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yidixie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踐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用”。我们常常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就是说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提升生活。这种紧密联系生活的“大语文教育”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在实践中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硕果。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呢?
  (一)引导学生做有心人,为生活中应用语文提供保障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着重启发学生,使之认识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学习素材。把许多学生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语文能力训练。并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做有心人,主动寻找学习语文的机会,积极地把语文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展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1、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心理学家认为,没有积极动机任何学习都不能发生,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初中生已具备了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也具有较强烈的观察欲望。教师要善于激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及任务,使学生想观察、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2、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在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去观察。首先,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观察,而不只停留于“看”。如对人物的描写,应抓住“心灵的窗户”——眼睛,透过眼睛看到其内心世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其次,要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健康的思想去观察。比如,有的学生看到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便以偏概全地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是对社会的不正确认识。生活中的不正之风确实令人痛恨,应该揭露、鞭挞,但绝不能因此而使我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应该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再次,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观察。在看一个事物时,除了仔细地去看之外,还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只要留心,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会有所发现,有些看似小事,但背后却隐藏着很大的哲理。正如契诃夫曾对一位青年作者说的:“您看这堵墙,似乎连一点有趣的地方都没有,可是你凝神地看着它,就会在那里面有所发现,找到别人以前还没有注意到的东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说,要观察,要思考,并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留心你身边的日常事物吧,它将使你获得知识,使你发现生活的真谛。
  (三)教会学生积累,为在生活中用语文储备素材
  首先,向学校生活拓展积累资源。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校的环境和学校里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可以为学生提供现学现用的平台。例如,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意义的事,学校举办的春游、演讲、竞赛等活动,以及学校与社区、工厂等互动的活动,都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问一问,写一写,讲一讲,想一想,这些事情经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在运用语文的同时,就可将这些作为语文资源积累下来,为再次运用做准备。
  其次,向家庭生活拓展积累资源。家庭式语文学习的第一场所,也是语文运用的第一场所,教师应该把学生家庭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纳入到语文教学中,反过来作为生活的储备,便于学生随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最后,向社会拓展积累资源。社会是一片更加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也是学生运用语文的最大空间。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积累”是为了“运用”,“积累”和“运用”更应兼而有之,才是完整的语文能力。
  (四)鼓励学生思考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学生通过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积累,从中提炼出生活中的语文特性,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有所思就有所用”,经过思考、内化后加以运用。用语言表达自己,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用语言提炼生活的真谛。
  作 者:蒲全红
  地 址: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安化初级中学
  联系电话:15336096911
  邮 编:746023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有效性,而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效率低、学生学习成效不高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本文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原因;策略  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教的很拼命,学生学的很努力,而即便这样,课堂效率仍然很低,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很不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效课堂”。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从问题开始。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
期刊
常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是隐藏在学生心灵里的教师,时刻激励着学生锲而不舍地钻研,不遗余力地探索,它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和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在数学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智力资源的开拓者和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教师不仅要具
期刊
经过二轮课改后,目前的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教师虽有新课程理念,但还是存在不放心,讲得多的现象。而多数学生没有主动的问题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既不知道提出问题,更不知道该提出什么问题,学习缺乏主动性。掌握的知识既不牢固,更谈不上融会贯通地去理解应用,更达不到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终目的。  新课程物理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明确提出来,强调“物理课程应改变
期刊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真正把阅读的时间和自主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才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化学教学与情感相结合的一些相关内容,然后重点探讨了如何把情感因素融入到中学化学教学当中。  关键词:情感因素;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化学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的教学,情感贯穿着教学的每一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积极的情感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情感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情感的培养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期刊
摘要:有感于目前学生学习思品课积极性不高之现状,笔者根据自己担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社会以及课程整合后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之实践经验。探讨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受到品德教育,以提高其品德修养,并以期与同行相互交流。  关键词: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实践  一、行为示范,身正育人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落实“教学常规”,提升“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事业永恒的话题.种种“教学常规”,构成了骄傲是职业生活的常态,也正因为是“常态”,太过熟悉而导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为我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