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背侧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_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掌背侧不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选择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评估两组整体临床疗效,详细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和骨折愈合情况,术后随访期间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37/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2)(χ2=5.509,P=0.01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2、2.199、2.137、2.256,P=0.040、0.031、0.036、0.027);观察组Gartland-Weriey评分、尺偏角分别为(9.18±2.96)分、(10.52±2.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6±3.24)分、(16.22±2.87)°,而桡骨高度[(11.61±2.87)mm]显著高于对照组[(10.92±2.6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06、2.316、2.185,P=0.030、0.023、0.03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11/4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9.52%(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46)。

结论

掌侧和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能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但掌侧入路的疗效更好,可有效改善手术指标及骨折愈合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行腹部手术的31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6例)。手术结束前15 min,观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对照组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代替,15 min输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用药前(T1)、用药后3 min(T2)、拔管前(T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等。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0.4%)与对照组总有效(5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目的: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GnRH-a+LNG-IUS后续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
20 0 1年 1~ 3月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发生麻疹流行 ,现简报如下。1 流行概况1 1 人群分布 本次共发病 2 0 8例 ,发病率1 42 68/1 0万。男性 1 0 3例 ,占 49 5 2 % ;女
目的:评价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对胎膜早破足月孕妇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计划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欣普贝生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缩宫素治疗组
目的探讨厦门地区出生的0~6个月婴儿ABO血型正反定型符合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组婴儿及不同ABO血型抗-A或抗-B抗体产生的差异。方法选取厦门市五家医院0~6个月婴儿2 993例,采集EDTA-K2抗凝全血标本,微柱凝胶法进行ABO血型鉴定。将2 993例婴儿按出生年龄大小分为0~7 d、8~14 d、15~31 d、1~2个月、3~4个月和5~6个月共6组,比较各组正反定型符合率。结果2 993例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对白癜风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2(IL-2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22含量,比较两
目的:探讨综合处理措施在预防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双胎择期剖宫产妇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胎盘娩出前予止血带环扎子宫下段、改
目的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3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粘连、BMI指数、疝囊大小、疝类型、补片类型、疝环粘连程度及麻醉方式等临床特征,总结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503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47例,发生率9.34%。单因素分析发现,疝环粘连程度和BMI指数可能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正>电子护理文书是医院信息系统(HIS)中护士工作站的组成部分,我院从2002年起随着HIS的使用,对住院病人开始使用电子护理记录,运行中的电子护理记录满页后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