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书本?爱上阅读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u85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作者针对学生阅读时出现的“偏食”“厌食”“吃不透”“吃不饱”等问题,实施了以下策略:每日三读,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专题阅读,教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假期阅读,巧用阅读存折,强化阅读习惯;读写结合,鼓励自由表达,提高语文素养。这些班级阅读活动,让学生爱上了阅读,培养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了语文能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培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一、班级阅读现状


  上学期,我碰到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在前四年的八个学期里他们班换了六位教师,除了一二年级没有换教师,其他年级平均一个学期换一位教师。我接手时他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频繁地更换教师,这些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學习习惯,没有系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阅读能力差,表达不清,写作水平低下,经过深入观察、调研分析,我发现其阅读症状如下:
  (1)“偏食”:进入高年级,班里大部分学生仍然喜欢看卡通漫画、绘本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书籍和作文选等工具书。阅读的兴趣停留在可视化、浅显化、低龄化的题材上或者指向学习的工具书上。
  (2)“厌食”:大部分学生阅读需要要督促、提醒。午读时,有些学生拿着书本到处乱翻,有些学生拿着书本东张西望,有些学生看书不到十分钟就开始走动……一本书往往看不了几页,午读时间就过去了,真正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孩子对阅读不感兴趣、看书不专注不投入。
  (3)“吃不透”:有的学生读书只为追求精彩有趣、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看书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很快就看完一本书,但是却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只有碎片式的记忆。一本书往往读完一遍就算了,几乎不会再去读第二遍,思维打不开,不能真正走进书本,走近作者。
  (4)“吃不饱”:学生的生活被电视、游戏包围着,他们的课余时间大多在电视、游戏中度过,女生的话题是电视剧集、综艺节目、偶像明星;男生的话题离不开游戏。他们受到的诱惑太多,难以静下心来阅读,阅读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 越差。

二、原因分析


  (1)阅读动力不足。学生课外阅读的行为和活动,源于个体的课外阅读动机,而班里学生的阅读动力明显不足。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大多数学生读书是在任务驱动下完成的,阅读的针对性和功利性太强,离开了家人、教师的提醒、督促,学生就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2)阅读欠缺方法。由于不断地更换教师,学生在阅读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他们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读书时没有梳理归纳、没有思考质疑、没有品味感悟、没有思考建构,往往读完一本书后还是不知所云,阅读效果受到影响。
  (3)思维培养不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阅读倾向会由图画转移到文字,而我们班孩子的阅读兴趣依然停留在卡通漫画和图画故事中。长期的重图轻文会影响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发展,文字阅读的缺失容易造成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的下降。思维发展的不足也反过来影响孩子们对文字书阅读的兴趣。
  (4)成长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学生从小接触漫画、电视,他们对这些直观、可视的方式特别感兴趣,在中年段阅读的转折期,学生没有很好地过渡适应,导致他们依然停留在这种低层次的阅读方式上,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与年龄层次极不相符,思维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另一方面,班里的孩子超过三分之二是外来工子弟,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家长对孩子阅读意识开发比较迟,从小没有培养阅读的习惯、没有营造阅读的氛围,从而影响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三、班级阅读活动策略


  1.每日三读,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1)快乐晨读,领略文字的美妙。对于语文底子薄弱、理解有困难的孩子,要他们每天拿起书本认真阅读还真是有难度,因此我选择用诵读这种方式带领孩子们走进阅读。我规定每天早上的10分钟为晨读时间。刚开始是我读给孩子们听,在轻重缓急的节奏中、在抑扬顿挫的变化中,学生慢慢地被感染了,跟着教师一起诵、一起读。慢慢地,他们感悟到诵读的方法并爱上了诵读。半年多的时间,我们读了丁慈航的《小学对课》、薛瑞萍等主编的《日有所诵》、尤丁丁编写的《小学古诗词背诵篇目75篇》。诵读是儿童深入学习语言,并通过语言“悟道”的最朴素、最可靠的途径,在反复诵读中孩子们能感受到每篇文章、每本书文字所蕴含的美,领略到中国语言之美妙与神奇。
  (2)温馨午读,静享午后的时光。午间是学校规定的午读时间。鉴于孩子们午读时的种种表现,我组织孩子们讨论商量、制订了《班级午读条约》,努力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时,我走到孩子们中间,陪伴着他们一起读书,一起走进书本。一段时间后走过我们的班级常常看到这样的一种情景:教室里静静的,只有那轻轻的书页翻动的声音和那悄悄流逝的光阴。此时的教师已化身为孩子的同伴、书友,师生一起融入书本里、阅读中,陶醉在文字的世界里。
  (3)亲子共读,感受阅读的快乐。教育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行为,它需要整合资源,使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在开展班级阅读活动中,我鼓励家长参与,希望父母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阅读,让活动延伸到家庭,持续开展。刚开始只有家委会的几位家长参与,我及时把他们共读的图片、信息在班级微信群发布,温馨幸福的亲子阅读画面赢得了所有家长们的点赞。参与的家长在群里分享亲子阅读的感受、看法、问题、困惑,我组织大家讨论,并及时推荐相关书籍、文章和网站让家长们学习。慢慢地,家长的观念改变了,对阅读重视了,越来越多家长参与到共读活动中,分享阅读的美好,感受阅读的快乐。
  2.专题阅读,教会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要提升阅读能力就要教会孩子们阅读的策略和方法。在阅读活动中我努力让孩子们做到精读与博览相结合,鼓励他们广泛阅读的同时指导他们学会阅读。例如,五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林海音的《窃读记》一文后,我给孩子们推荐了《城南旧事》一书,利用每周二的阅读课时间带着孩子们三读此书,读通、读透、读出感受,读出味道。一读,是只为追求情节,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浅阅读;二读,是边读边想,借助于工具书和资料查阅的精细阅读;三读,是品味感悟、内化吸收的深度阅读。在第二遍读过后,我组织学生就《城南旧事》一书开展读书交流会。为了让交流会顺利进行,我指导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整理之前收集的资料并继续补充、设计讨论话题、绘制思维导图……读书交流会让学生的独特体会与感悟得以交流、碰撞,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书本的理解,也成功地勾起了他们再一次阅读的兴趣。   3.假期阅读,巧用阅读存折,强化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它是日积月累的细节。真正有效的阅读应该是每天持之以恒地去坚持。寒假、暑假里,学生离开了教师的引领、监督,受到其他东西的诱惑,好不容易形成的阅读习惯很容易被打破。为了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我借助阅读存折让孩子们记录下每天的阅讀痕迹和每周的阅读表现。
  孩子们通过记录一周的阅读轨迹反思自己的阅读行为,可促进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借助家长评价让他们关注孩子的阅读活动,见证孩子的变化、成长,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假期阅读不是孤独前行,而是有家长的关注、陪伴。
  假期时间比较长,为了鼓励孩子们主动阅读、提高他们阅读的热情,我还开展了“假期阅读,精彩瞬间”的抓拍系列活动,让家长们抓拍孩子们一切与阅读有关的精彩镜头发给我,我做成专辑定期在微信群发布,如“假期阅读,精彩瞬间——自主阅读”“假期阅读,精彩瞬间——亲子阅读”“假期阅读,精彩瞬间——晒晒我的阅读存折”……孩子们读书的热情一旦被激发,阅读就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家长们反映以前孩子读书要反复催促,看书不到几分钟就坐不住,现在孩子一拿起书本就像铁屑被磁石吸引住一样,总放不下。

  4.读写结合,鼓励自由表达,提高语文素养
  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学会阅读、大量阅读后学生的写作欲望呼之欲出。我趁热打铁以写日记的形式让学生把阅读与写作融合起来。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每天的日记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内容不限、形式不限、字数不限,所看、所听、所感、所想都可以写,只要真实地释放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内心的世界就可以了。日记放飞了孩子的心灵,孩子们随心所欲自由表达,生活点滴、校园活动、班级趣事、读书感悟、社会现象、新闻时评……为了呵护孩子们的写作热情,每一篇日记我都及时评价,好的日记还及时在班里分享,并收集整理编辑成班刊。日记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有孩子在日记中写道:“享受写日记那种快乐与美妙的感觉。曾经害怕写作文的我,现在也可以下笔如有神了!”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了丰富多彩的班级阅读活动,学生爱上了书本、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培养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更提高了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金 娥.引导自主阅读,增强“乐学”情感[J].内蒙古教育,2014(14).
  [2]吴 霞.用兴趣点燃自主阅读的火花[J].学苑教育,2014(16).
  [3]潘海音.班级读书活动的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9(2).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初中语文承载着许多知识,包含了许多思想政治鲜明的文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塑造学生人格与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如何将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需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一、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特点  1.与德育相关的文章的思想内
期刊
摘 要:自闭症是一种以语言受损、社交困难、行为刻板和兴趣狭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发育性障碍,自闭症孩子有一个很美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可是当他们出现在一个普通班级里,有时带来的各种状况并不那么美好。文章通过实际的教育案例,针对在日常学校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如何用心接纳,用爱改变自闭症孩子。  关键词:自闭症;爱;接纳  我的班级里常常出现一些特殊孩子,比较多的是学习障碍和行为障碍方面的孩子,
期刊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崛起,企业的经营和持续发展从主要依赖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资源,逐渐转变为更多地依赖技术创新、专业知识等智慧资产,知识管理正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其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文章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企业如何在开放式创新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管理并走向成功,以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并不断创新。  关键词:知识管理;开放式创新;现代企业管理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智能发展的基础。它是作文的先导,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表达习惯的动力。作文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作文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觉和体验,也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感触。总而言之,情感需要是作文教学活动的驱力,是学生感知能力、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赖以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激发;情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以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未来成长成才以及健全性格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因而,小学教师要加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速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文章通过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特点,总结数字游戏对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水平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游戏的结合,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数学游戏;小学
期刊
摘 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因为对某些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去认真地观察思考事情的本质。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怎样才能针对学生的情况来激发他们对音乐知识的兴趣呢?这就是音乐教师应该理性思考的一个问题,教师可以站在学生角度在音乐实践中创造更多的带有情景融合的故事情节,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创新情景模式等更好地服务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乐趣追求。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设情景;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体验式音乐欣赏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而提出的符合音乐学习规律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双向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去亲身感知,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音乐欣赏;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一、体验式音乐欣赏教学的涵义及特点  1.体验式音乐欣赏教学的含义  所谓体验式音乐教学
期刊
摘 要:农村的学生因为受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阅读和写作能力低下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要让这些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写作水平,这是教学上必须注重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上可以从阅读选材、方法指导、阅读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加以指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懂、有所悟、有所获,在阅读中感到身心愉快,那么,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期刊
摘 要:文章作者以观摩东莞市第六届小学音乐优质课展示活动中感悟到的音乐教学有效性追求的“简”一词作为论述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提问、教学活动、教学媒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就如何实现有效的音乐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阐述。  关键词:简;音乐;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一、教学目标制定——“简”明扼要  如何制定教学目标,这是我们经常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匡芝兰执教的《顽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可传统的教育注重语言培养多,而思辨能力培养少。鉴于低年段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自我展现的特点,采用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将有效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我的教室我做主;思辨能力;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我的教室我做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