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墙说印

来源 :中国书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_su26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字并非为艺术而设,其原本为致用的工具。由书写而书法,其中不仅有了法度的要求,又有了神采的表现,便也有了艺术的境界。
  被称为方寸之艺的中国篆刻艺术,缘于它的久远历史,缘于它对古文字的依赖,缘于它的传统文化属性等,只有当它和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时,似乎最能表现出一种浓郁而深沉、华滋而清丽的精神气质。
  艺术的魅力在于个性的表现,在于诸多个性于同一花圃中的自由绽放。构建于文化自觉意识上的那种志同道合、气味相投式的“沙龙”活动,或者更符合篆刻艺术的发展规律,且有利于创作研究的深入与进步。
  治印之道,在动手、在用心。动手始知其然,用心则知其所以然。前者循法,后者明理。由法及理,或近前人所谓融会贯通之途。
  书法篆刻作为人的生命的一种外化形式,种种技巧、形式难免都有人为的痕迹,如何能将痕迹化开去,渐次进入自然的状态,是我辈应思考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
  构成创作的佳境有诸多要素,首先或在于心的释放。这种“放”又并非无序,在“情”的表现与“境”的追求中,依然有“度”的把握。对于不同的印风,则有着不同的“度”的尺幅要求。就写意性的印章形式而言,其尺幅要宽松于精工一路印风,但由于写意性的印章在创作中有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在创作过程中或者也就有了更高的难度。
  虽然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上以“秦汉印”来概括这个高峰期的形式特征,但就当前印坛的发展态势来看,包括楚玺在内的诸多战国古玺形式所显示出的强大影响力,已逐渐矫正并完善着我们对古代玺印发展的综合认知和宏观把握。
  精工印风源自战国秦汉,根在河东、关西,如三晋的朱文小玺,如两汉的白文私印。若论圆朱文的鼻祖,则非汉“巨蔡千万”之类莫属。而精工印风的发扬光大,且被赋予人文情怀,则功在明清之季的江南文人。及至近代,黄牧甫、王福庵、陈巨来诸家,各以不同心境及形式,将精工印风推至极致,并影响当代。
  没有法式、理则就没有立足之本;没有情思、境界则不能表现生命的本真。精工印风从表面上看,重在法式、理则,其动人之处则在于情思和境界。
  “汉印以白文居多。”其实这是后世人的认识。秦汉时用印钤于泥封,讲究的是带有浮雕效果的“阳文”形式,所以,封泥拓本应该更近于汉人的追求。出土于地下的封泥,因其年代久远,水掩土埋,表面磨损,难免失真。以旧时谱籍所载,其线条或模糊或残损,虽然有圆浑气象,却不能准确反映汉印精神。上海博物馆曾将所藏古玺印制为封泥,以墨精拓,使我们得见汉印真精神。(可参见《上海博物馆藏印选》一书)其笔画瘦挺劲健,四周虽无边框,却具完整形象,使我们对汉印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有模仿的成分在内;创作,则是在学习基础上进行。初期的创作仍脱不了模仿的痕迹,但更应着眼于融会贯通,着眼于滋生新意。
  近代三位顶级的篆刻大匠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其作品各呈面目,吴浑茫、黄清峻、齐霸悍,都具有不可复制的艺术特征。透过几位大匠作品色彩纷呈的外观形式,我们会发现他们作品内在的构成形式,则又同源于汉印。可谓一枝三花,各散异香。
  汉印构成的特征,即在于以均布的理念分割印面,进而使章法得以平衡,实现印面形式上的整体感。这种理念可上溯至秦,正是由于秦“摹印篆”的形成与确立,进而引导了汉印构成形式的发展方向。
  书法篆刻创作不以表现文字内容为首要目的,但其终归是缘汉字而生成的艺术形式,脱离了汉字结构及由文字构成的文学性、思想性,则书法篆刻不复存焉。有意义的文词不仅能调动、激发创作情绪,且能滋养性情、变化气质。
  刻印总是要讲究变化的,所谓“方寸之地,气象万千”。要在方寸之地生出万千气象,凭借的是印人扎实的功夫和丰富的想象力。而“功夫”和“想象力”的形成,又和平时大量学习、创作积累相关。假如你只有三板斧的手段,恐怕就应付不了阵前的种种变化。这也像做饭一样,主副食材料尚不齐全,如何能烹制出一桌酒席?
  诗人在创作过程的苦吟经历,和印人反复酌斟、创作过程是一样的,所谓的苦,或者是局外人眼中的镜象,置身于其中的作者,则往往是乐此不疲,未觉其苦的。“一吟双泪流”岂是贾岛们的伤感?只能是成功后的感动与快乐。
  篆刻创作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引动作者创作欲望的,有时可能是艺术上的感悟与追求,有时则是人生境遇过程的一次记录,倘若二者能有机结合,则作品堪称完美,倘若不能,得其一亦足矣。
  中国书法玺印由实用而艺术,内中尽见传统哲学思想。如被印坛奉为圭臬的汉印形式,其外形以方为主,所用缪篆书体亦体势趋方以适应印面之形。但就其内部文字结构构成而言,随时可见用圆之处。或是笔画之形的方中寓圆,或是结构取势的以圆济方,总是要在“方”的大趋势下,营造出一些“圆”的变化来。这种“知方行圆”的方法,诚与“知圆行方”异曲同工,反映出前人方圆相铺相成的认知观。任一事物的特质,往往经由对比而显现,倘若一味长其势,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具有写意特征的篆刻创作,其虽依附于“形”,所求者则在于“意”。“形”之属,既包括印面之形,也包括文字之形,以及构成文字的线条之形。追求形外处之意,必不拘于实在之形,形愈象,则意愈死。但反过来看,“意”却又是自“形”中生发出来的,并非是无皮之毛、无本之木。
  人尝言:“方寸之中,气象万千”。真的要在一方印中容纳万千气象实属不能,但毋庸置疑的是,方寸中的变化越丰富,作品越具有可读性。当然,所有的变化又须统领于“一”之中,统一、贯一。西方思维以变化中求统一见长,东方则以统一中求变化为根基,出发点或有相异,其内在精神却有相似之处。比照篆刻创作,具有写意韵味的古玺印形式或有变化中求统一的特质,而分布平稳乃至精工一格的印章则与之相反,要在统一中寻求变化。
  对于古代诸多文化遗存的借鉴与学习,其方法犹如药石之用,内中既有选择的不同,更有着度的把握。譬如元以后的官印,个头日趋疯长,文字曲折叠构,艺术性则降至“冰点”。所以,后世论印者多对其持否定态度。平心去看,官印为实用之物,取其巨大,或在表现权力的威严;文字结构繁复,从技术角度上使其不易仿制,或者也是为了填充因印面过大形成的宽余空间。至于艺术家的看法与感受,自然不是执政者所要考虑的。倘若以艺术的眼光去看此类官印,也并非一无是处,其细文阔边的形式,倒是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效果。细究起来,这种形式又和古玺印有着一些传承关系。如印坛所推崇的三晋朱文小玺,便是这种细文阔边形式。只不过三晋玺印文字鲜活、古意盎然,不类元以后官印的僵死板滞。
  责任编辑:韩少玄
其他文献
庐剧,原名倒七戏,或称稻季戏,安徽省主要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安徽合肥、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芜湖等地。以20世纪50年代为时间点,以安徽庐剧作为研究对象,观照十年间安徽
建筑是美术的一个门类,这被中外美术史已经证明了的事实,还将不断得到证实。我们美术家应该关心和研究建筑艺术,尤其在今天,许多美术创作几乎脱离不开建筑,而和建筑共同组成
“十三五”规划中,国家将经济增长率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调整到“碳排放配额”以及生态红线许可的范围内。为此,高耗能企业亟需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模式,加大节能降耗力度,增加新
期刊
为了适应21世纪国际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提升我国中小学教育竞争力水平,教育部在2014年4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提出“教育
<正>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兼具塑料和橡胶的双重特性,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热塑性弹性体。本文采用阴离子聚合法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弹性体SBS。首先,采用单官能引发剂的三
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育兴趣倾向和体育动机水平,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简称《体育合格标准》)的实行,在学生中引起较大反响.为了改进
人们在讨论当今广东地区中国画家的作品时,常常冠以“岭南画派”的称号,实际上几十年前的画派划分,诸如京派、海派、岭南画派等,已经很难再适用于当代。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的
工程于1953年底进行设计,1954年初施工,同年年底完工,可以容纳5000观众的篮球兼排球比赛馆,同时可以兼作其他活动,全部建筑面积约计8700m~2,总造价约为117.6万元,单方造价13
在钢琴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在通往钢琴音乐艺术殿堂道路上重要的引路人之一,是将一个对钢琴一无所知者向钢琴教育和演奏两方面实现转交的实施者。每个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