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仿生仿物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 :西部皮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hengzyok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基础,也是众多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来源,从服装的起源来看,仿生仿物设计早在远古人对于自然原始材料的就地取材时期已经出现萌芽。仿生仿物元素在服装设计中,通过与服装的造型,色彩及材料进行结合,表达出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同时能够满足大众对于自然的追求,审美的需要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对国内国外仿生仿物服装设计作品的分析,探究仿生仿物设计的流程和方法,现阶段发展趋势,为未来仿生仿物设计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山区铁路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多变,工程地质问题突出且隐蔽性强,加之交通不便,人迹罕至,陡倾岩层分布范围广,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要求高,钻探是最直接、最准确、最有效的隧道工程勘察方法,传统的铁路隧道竖向钻探实施困难,导致隧道长大段落勘探资料空白,严重制约勘察设计工作,亟待开展铁路隧道超长定向钻探技术,特别是超千米水平孔绳索取心定向钻探关键技术研究。研究结论:(1)超长水平孔绳索取心定向钻
苏轼、苏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一对文人兄弟,其兄弟情感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二人的诗歌创作。纵观苏轼、苏辙诗歌,其兄弟情谊立足于血脉相连的手足亲情,生发出不同层次的丰厚内涵。学习上“师友实兼”,互相钦佩、彼此鼓励;仕途中患难相恤,相互陪伴、共同进退;理想上志气相同,彼此寄托共同的精神追求。其情感的丰富意蕴使他们书写兄弟情谊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流感病毒经呼吸道侵袭人体后,呼吸道上皮细胞首先做出反应,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诱导机体发挥免疫应答。对流感病毒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深入了解,将有助于了解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及机体的免疫机制,以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将就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各类免疫细胞在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等方面发挥的不同功能进行综述。
在建筑行业信息化转型快速发展的今天,设计企业传统工作模式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图纸质量把控环节,各专业、各部门工作相对独立,无法协同工作及时修改,沟通信息过于分散,难以进行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针对以上问题,项目对企业内部数字化审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探索审图关键技术实施可行性,研发为企业内审定制的图纸审查工具。图纸审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审图工具的开发,提高了企业图纸验证与反馈的效率,整合了审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19-2021年采自河南省11个市的278株禾谷镰孢菌对丙硫菌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278株禾谷镰孢菌对丙硫菌唑的敏感频率呈单峰且近似正态分布。各菌株EC50值的范围在0.609 ~ 3.868 μg/mL之间,最大值为最小值的6.35倍,平均EC50值为(1.741 ± 0.690) μg/mL。此外,不同年份的禾谷镰孢菌对丙硫菌唑的敏感性水平无显著差别。20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优质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为课堂导入创造了无限可能。教师可以依托文本可视化,激活已有图式;基于适切语料,创设真实情境;借助游戏平台,提升学习能力;呈现先行组织者,搭建认知桥梁等策略,从而提升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有效性。
学校课堂教学的导入过程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新颖导入形式的应用,通过有效的课堂引入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此外,中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课堂导入形式的应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意识。下面就中学英语教学法中课堂导入法的实际研究进行分析。
宋末“十景”诗词的涌现,标志着西湖诗歌的景观书写模式的凝定。此前,白居易、苏轼、杨万里对于西湖景观的典范书写,形成三种模式:白、苏诗歌分别以“全景模式”和“主体模式”为主要特色,杨万里诗歌则将“焦点模式”发扬光大,确立了“湖面中心主义”的景观审美效果,为“十景”诗词提供了范本与法门。唐宋时期西湖诗歌的发展史,反映出权力、习俗、山水、文学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入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有效性的提升。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开展有效英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策略,希望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推动学生在有效英语课堂导入的开展下实现更加高效的英语学习。
微塑料广泛分布在土壤环境中,威胁着土壤生态环境系统,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征。生物炭因其特殊的孔隙结构具有良好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常被作为改善土壤质量的土壤改良剂。然而,目前关于生物炭施用对微塑料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还非常有限。因此,进行为期21 d微观土壤培养实验,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生物炭的施用对不同浓度微塑料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