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可及性与农村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程度的关系研究

来源 :医院管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不平等现象在我国长期存在,并受我国城乡差异因素以及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的影响。本研究从供需两个视角展开分析,以CLHLS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将医疗服务可及性对农村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程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服务可及性供给变量中的人均就诊次数和人均床位数变量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程度。同时,医疗服务可及性中的需求变量人均医疗花费越多,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程度越高;人均医保金额越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程度越低。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及医疗支付能力,改善农
其他文献
临床想象力是在对患者自述、查体、诊断等已知情况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建出疾病诱因、背景和患者及家属面临的痛苦和困境的过程能力。尝试在医患沟通学和临床决策学课程中让医学生通过临床想象力开展叙事,通过分析医学生的叙事,发现临床想象力可以为没有实际临床经验的低年级医学生构建一个临床境遇;有助于增进医患之间的情感联结,促进医学生对职业身份的认同;激发医学生的移情同感能力,即共情产生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弥补理论讲授的空洞,帮助医学生形成临床经验。由此可见,临床想象力与叙事医学结合,可以作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补充。
在概述叙事医学课程总体的前提下,将其中“写作”主题的教学思路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教学目标、预设问题、理论准备、原创微电影与案例讨论、布置“第一次解剖课感受”主题的反思性写作作业等。针对医学生早期阶段的叙事医学教育,融合解剖课内容值得借鉴。在对学生作业归纳和文本细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叙事医学教育确认了情感教育的价值,呈现了反思能力训练的有效性;在审视医学本质和建构医学生身份中彰显出叙事的价值;同时,需要重视叙事医学教育的情境性、实践性特征及课程评估等。
身体失序、生活失衡和自我的丧失共同构成造口人术后生活世界的破坏。对于造口患者,志愿者的作用贯穿着患者从术前到术后的每个阶段:术前让患者熟悉造口并预见未来的身体和生活,术后指导患者护理伤口,在此过程中新老病友更是抱团取暖、互相慰藉。造口志愿者的出现协助患者理解身体的感受,更好地护理身体,进而接纳自我,重构身份。但当下的病友互助依旧存在不少的困境与局限性。构建患者更好的身体适应与社会融入,不仅仅需要造口人自身的努力,需要病友间的“身体关怀”,更需要在社会层面为患者全面的身体康复提供支持与保障。
采用实证研究法,收集真实情景下医患间发生的对话,借助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医患互动过程同话轮内所使用的修正策略及其引导语进行了详细阐释。研究发现,与三甲医院不同,在县级医院中医生使用自我修正策略的频率要高于患者。在本研究所收集的语料中,修正策略的引导语也有词汇修正和非词汇修正之分,其中词汇修正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非词汇修正则主要是指会话过程中的中断或停顿,常辅以“嗯”等表拖音类非词汇字眼。非词汇修正出现的频率要远大于词汇修正。通过对比分析,在医患会话的过程中,医患双方适时采取自我修正策略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交际目
通过对国外四种重要的公共危机事件心理干预技术进行系统综述,从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及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依据我国具体国情提出联合应对模型,旨在改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我国心理干预方法的应用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参考依据。国外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案比较成熟,可以为国内业界提供很好的参考与借鉴,另外,提出的联合应对模型综合考虑了政府决策部门、社区和心理服务机构以及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适合我国国情,但需要在具体实践中进行检验。
现代医学异化现象包括医学技术异化、权力异化、消费异化等问题。早期医学异化理论主要是身心二元异化论,现代异化现象则是在技术、权力、消费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以身体为中心的系统性异化现象。而要实现对现代医学异化现象的扬弃,不仅要承认身心二元论仍旧影响着医学主体选择,还应该加速医学哲学转向身体哲学,并在身体哲学的理论视角下处理好身体技术与器具技术、权力工具和身体知识不对称、医方初心和患者就医目的间的辩证关系。
大数据运用于精准医学中癌症诊疗、临床用药指导、慢性疾病防控等领域,推动现代生物医学进步的同时节约社会医疗资源,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与数据隐私、社会公平、自由意志相关的伦理问题。基于现有的伦理难题,分别从数据共享推动精准医学良性发展、技术发展与行为主体道德意识的提高降低隐私风险、国家健全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公平、自由意志的让渡提高个体生命质量四方面对大数据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进行伦理辩护,以期促进大数据技术与精准医学的良性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癌症患者与家属间的疾病相关有效沟通对共同应对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对国内外癌症患者与家属疾病相关沟通内涵、临床意义及评估工具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癌症患者与家属疾病相关沟通程度,并阐述了其相关因素。目前癌症患者及家属间疾病相关沟通存在较多问题;患者个人因素、家属个人因素及两者共同的背景因素可影响疾病相关沟通。鉴于我国家庭集中主义文化背景,有必要进一步基于我国国情挖掘癌症患者与家属间疾病相关沟通需求和内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家庭决策,提高患者和家属的共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Colles(克雷氏)骨折即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最多发的骨折病种。我国本科教材《外科学》对此病种的诊疗表述存在着诸多疑点:远折端的移位方向主次颠倒、近折端向掌侧移位不实、正位图征闭门造车虚构、手法复位顺序和复位方向有误、石膏外固定表述不清、手术切口单一片面:治疗方法总体上缺乏多样性,尤其把小夹板疗法删除。就涉及问题提出商榷,以期明辨是非,贴切临床实际,从而切实担当起科学、规范引导临床行为的先进性表率作用。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在当前临床中主要应用于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治疗。其在应用中所存在的伦理学问题主要包括“知情同意的困境”“较难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安全隐患”和“粪菌资源分配稀缺”。从医学伦理基本原则角度出发,新技术应用中必须兼顾人们的内心情感,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必须以为患者谋福益为根本目的、必须具有安全性,在“不伤害”的前提下发展,同时,严守科学规范,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需要合理做出分配决策,以期更好地实现新技术在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