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合纵连横与“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经营投资。但是“走出去”企业面临的各种经营风险要比在国内时大得多,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复杂的国际局势,不同的文化差异,以及参差不齐的经济发展状况,都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带来巨大挑战。在各种境外投资风险中,税务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都不容忽视。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走出去”企业税务风险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成因,同时借鉴国际税务风险管理防控的实践经验,提出境外投资企业防控税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境外投资;税务风险;风险管理;一带一路
一、企业境外投资的税务风险现状
企业境外投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的跨境经济行为不符合相关国家税法规定,招致税务处罚而增加了税务成本,影响企业声誉;二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税收优惠,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自近年来相关“走出去”企业的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情况看来,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存在五种问题。
(一)税务风险意识不强
很多企业税务风险意识比较薄弱,未建立相应的境外税务管理体系。在进行“走出去”决策时,通常较为重视商业决策而忽视税务问题,未形成税收风险管理的设计和执行机制,忽略了投资所在国经济形势、法律文化对税收的影响以及税收对境外经营的影响。
(二)税收业务水平不高
“走出去”税收业务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外语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与业务有较透彻的了解。有些企业税务管理通常由财务人员负责,缺少高级别的税务专家团队,对投资所在国的税收制度与征管要求不了解,不具备规避境外税务风险的专业能力。
(三)境外税务管理不规范
“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税制体系不够严谨,税收政策不够完善,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较为宽松,税收执法不够规范,税务执法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有些国家税收政策变化较为频繁,优惠难以落实且存在追溯调整,有些企业无故被境外税务部门认定为常设机构,被核定征收税款。
(四)税收优惠支持不够
适当的税收优惠可以降低“走出去”企业的税务成本,提高其抵御税务风险的能力。但目前我国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政策太少,缺少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走出去”企业制定的延迟纳税、亏损弥补以及建立海外投资准备金等税收政策。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缺少让企业获得实惠的免税规定。
(五)税企交流合作不够
“走出去”东道国对跨境交易监管日益严格,我国企业很少主动和税务部门打交道,缺乏妥善处理与境外税务部门关系、有效防范税收风险的能力,在境外遇到税收歧视时,一般首先选择顺从当地税务机关,很少向我国税务部门寻求税收援助。
二、企业境外投资的税务风险成因
(一)政治文化差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习惯、生态环境及国际地位等差异较大,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受到的歧视性限制也较多。政治因素导致的企业境外投资企业税务风险体现在税收环境风险、税收争议风险以及反避税调查风险等方面。
(二)经济文化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会制约一国完善本国的税收制度,并影响本国的税收征管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越落后,对境外投资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就会越高。且经济环境将决定该国对外国投资者的税收政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一国的税收结构、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三)税收制度
制度性税务风险主要源于税制差异、政策变化和政策执行。税制差异是产生双重征税或双重不征税的根本原因,税制差异给企业节税筹划留下了空间,但也蕴藏了税务风险。政策变化无论是补充修订还是废旧发新的方式,都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影响,给税收政策适用及税收筹划带来不确定性。税收政策存在弹性空间,税务部门具有自主裁量权,执法理念、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等会影响税收执法的公正性、严肃性和透明度。
(四)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
内部税务风险主要源于税务风险理念、内控制度和税收筹划水平。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税收遵从意识和税务风险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也决定了企业风险战略、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由于国际税收环境固有的复杂性与跨境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筹划不足会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未发挥应有的节税效应,而筹划过度容易招致境外反避税调查风险。
三、对境外投资企业税务风险的防控
境外投资企业面临的涉税法律风险很多,需要企业认真对待和谨慎防控,当然,更需要从政策体系、企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各个层面加强协调和配合,为企业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税收环境。
(一)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1、强化税务风险管理理念。企业决策层要将税务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发展战略,从组织机构、职权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和检查监督等多方面梳理税收风险关键控制点并制定防控措施。
2、健全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一套符合战略需要、能有效运行的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力争遵从成本最小化以及税收利益最大化。如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团队;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事先评估、事中调整和事后应对的整体机制;建立税务信息的内外沟通机制;建立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等。
3、制定税收筹划方案。税务部门要服务企业整体投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企业的商业决策,制订与海外投资战略相适应的税收筹划方案。在“走出去”战略实施前,预判投资项目潜在的税务风险,综合考虑投资的灵活性、未来利润汇回及投资退出或重组的税负等因素,提高资金流动的灵活性,降低集团的整体税务负担。需要注意的是,国际上正在打擊避税行为,防止“双重不征税”,要谨慎采用避税岛作为公司注册地。 (二)完善稅收政策体系
完善税收协定。一是扩大协定谈签范围。二是完善税收协定条款。不断吸收国际税收发展的新成果,适时修订协定部分条款,引入饶让抵免、税收豁免权以及强制性国际税收仲裁机制等规定,维护国家税收主权与企业税收利益。三是规范税收协定条文解释。规范税收协定、税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对同一概念的解释,减少相互交叉、重叠及产生歧义的条款,制定易于理解、便于遵从的征管规范。
(三)提供多元化税收服务
1、税务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及时开具税收居民身份证明,落实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加强国别税收信息研究,完善海外投资税务指南,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投资所在国的税收法规。向重点投资目的国派驻税务官员,负责掌握驻在国税收信息及纳税人问题需求,与当地税务机关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帮助纳税人解决税收争议。
2、税务中介提供专业服务。中介机构要先于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其专业经验,为“走出去”企业创建透明、可预期的税收环境。要全面考虑境内外税法、税收协定及国际税收规则变化的影响,准确评估项目的税务成本及风险,引导企业对投资方式和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设计,协助解决境外税收争议,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四)加强税企交流沟通
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客观存在,但并不一定是零和博弈,良好的税企关系能降低遵从风险和执法风险。加强与投资目的国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了解其政治法律环境、民族文化背景、政府管理特点以及税收执法方式,降低税务筹划风险。对一些概念界定模糊的新经济行为和核算模式,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降低税务处理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廖鸿程、刘德标,《企业境外法律风险防控》,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5月第一版。
2、陈鹏,《加强企业税务管理,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初探》,财经界[J],2010。
3、罗庚,《企业境外投资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3:43-47
4、高晶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27-30
5、于丁一,《国有企业国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10。
6、潘亚岚,《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政策》[J],经济研究参,2005,(49)。
7、王晓悦,《适应形势发展加快我国反避税防控体系建设》,国际税收,2014,9:48~51。
关键词:境外投资;税务风险;风险管理;一带一路
一、企业境外投资的税务风险现状
企业境外投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的跨境经济行为不符合相关国家税法规定,招致税务处罚而增加了税务成本,影响企业声誉;二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税收优惠,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自近年来相关“走出去”企业的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情况看来,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存在五种问题。
(一)税务风险意识不强
很多企业税务风险意识比较薄弱,未建立相应的境外税务管理体系。在进行“走出去”决策时,通常较为重视商业决策而忽视税务问题,未形成税收风险管理的设计和执行机制,忽略了投资所在国经济形势、法律文化对税收的影响以及税收对境外经营的影响。
(二)税收业务水平不高
“走出去”税收业务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对税收、财务、会计、法律、外语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与业务有较透彻的了解。有些企业税务管理通常由财务人员负责,缺少高级别的税务专家团队,对投资所在国的税收制度与征管要求不了解,不具备规避境外税务风险的专业能力。
(三)境外税务管理不规范
“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发展中国家,税制体系不够严谨,税收政策不够完善,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较为宽松,税收执法不够规范,税务执法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有些国家税收政策变化较为频繁,优惠难以落实且存在追溯调整,有些企业无故被境外税务部门认定为常设机构,被核定征收税款。
(四)税收优惠支持不够
适当的税收优惠可以降低“走出去”企业的税务成本,提高其抵御税务风险的能力。但目前我国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政策太少,缺少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走出去”企业制定的延迟纳税、亏损弥补以及建立海外投资准备金等税收政策。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缺少让企业获得实惠的免税规定。
(五)税企交流合作不够
“走出去”东道国对跨境交易监管日益严格,我国企业很少主动和税务部门打交道,缺乏妥善处理与境外税务部门关系、有效防范税收风险的能力,在境外遇到税收歧视时,一般首先选择顺从当地税务机关,很少向我国税务部门寻求税收援助。
二、企业境外投资的税务风险成因
(一)政治文化差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习惯、生态环境及国际地位等差异较大,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受到的歧视性限制也较多。政治因素导致的企业境外投资企业税务风险体现在税收环境风险、税收争议风险以及反避税调查风险等方面。
(二)经济文化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会制约一国完善本国的税收制度,并影响本国的税收征管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越落后,对境外投资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就会越高。且经济环境将决定该国对外国投资者的税收政策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一国的税收结构、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三)税收制度
制度性税务风险主要源于税制差异、政策变化和政策执行。税制差异是产生双重征税或双重不征税的根本原因,税制差异给企业节税筹划留下了空间,但也蕴藏了税务风险。政策变化无论是补充修订还是废旧发新的方式,都会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影响,给税收政策适用及税收筹划带来不确定性。税收政策存在弹性空间,税务部门具有自主裁量权,执法理念、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等会影响税收执法的公正性、严肃性和透明度。
(四)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
内部税务风险主要源于税务风险理念、内控制度和税收筹划水平。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的风险偏好、税收遵从意识和税务风险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也决定了企业风险战略、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由于国际税收环境固有的复杂性与跨境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筹划不足会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未发挥应有的节税效应,而筹划过度容易招致境外反避税调查风险。
三、对境外投资企业税务风险的防控
境外投资企业面临的涉税法律风险很多,需要企业认真对待和谨慎防控,当然,更需要从政策体系、企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各个层面加强协调和配合,为企业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税收环境。
(一)强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1、强化税务风险管理理念。企业决策层要将税务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发展战略,从组织机构、职权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和检查监督等多方面梳理税收风险关键控制点并制定防控措施。
2、健全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建立一套符合战略需要、能有效运行的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力争遵从成本最小化以及税收利益最大化。如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团队;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包括事先评估、事中调整和事后应对的整体机制;建立税务信息的内外沟通机制;建立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等。
3、制定税收筹划方案。税务部门要服务企业整体投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企业的商业决策,制订与海外投资战略相适应的税收筹划方案。在“走出去”战略实施前,预判投资项目潜在的税务风险,综合考虑投资的灵活性、未来利润汇回及投资退出或重组的税负等因素,提高资金流动的灵活性,降低集团的整体税务负担。需要注意的是,国际上正在打擊避税行为,防止“双重不征税”,要谨慎采用避税岛作为公司注册地。 (二)完善稅收政策体系
完善税收协定。一是扩大协定谈签范围。二是完善税收协定条款。不断吸收国际税收发展的新成果,适时修订协定部分条款,引入饶让抵免、税收豁免权以及强制性国际税收仲裁机制等规定,维护国家税收主权与企业税收利益。三是规范税收协定条文解释。规范税收协定、税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对同一概念的解释,减少相互交叉、重叠及产生歧义的条款,制定易于理解、便于遵从的征管规范。
(三)提供多元化税收服务
1、税务部门提供公共服务。及时开具税收居民身份证明,落实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加强国别税收信息研究,完善海外投资税务指南,引导企业自觉遵守投资所在国的税收法规。向重点投资目的国派驻税务官员,负责掌握驻在国税收信息及纳税人问题需求,与当地税务机关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帮助纳税人解决税收争议。
2、税务中介提供专业服务。中介机构要先于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其专业经验,为“走出去”企业创建透明、可预期的税收环境。要全面考虑境内外税法、税收协定及国际税收规则变化的影响,准确评估项目的税务成本及风险,引导企业对投资方式和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设计,协助解决境外税收争议,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四)加强税企交流沟通
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客观存在,但并不一定是零和博弈,良好的税企关系能降低遵从风险和执法风险。加强与投资目的国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了解其政治法律环境、民族文化背景、政府管理特点以及税收执法方式,降低税务筹划风险。对一些概念界定模糊的新经济行为和核算模式,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降低税务处理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廖鸿程、刘德标,《企业境外法律风险防控》,人民法院出版社2016年5月第一版。
2、陈鹏,《加强企业税务管理,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初探》,财经界[J],2010。
3、罗庚,《企业境外投资税收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3:43-47
4、高晶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27-30
5、于丁一,《国有企业国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10。
6、潘亚岚,《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政策》[J],经济研究参,2005,(49)。
7、王晓悦,《适应形势发展加快我国反避税防控体系建设》,国际税收,2014,9: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