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情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问题情境创设的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本文结合我自己的教學实践,提出一些在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
关键词:有效;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将问题置于情境中,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的、学生比较熟悉的、觉得有趣的事物来作为素材设计情境。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问题情境要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体,并将其中1条长擦掉,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果擦掉3条长呢?能把全部4条长都擦掉吗?试一试。学生尝试后纷纷举手,表示最少要保留1条长,并认识到长方体有4条长度相等的长。以此类推,他们也很容易掌握长方体宽和高的条数以及其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4条,而且4条都相等,并在脑袋里建立了长方体的表象,会根据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来补画出完整的长方体。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长方体的特征,而是通过创设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思考、探索、优化等数学活动后得出结论,长方体的“长、宽、高”概念立刻在学生眼前“活化”了。学生在我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后,紧紧围绕着问题去思考,思维不断的得到提升。
我认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欲望,能迸发学生智慧的火星,不仅能诱导学生乐于参与、思考,而且一直会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学习的思维才会得到快速地发展。
二、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某教师在教学“两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告诉学生两个数据,一个是小红的爸爸65公斤,一个是小红31公斤。请学生说说谁的体重更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因为6比3大,所以65比31大,所以爸爸的体重更重。教师这样的教学看似没有问题,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时,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但其实这个情境的创设是不合理的。学生根本不需要经过数学思考,完全可以根据生活的经验判断出爸爸的体重比小红的重。学生仅凭已有的认知水平可以得出结论,而教师还要求学生从数学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说明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只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相连的过程,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立足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
三、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与原有的知识产生冲突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准备了一个饼干盒,盒子里的每包饼干里面有3片饼干。我先从盒子里拿出4包饼干,请学生回答有几片饼干。学生会列出这样的算式:3+3+3+3=12(片)。接着,我又拿出3包饼干,一共拿出了8包饼干,问学生这时候饼干有几片呢?学生列出算式:3+3+3+3+3+3+3+3=24(片)。紧接着,我继续拿饼干,一共拿出了13包饼干,我在黑板上写了13个3相加的算式,学生指出算式有点长。我抓住这个契机,问那27包饼干里有多少片饼干呢,你会列算式吗?这时候学生纷纷激动地表示算式要写好长好长,要花很多时间来写。我见时机已成熟,向学生指出在碰到相同数相加的情况下,为了简便,可以用乘法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乘法的必要性以及简便性,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当加数的数量逐渐增多的时候,学生渐渐认识到加数数量多的情况下用加法计算比较麻烦,使学生与原有的知识产生冲突。原有的知识不足以得以运用来解决问题时,学生就急切地想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激情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
四、问题情境应该以人为本,渗透情感价值观教育
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中,我先用课件播放一段视频:周末早晨,小明正在睡觉,耳边传来一阵阵闹钟的铃声,他关掉了闹钟继续睡,直到妈妈过来叫他才起床。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说出时间,学生回答时间是上午10时。这时,有学生自己就提出了,小明上午十时了怎么还在睡觉。我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要学会珍惜时间。接着,我继续播放视频:小明正在吃早饭,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已经指向数字11了。在学生说出钟面的时间后,我继续启发他们,小明起床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1个小时了,但是他还在吃饭。小明这样的时间安排是不合理的,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学生不仅学会了认识钟面上的时间,而且还学会了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得安排时间,增强时间观念。
我认为,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授知识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但是,学生除了学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做人。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渗透情感价值观教育,要教会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數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态度,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难题不怕困难的精神。
结束语
总之,问题情境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它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当然,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要立足教材、走进生活、研究学生,灵活选择方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张齐华.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有效;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引言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将问题置于情境中,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的、学生比较熟悉的、觉得有趣的事物来作为素材设计情境。那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一、问题情境要能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体,并将其中1条长擦掉,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吗?如果擦掉3条长呢?能把全部4条长都擦掉吗?试一试。学生尝试后纷纷举手,表示最少要保留1条长,并认识到长方体有4条长度相等的长。以此类推,他们也很容易掌握长方体宽和高的条数以及其特征,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有4条,而且4条都相等,并在脑袋里建立了长方体的表象,会根据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来补画出完整的长方体。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长方体的特征,而是通过创设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思考、探索、优化等数学活动后得出结论,长方体的“长、宽、高”概念立刻在学生眼前“活化”了。学生在我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后,紧紧围绕着问题去思考,思维不断的得到提升。
我认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欲望,能迸发学生智慧的火星,不仅能诱导学生乐于参与、思考,而且一直会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学习的思维才会得到快速地发展。
二、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某教师在教学“两位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告诉学生两个数据,一个是小红的爸爸65公斤,一个是小红31公斤。请学生说说谁的体重更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因为6比3大,所以65比31大,所以爸爸的体重更重。教师这样的教学看似没有问题,比较两位数的大小时,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但其实这个情境的创设是不合理的。学生根本不需要经过数学思考,完全可以根据生活的经验判断出爸爸的体重比小红的重。学生仅凭已有的认知水平可以得出结论,而教师还要求学生从数学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说明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只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相连的过程,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立足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
三、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与原有的知识产生冲突
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准备了一个饼干盒,盒子里的每包饼干里面有3片饼干。我先从盒子里拿出4包饼干,请学生回答有几片饼干。学生会列出这样的算式:3+3+3+3=12(片)。接着,我又拿出3包饼干,一共拿出了8包饼干,问学生这时候饼干有几片呢?学生列出算式:3+3+3+3+3+3+3+3=24(片)。紧接着,我继续拿饼干,一共拿出了13包饼干,我在黑板上写了13个3相加的算式,学生指出算式有点长。我抓住这个契机,问那27包饼干里有多少片饼干呢,你会列算式吗?这时候学生纷纷激动地表示算式要写好长好长,要花很多时间来写。我见时机已成熟,向学生指出在碰到相同数相加的情况下,为了简便,可以用乘法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乘法的必要性以及简便性,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当加数的数量逐渐增多的时候,学生渐渐认识到加数数量多的情况下用加法计算比较麻烦,使学生与原有的知识产生冲突。原有的知识不足以得以运用来解决问题时,学生就急切地想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激情就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了。
四、问题情境应该以人为本,渗透情感价值观教育
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中,我先用课件播放一段视频:周末早晨,小明正在睡觉,耳边传来一阵阵闹钟的铃声,他关掉了闹钟继续睡,直到妈妈过来叫他才起床。然后,我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说出时间,学生回答时间是上午10时。这时,有学生自己就提出了,小明上午十时了怎么还在睡觉。我借此机会引导学生,要学会珍惜时间。接着,我继续播放视频:小明正在吃早饭,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已经指向数字11了。在学生说出钟面的时间后,我继续启发他们,小明起床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1个小时了,但是他还在吃饭。小明这样的时间安排是不合理的,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通过这个问题情境,学生不仅学会了认识钟面上的时间,而且还学会了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得安排时间,增强时间观念。
我认为,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也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授知识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但是,学生除了学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做人。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渗透情感价值观教育,要教会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世界,让学生感受到數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态度,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难题不怕困难的精神。
结束语
总之,问题情境就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它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当然,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要立足教材、走进生活、研究学生,灵活选择方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张齐华.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