银行承兑汇票有链条复杂、风险高、收益少的特点,但由于可以通过操作能变化出更多的业绩,也为国内银行所喜爱。
据悉,银行承兑汇票目前主要分为全额保证金和部分保证金,全额保证金为100%收取,部分保证金的比例根据企业信用情况,一般分为10%、30%、50%等几个档位。
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制度虚增存款,成为银行业内公开的秘密。1000万的获批贷款在外转一圈后,回来变为1000万的承兑汇票和保证金存款,一笔贷款人为变成三笔业务:短期贷款、票据和票据贴现;而银行人为增加两笔“存款”:保证金存款和贴现派生存款。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仅是虚增业绩使银行人为增加业务,损失尚可控制,毕竟企业状况不好,损失的是同一笔钱。但如果里应外合,不是全额交纳保证金,开票金额与贷款差别过大,如以部分保证金的方式分批撬动多笔资金,融资杠杆将被迅速放大。
“缴纳保证金,企业可以获取存款利息,银行为了搞附加产品,降低贷款成本来放大了业绩。”上述一位银行管理人员说道。
但是,由于可以流通,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签发、转让、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保管、承兑等几十个环节等。总量巨大,链条漫长,也给犯罪分子进行伪造、套取、诈骗和盗窃等金融犯罪提供了巨大空间。
流转环节仍待监管
“票据的终极风险是人为道德风险,纸质票据交易决定了其天然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旦发生风险极大,票据资金将会被中介挪用至股市或其他投资渠道,最终因为出现亏损无法堵漏酿成大案,而依托央行的电子化票据,通过票据交易所等降低风险,也只能够解决部分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过程漏洞百出,加上银行人员和外部中介的勾结,让票贩子套取资金并不复杂,甚至通过提供票源、套取流动性,或者管理某些城商行、农信社和农商行的同业户在贴现业务中实行截留利差,娴熟地主导整个过程。
自去年底以来,票据大案涉及金额动辄数十亿。问题多发生在保管环节、返售环节。尽管监管层多次采取检查和自查,但是仍有难以解决的盲区,大案要案常发。
对于业内所称难以解决的盲区,宋清辉指出,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经营中对风险认识不全面,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只注重真票假票等贴现环节的操作风险和到期能否支付的信用风险,对转贴现环节的风险、票据业务本身隐含的利率风险重视不够,导致管理不到位;第二,内控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对员工的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内部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现象屡有发生;第三,缺乏风险监控手段,尚未建立全国联网的计算机控制平台,无法对票据业务的各个处理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对业务经办人员的行为缺乏刚性控制;第四,部分经营机构利用票据信用风险转化功能进行违规操作,将高风险的企业信用业务转化为低风险业务,逃避授权授信的监控,而市场监管政策的缺失增加票据融资业务的风险源头。
“票据产业链中存在的最主要的监管漏洞,是当前的票据业务监管几乎处于真空地带,有的监管或流于形式。”宋清辉认为,只有纠正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行为,正确处理好票据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不为票据收益和效应去承担巨大的垫款风险,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指定票据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业务的发展才有可能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之上。
随着风险事件的陆续曝光,银行票据案不断升级,日前,中旅银行等银行20亿票据大案的爆发,令被普遍认为安全系数较高的电子票据代理接入机制陷入了隐患,也打破了电票“零案件”的纪录。
令人唏嘘的是,与以往小银行踩雷有所不同,今年以来踩雷的多数是上市行或大行,所涉金额巨大,也在挑战银行同业之间惯有的信赖基础。
缘何银行业票据大案频频爆发?是先天缺陷还是后天不足?票据在银行业务中的地位如何?如何遏止票据风险进一步蔓延?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作为链条复杂、风险高、收益少的同业业务,票据的终极风险是人为道德风险,而加强风险监管和系统控制,减少人为虚增环节,也成为控制票据风险的症结之所在。
人为作案防不胜防
“一些银行票据案后,行里对从业人员管控更加严格,也加强了业务演练,员工个人账户实时监控,入账金额过万都要打报告说明情况。”南方某省会城市股份制银行客户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由于最近正在装修新房,和家人的往来账较多,打报告的次数也比较多。
银行的警惕侧面反映了对票据人为作案的无奈。
从记者拿到一本银行内部票据案例分析手册看来,不论是主动犯案、习惯犯案,还是盲目犯案、无知犯案,票据风险的成因多数与经办人员审查不严、违规操作等有关。毕竟没有内部员工的失职或内应,外部人员也很难通过相关审核。
银行承兑汇票是指在承兑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由资信状况良好的法人组织签发,并由开户银行承诺到期付款的一种票据,它是企业间相互结算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成本较低的融资手段。毕竟企业只需交纳一定百分比的保证金存款,就可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银行信用作为到期付款保证。
但是,基于存在背书转让、提前变现等中间流转环节,由于不是企业开户行,没有预留印鉴,中间贴现的银行一般很难核对企业印章和资料的真伪,多数只能审查票据的真实性和从承兑行的资质上把关。
“以往的纸质汇票中间环节多,相对难以把控,现在电子汇票一定程度避免了这样的风险,出错也只在最初。”业内认为,最近一次河南焦作中旅银行发现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银行证照和印章的手段,冒用中旅银行名义在其它银行开设同业账户,以中旅银行为承兑行,利用其它银行电票系统代理接入的方式开具13亿电票的案子大多材料也是错在最初。
“现在大银行承兑汇票都是层层审核,开票权上移,不是柜台想开票就开票,由系统提指令,在下一阶段开票。但有的小银行管控不严,内部人员拿到空白的真票填,由于票是真的,也可以生效,或者流转环节被偷换都很难发现。”
为了防范和控制银行在人员配置和内控管理的差别风险,对于转贴现业务,某上市银行规定仅开放接受大银行的单子,对地方小银行会设置一定额度的授信和门槛,超额的部分则不予受理。
“接收大行的原因,一是风控较严,二是即使企业没钱,大行也会掏钱垫付。”上述经理表示。
票据流通环节增多致风险加大
“票据具有可流通性,主要指银行承兑汇票,持票人可以背书转让,贴现和再贴现,银行向出票方查询审核票据的真实性,否则票据贴现给银行,银行是最后接棒人,无法向出票行承兑。”多家银行管理人员向记者介绍,尽管银行承兑汇票有链条复杂、风险高、收益少的特点,但由于可以通过操作能变化出更多的业绩,也为国内银行所喜爱。
据悉,银行承兑汇票目前主要分为全额保证金和部分保证金,全额保证金为100%收取,部分保证金的比例根据企业信用情况,一般分为10%、30%、50%等几个档位。
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制度虚增存款,成为银行业内公开的秘密。1000万的获批贷款在外转一圈后,回来变为1000万的承兑汇票和保证金存款,一笔贷款人为变成三笔业务:短期贷款、票据和票据贴现;而银行人为增加两笔“存款”:保证金存款和贴现派生存款。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仅是虚增业绩使银行人为增加业务,损失尚可控制,毕竟企业状况不好,损失的是同一笔钱。但如果里应外合,不是全额交纳保证金,开票金额与贷款差别过大,如以部分保证金的方式分批撬动多笔资金,融资杠杆将被迅速放大。
“缴纳保证金,企业可以获取存款利息,银行为了搞附加产品,降低贷款成本来放大了业绩。”上述一位银行管理人员说道。
但是,由于可以流通,银行承兑汇票存在签发、转让、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保管、承兑等几十个环节等。总量巨大,链条漫长,也给犯罪分子进行伪造、套取、诈骗和盗窃等金融犯罪提供了巨大空间。
流转环节仍待监管
“票据的终极风险是人为道德风险,纸质票据交易决定了其天然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旦发生风险极大,票据资金将会被中介挪用至股市或其他投资渠道,最终因为出现亏损无法堵漏酿成大案,而依托央行的电子化票据,通过票据交易所等降低风险,也只能够解决部分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过程漏洞百出,加上银行人员和外部中介的勾结,让票贩子套取资金并不复杂,甚至通过提供票源、套取流动性,或者管理某些城商行、农信社和农商行的同业户在贴现业务中实行截留利差,娴熟地主导整个过程。
自去年底以来,票据大案涉及金额动辄数十亿。问题多发生在保管环节、返售环节。尽管监管层多次采取检查和自查,但是仍有难以解决的盲区,大案要案常发。
对于业内所称难以解决的盲区,宋清辉指出,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经营中对风险认识不全面,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只注重真票假票等贴现环节的操作风险和到期能否支付的信用风险,对转贴现环节的风险、票据业务本身隐含的利率风险重视不够,导致管理不到位;第二,内控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对员工的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内部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现象屡有发生;第三,缺乏风险监控手段,尚未建立全国联网的计算机控制平台,无法对票据业务的各个处理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对业务经办人员的行为缺乏刚性控制;第四,部分经营机构利用票据信用风险转化功能进行违规操作,将高风险的企业信用业务转化为低风险业务,逃避授权授信的监控,而市场监管政策的缺失增加票据融资业务的风险源头。
“票据产业链中存在的最主要的监管漏洞,是当前的票据业务监管几乎处于真空地带,有的监管或流于形式。”宋清辉认为,只有纠正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行为,正确处理好票据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不为票据收益和效应去承担巨大的垫款风险,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指定票据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业务的发展才有可能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