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37:中国文学史中的民族观与民族文学叙事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1937年间中国文学史中的民族观及民族文学叙事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知识权力倾向:一种是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排斥、对立甚至妖魔化,一种是消除各民族主体身份、擦除各民族文化特质的种族同化主义。这两种文学史成为该时期文学史的主流话语。另一种则是具有多民族整体观萌芽的文学史,这一部分文学史处于知识权力的边缘,却是最有价值的。此时期的中国文学史无论作为知识权力还是作为知识建构,都对后世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From 1912 to 1937, the concept of nation and narration of national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presented three different tendencies toward knowledge and power: one was the exclusion, opposites or even demonization of other nationalities other than the Han people, and one was the elimin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each nationality , Eradicate the ethnic assimilationism of various ethnic cultural traits. These two kinds of literary history became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n that period. The other is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which has the germination of multi-ethnic holistic view. This part of literary history is on the brink of knowledge power, but it is the most valuable.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 whether as a power of knowledge or as a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writing of later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其他文献
歌唱哈萨克人民的新生活是贯穿哈焕章诗歌创作的一条主旋律。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着力表现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他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民
"杨家将"文学作品经过民间艺人和文人群体的想象、加工、改编,有很多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流传下来.从宋代话本、金院本、元杂剧,到明代杂剧、传奇、小说,再到清代戏曲,形成了
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紧凑缪子螺线管探测器实验,具有数据量大(PB级规模)、数据类型复杂与数据地理上全球分布的特点.记录上述数据的元数据达到TB级的规模,并且以不同的格式
本文研究用三种不同膜质材料覆膜制成包膜肥料,(分别用代号PG、PGg、PG f表示)对抑制氮素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PG、PGg、PG f的氮素挥发总量分别减少了18.1%、26.0
通过仿真验证进料流量是影响乙烯精馏塔塔顶压力稳定的最主要因素,并分析压力波动存在的控制问题,据此提出将塔底采出量反馈至进料用以补偿进料流量扰动的改进措施。最后通过仿
具有自我意识,拥有独立的个人意志,才会在恰切的时候自觉地采取行动。新时期的散文作者,反省自己的行为,还原历史的真相,研究历史发生的文化根源。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就在对
空间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者的关注和兴趣,理论家宣布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文学家对文学作品进行了空间性探索,在叙事学研究中掀起了空间叙事学的研究热潮。从空间叙
“文各体要”论是章太炎文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在不同时期,章太炎对“文各体要”的表述有所不同。1906年以前,一般表述为“类例”、“体要”等。1906年,正式提出“文各
人类生命中的七代更替与自然界生命的变化相吻合.将俄罗斯的历史从蒙古入侵开始按七代周期划分,结果反映的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的演进过程.这同时表明,与正统基督教传统融合的东
针对面向仪器ATS软件开发平台开发的测试程序可移植性差和仪器互换性弱,已有的面向信号ATS软件开发平台结构复杂、不易掌握等问题,提出构建面向信号的图形化ATS软件开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