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急性期护理病案记录单的设计及内容管理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aiping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护理病案记录单设计及内容管理.方法 对护理记录单进行设计,采用填空式的记录方式,减少文字重复书写及记录时间,将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反映神经科专科特点的神志、瞳孔、瘫痪肌力的变化记录体现时间性;并对其记录的内容包括新患者入院时的记录、住院期间记录、出院记录等进行管理.结果新患者入院时的记录,住院期间的记录,出院记录均根据专科的特点记录.结论 脑血管病急性期住院期间护理病案记录单设计与内容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有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瘫痪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在进行康复治疗时,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存在诸多不便,如在接受按摩针灸等治疗时需暴露肢体,穿脱衣服非常不便;瘫痪的肢体血液循环差,感觉迟钝,如果暴露时间过长容易受凉感冒;穿脱衣服及治疗过程中,由于暴露部位过多,患者往往感到难堪。
期刊
漂浮肘损伤(floating eubow)全称浮动肘关节损伤,指同侧肱骨和尺桡骨同时发生骨折,使肘关节与肱骨和尺桡骨的连续性中断,肘关节两端骨的杠杆力线遭破坏,而失去其稳定性,处于浮动状态的一种病理改变,等于4-5个"关节"同时在活动(肩、肘、腕及2个骨折断端),尤其是近肘部的骨折肘关节浮动更为明显。
期刊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为60%~70%.但复发后二次缓解属难治性病例,如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据文献报道成功率仅为45%左右[1],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就更小。
期刊
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使患者用法律来衡量医疗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面对这种形势,护理人员如何进一步改善服务理念,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服务,成为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期刊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是将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患者家中的有效手段,它有助于进一步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促使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树立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良好形象[1]。
期刊
胃管内注入药物、营养物质是临床常见护理操作.一次性胃管尾端开口较大,不易连接注射器.常用方法有:(1)胃管尾端接玻璃接头再接橡皮管最后接注射器;(2)剪去胃管尾端后接注射器.但两者均有弊端,前者玻璃接头与橡皮管不是一体,承受压力后极易脱开,导致药液浪费和病床污染;后者则导致胃管破损,不易再连接负压盒,均不理想.2006年至今,我科利用引流袋连接胃管注入,并用引流袋头端保护帽阻断引流,效果满意,现报
期刊
排便困难是肛门疾病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应用开塞露是解决排便困难的简便易行方法.目前临床使用的开塞露颈部较短,颈长仅2.5~4.0cm,由于插入直肠深度不够,药液无法抵达干燥的粪便部位,排便效果不理想,并且剪开的开塞露残端粗糙质硬,易造成肛门皮肤黏膜或手术伤口的再次损伤,导致疼痛甚至出血,患者难以接受。
期刊
膀胱全切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解决了在对膀胱癌患者施行膀胱全切后,选择盲结肠改造成的具有储尿功能的新膀胱.2000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对56例膀胱癌患者施行膀胱全切,并开展了去带盲结肠可控膀胱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出院后能自我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当鼻部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鼻大部或全部缺损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外貌,而且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给患者造成了严重创伤,因此常需行鼻再造术。
期刊
外伤性脑脊液漏大多由于颅底骨折,高发于筛骨水平板、额窦和筛窦等骨质较薄的部位[1].传统的手术治疗有鼻外径路,颅内、颅外修补2种方式.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对9例外伤性额窦脑脊液鼻漏患者行鼻内镜联合额部切开修补,术后给予良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有效地控制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