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民在盐池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毛泽民在宁夏盐池时曾使用过的铜手炉,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一直陈列在“红旗漫卷”展厅中,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段红色的历史。
  1936年6月21日,红军西征解放了盐池,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中共盐池县委和盐池县城市革命委员会。盐池刚解放时,由于战争和国民党马鸿逵的反动宣传,当地百姓一时还不了解党的政策,工匠、商贩停工停商,满目萧条,百废待兴。盐池县虽地广人稀,但却是资源丰富,盛产“咸盐”、“皮毛”和“甜甘草”,素有“三宝”之称。1936年7月,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同志携夫人钱希钧、工矿科长高登榜等风尘仆仆赶到盐池,帮助恢复和发展生产,指导开展经济工作。
  毛泽民同志听取盐池县城市革命委员会汇报后,讲到“盐池刚解放,群众对共产党的政策还不大了解,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多向群众宣传党的经济政策,使苏维埃货币在人民群众中建立起信誉。”他耐心教给大家一些宣传发动群众的方法。苏维埃政府的同志们按照毛部长所说的办法分头行动,县城市革命委员会主席王锡林带领一部分人在城里召集群众大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并动员商号开门营业;县武装部部长牛占彪带领一部分人到县城周围的村庄向农民作宣传,动员他们进城卖米面,卖柴禾。毛泽民还指示城市革命委员会发布安民告示,外地商贩可以自由来盐池做生意,驮盐的脚户可以自由出入,法幣和苏票一样通行,自由兑换,买卖公平,不许囤积居奇,买空卖空等。不几天,盐池县城民心安定,各商号相继开门,农民进城买卖,盐池的市场活跃了起来。
  1936年7月22日,中央发布《关于土地改革的指示》,盐池县在开展土地斗争中对党的政策理解不深,掌握得不准,执行政策水平不高,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两件事:一是四区雷记沟游击队的叛变;二是打土豪,曾出现了扩大化,把有些本不该关押的人扣押起来了。毛泽民同志发现这些情况后,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在毛部长和三边特委书记贾拓夫的领导下,大家立即纠正错误:一派县委组织部长王敬民同志去郑记堡子做叛变游击队的争取教育工作;二当即释放在押的王维善、唐文焕等人,并退还了毛生秀等人的牛、羊、骆驼等财物。这些行动影响非常大,那些外逃的地主、富商闻讯后纷纷回乡操持家业。
  为了便利广大劳动群众买卖货物,加大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力度,毛部长亲自指导由城市革命委员会开办的陕甘宁边区的第一个城市消费合作社,经营油、盐、酱、醋、火柴、毛巾和布匹、文具、锄头、犁铧等人民生活、生产的必需品,收购本地“三宝”(成盐、皮毛、甜甘草)向敌占区出售,换取边区军民急需的布匹等日用杂货,供应人民生活,支援前线。
  1936年10月,在毛部长的指导下,盐池县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的第一个税务局,并在盐池五个区政府中建了四个税务所(税务局在县城,一区除外)。政策规定的税率都较低。
  毛泽民同志在盐池开展经济工作的同时,始终把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放在首位。1936年7月,毛泽民同志与驻盐池西征红军政治部主任刘晓研究决定,将盐池境内的北大池、苟池等盐湖划给绥远(现内蒙古)蒙民管理。
  毛泽民在盐池期间,几乎天天要到盐池各地去考察指导工作,为方便工作,盐池县委的同志们考虑到毛泽民工作很辛苦,吃饭往往不准时,就给毛泽民的警卫员配备了必要的行军物资,又专门送了一只铜手炉,这样在行军中就可以加热干粮喝到热水。开始毛泽民没有注意,后来发现每次总能很快喝到热水、吃到热干粮,便问其原因,警卫员就向毛泽民展示了这只铜手炉,并告知铜手炉的用法:将铜手炉的盖子揭开,里面放上盐池地区小煤窑出产的一种叫做“砟子”的无烟煤,用一根火柴就能点着,这种无烟煤火力旺,热效快。毛泽民听警卫员说完,就拿起铜手炉来仔细端详,感慨地说道:“在南方很少见到这种东西,如果在红军长征翻越雪山时,有这样的铜手炉就可以挽救许多红军指战员的生命。”后来在盐池工作的毛泽民,每天都要拿起铜手炉看一看,有时还亲自用铜手炉热干粮,喜爱有加。直到1936年12月,毛泽民、钱希钧夫妇离开盐池,将铜手炉留给盐池县委。宁夏博物馆成立后,回汉支队政委梁大均将这件珍贵的铜手炉捐赠给博物馆。细观此铜手炉,光泽度极好,红铜制造,长方形,长16厘米,宽12.5厘米,高7厘米。有一个长28厘米的提手,盖子中间有一圆形“寿”字装饰,盖子其他部位则全部为镂空花格图案。铜手炉又称“袖炉”“手熏”“火笼”,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
  博物馆人员访问原盐池县第一任城市革命委员会主席王锡林,这位当年负责陪同毛泽民在盐池工作过的老人,谈起毛泽民在盐池的工作时仍然满怀感恩思念之情。
  毛泽民同志以他卓越的经济才能,组织恢复和发展了盐池经济,使之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大后方,有力地支援了中国革命事业和边区建设。在他的指导下,盐池人民对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他文献
艺术家简介:  鞠崧楠,1989年毕业于江苏大学美术系,1997-1999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2000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粉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常熟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常熟市书画院中国画工作室主任,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被桂林美术馆、河北美术馆、吴冠中艺术馆、常熟美术馆、常熟博物馆、江阴博物馆、张家港博物馆等公共艺术机构收藏。  获奖:  2008年作品入选中
期刊
人物简介:  王雍刚,重庆人,学者、古陶瓷鉴藏家,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收藏协会会长,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收藏商会会长。  在重庆渝北区的一所幽静的小区内,有一个被国内外收藏圈内广为所知的东宫会所,这个会所的主人即是据专家评估“藏品价值逾数十亿”的藏家——王雍刚。  东宫会所是王雍刚“以文会友”、“坐而论道”的私人会所,平时并不对外开放。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走进了这个富有神秘色彩的东宫会所
期刊
■国博展出古代瓷器和水下考古成果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成果展”日前在中國国家博物馆开展。除部分瓷器展陈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外,展览特选了135件中国古代瓷器,分为“颜色釉瓷艺术”“釉下彩瓷艺术”和“釉上彩瓷艺术”三部分展出,囊括了不同时期的名窑精品。而水下考古的各个阶段成果以及勘测、打捞、保护过程则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两展览将作为常设展供观众参观。  ■首届上海“非
期刊
写得好!写得好!很有中石先生笔意。  ——启功(著名书法家)  克文榜书气势很大,结字严谨,坚持下去定会成功。  ——刘炳森(著名书法家)  克文作品结字稳重,笔力开张,可以多写榜书。  ——大康(著名书法家)  克文先生,书法古朴苍劲,又具有飘逸潇洒之灵气,阅之赏心悦目,诚佳作也。  ——峻青(著名作家)  欣赏刘克文先生的作品,会感到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神直面扑来,他把儒学的雍容大度,禅学的自
期刊
在长沙市博物馆的文物库房里,有一件口部已残缺的醴陵窑洪宪元年梅竹地开光双鸡诗文瓶非常引人注目(如图所示),该瓶于1980年10月31日由长沙市文物工作队从私人手里收购。此瓶虽已残缺,但其在1994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瓷器专家耿宝昌等人来馆鉴定文物时被定为了一级文物,而后在2006年由湖南省文物局组织的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时也一致认可为一级文物。此瓶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可以引得国家级瓷器专家对其颇为热
期刊
2012年5月3日,我专程到江苏省美术馆看了“艺无涯——陈大羽百年艺术展”,进入展厅时看着走廊上多媒体里播放的大羽先生的影像资料,觉得这位我与之有一面之缘的老人,离我是那么地近又是那么地远,展厅中近200件书画、篆刻作品,洋洋大观,为我们勾划出大羽先生的艺术人生。一上午3个展厅慢慢看下来,深有感触。  大羽先生是出名的花鸟画家,以前很少见到他的山水作品,这次展览展示了很多件先生不同时期的山水作品,
期刊
历经289年之久的大唐帝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社会稳定。这一时期制瓷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制作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就河南陶瓷业而言,窑口林立,品种复杂,瓷器造型多样,烧造技术精良,除生产民间生活中所使用的陶瓷外,又设立了御窑,专为皇宫贵族烧制陶瓷。由于当时随葬之风盛行,因而现代从墓葬中出土了大批的陶瓷精品。下面将河南博物院部分唐代陶瓷精品汇集一起,介绍给大家,以供飨食。  一、妇女劳作形象
期刊
画家简介:  吴燃,1928年出生于安徽萧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天津美协名誉副主席、天津文联委员,天津画院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事美术创作已五十多年,早期重点从事版画创作,近数年主要画国画、书法、儿童读物插图,断断续续写写散文。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全国性版画展,并被选送至日、法、美、英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其他国家
期刊
在青铜器上进行嵌错工艺早在我国殷商时期就有出现,到春秋以降,随着铁器的推广使用,青铜錾刻变得更加容易,因此金银镶嵌工艺得到了长足发展。楚作为先秦大国,自春秋晚期开始向南扩张,到战国时期,包括今洞庭湖以南、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已完全浸润在楚文化光华之中。作为南楚重镇的长沙,自战国中期开始经济、文化逐渐发展繁盛起来,手工业也日趋成熟,镜、兵器、礼器、生活用具等大批青铜制品陆续开始了生产并走向本土化的道路
期刊
人物简介:  狄秀斌,浙江台州人,浙江中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會副會长;  中国铜镜专业研究委员會會长;  中国青瓷专业研究委员會副會长;  中国古代首饰专业研究委员會副會长;  2011年浙江省十大收藏家;  2012年中国十大古玩收藏人物。  2009年,他以69万拍得一面汉代尚方御镜,改写了规矩镜不值钱的历史,将规矩镜的价格从几万拉升到几十万。  2010年,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