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感的火花点燃思维的火把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dge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彩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我们充分的预设课堂,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完美的生成。但是课堂的生成并不完全在于我们的预设,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的全部细节。我们要做好准备,灵活应对,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预设,有时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只有勇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大胆调整我们的预设,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才能精彩。
  【案例分析】《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写于被贬黄州期间。文章仅84字,语言凝练,精美传神,创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空明澄澈、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传达出作者复杂而微妙的心境。学习这课时,我打算从题目入手,进而了解作者、熟读全文、疏通文意、赏析重点句子,最后结合背景介绍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这是标准的文言文教学的预设。也许是这样的预设太过于模式化,想想都觉得没有意思,好在简约而传神的景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值得一品。
  关于题目的预设:《记承天寺夜游》中‘记’交代了本文的文体;‘承天寺’交代了地点;‘夜’交代了时间;‘游’交代了事件。不料,在分析题目时就出现了与预设不同的局面:学生非要把‘游’字具体化,有的学生认为是游玩,忽然又说不是;有的学生说是游览,却也认为不太合适……这样以来,学生们对“游”字的理解无法定下来。看着学生们疑惑的眼神,感觉真是可爱!我说道:“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吧!”孩子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5分钟后,我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自学后的想法。
  生1:“解衣欲睡,欣然起行”从‘欣然’可以看出作者兴奋喜悦的心情。
  生2:“念无与为乐者” 中‘念’是考虑、想到的意思,我猜想他很孤独寂寞。
  生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看上去写平平淡淡的散步,很悠闲,却又感觉满怀心事。
  生4:背景里讲到了作者当时被贬官,想必他必有一种悲伤凄凉的心情。
  生5:但是,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中却看不出他的悲凉,反倒看出他沉浸在美好的月色之中。
  生6:也许他正因为特别悲凉,于是沉浸在月色之中,借以排遣悲凉的心情。
  生7:正因为心情悲凉,并且意外的得到一些欣喜和悠闲,所以发出了对人生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8: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微妙的。
  师:那我们给‘游’字如何定位呢?
  生答:闲游。
  师:那这个‘闲’又如何理解呢?
  生9:被贬后的清闲。
  生10:在被贬的时候还能去赏月,可见其是个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学生们凭着对‘游’字的探究,自主、能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学生对 “游”字具体的理解,的确给我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突破了以往的模式,打开了新的思路。如果我在教学中完全按照“预设”进行,无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那么,课堂肯定机械、呆板。
  “预设是教学效益的底线,教师应该立足预设向生成突破”,“课堂并不是以解决问题为终结,而是旧的问题不断解决,新的更有价值的问题不断生成,好课应当越上问题越多。”这是《高效率教学》一书中的两句话,再次读起,我顿时觉得心里明朗了很多。是的,我们常说要把课备细、备精,充分的预设课堂,但这并不是让我们设计框架来套住学生,也不是让我们设定标准的答案给学生,而是要求我们在研究学生、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预设“这节课上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如果学生的思考超越了预设的范围,怎么办?如果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不能拓展时,我们应该怎样启发和引导……”如能这样,课堂上,解决生成新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的激情和智慧释放的过程,就是学生个性得以张扬的过程。我想,这也就是成功课堂的一种形式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在贝尔实验室的门厅内,安放着一尊贝尔的半身塑像,底座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假如你能偶尔偏离正轨,钻进丛林,你一定能发现从未见到过的东西。”我们的教学何尝不是这样?当学生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发表精彩的观点时;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 “随机” 冒出的精彩火花时;当学生的表情出现“细微”的变化时;当教师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时,都是意外生成资源利用的大好时机,恰当地抓住生成的时机和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经常不断的反思自我,反思课堂,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调整预设,重视生成,并且不断的把教学中的案例积累下来,丰富我的教学资源。我相信:孩子们灵感的火花定能够点燃他们思维的火把。
其他文献
苏格拉底最早开创了问答式教学的先河。他创造的“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学的雏形。所谓问答式教学,就是教师围绕一定范围的内容,根据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他们所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问,由学生作出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马上纠正,而是
新课标出台已经三年多了,笔者在这三年的摸索实践中,欣喜地看到学生在新课标理念的教育下,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已经形成,语文学习的方法逐步掌握,语文综合应用的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高。现就自己对新课标的认识,执教的一节《背影》课展示如下:  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刘和刚歌曲《父亲》,营造氛围  2、作者及作品背景简介  3、扫除文中疑难字词。(用幻灯片
【摘要】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TOT)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现象,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关于它的发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TOT发生机制的两种主要假说,阐述了记忆与舌尖现象之间的关系,在层次网络模型和六度分隔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语义记忆模型——网络结构模型。通过分析网络结构模型提取目标命题的机制来解释网络结构模型对舌尖现象的影
从教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十余年,一直非常热衷于听示范课(公开课、优质课)。因为本人一直相信这是一条快速汲取他人营养、提高个人教学业务水平,从而更好服务学生的捷径。还曾荣幸地被学校派往云南、贵阳等地区观摩示范课活动,但仔细想来,近三、四年所学习到的示范课资源,只剩下了热闹,而涉及到个人教学能力的提高方面,则似乎一无所获。以下是前不久地区举行的一次高中阶段语文学科示范课《小狗包弟》概述,所获奖项为一等奖,
【摘要】本文将从多角度阐述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具体情况,以及有助于高中生语文课外知识的丰富的措施。  【关键词】课外知识语文教学课外阅读课程改革    1.前言  一般而言,语文教师将课文、习题等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核心内容,然而课内的书本教材上提供的知识毕竟有限,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知识量储备程度的基本要求。随着语文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阅
【摘 要】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时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淡漠心理、焦虑心理、挫败心理等。本文对以上各种不良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对策,以达到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心理问题 反思与对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要促进学生活泼主动的学习就要"一是需之切","一是乐其业"。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
摘要:表扬与批评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方式手段,只要运用到位,就能够显现成效。如何才能掌握表扬和批评的艺术,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表扬与批评及时准确注意场合真诚适度    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可称之为一把双刃剑,用得不好,批评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精神颓废,情绪低落甚至丧失自信,一蹶不振。而不恰当的表扬不但对学生没有激励作用,还可能使其产生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的心理
摘要: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要理解因材施教的 “材”的含义,心中有学生,优选教学内容,讲授最实用的内容。教师不要把一切知识以成品的形式赠与学生,而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做到有教无类,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快乐的学习。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生教学内容教师兴趣乐趣学习方法    一、教学实际情况  很多时候,我会同时上工程造价和市政工程施工两个不同专业的《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
【摘要】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品德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它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为此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好的方法将为人们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人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