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生挫折教育的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小学生挫折心理的表现、成因,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三方面,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耐挫能力的途径。即从“家校配合,摒弃溺爱;适当锻炼,磨练意志;适当批评,制造障碍;积极引导,直面挫折;更多鼓励,培养自信;课外活动,应对突发”等六个方面入手,开展全方位的挫折教育,促进孩子的心理得到全面、健全的发展。
  【关键词】挫折教育;心理意志;思维;思考
  当今社会中,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中孩子不多,极易受到长辈的呵护、娇惯、甚至溺爱,导致他们缺乏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其依赖性强、承受能力差,往往会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受到挫折。这时候,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辅导,没有很强的耐挫力,孩子就会使其心理和行为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甚至会有危害他人的行为倾向。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某人因高考落榜而精神失常;某学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而上吊自杀;某青年因家庭贫困产生自卑心理卧轨而亡;某白领因同事的取笑而拔刀相向……因此,挫折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新课题,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挫折,调整挫折心理,培养耐挫能力,这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帮助家长科学教子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下面就小学生挫折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其耐挫能力的培养及注意事项谈些看法。
  一、小学生挫折心理表现
  人遇到挫折时,心理反应随之产生,一系列的挫折行为也相继引发出,人们个性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小学生是一群特殊的挫折群体,其挫折心理表现与一般成年人又有不同。表现主要如下:
  (一) 积极的挫折心理表现
  1.升华。小学生遇挫后,会“化悲痛为力量”,会将忧伤、愤怒等消极情绪转化为向上进取的积极情绪,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升华。
  2.增加努力。有一些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给自己打气,并加倍勤奋努力。比如考试考砸了,自己找出原因,争取下一次考出好成绩。
  3.改变策略再作尝试。有一些小学生发现目标难以实现时,会相应地降低要求来达到目的。
  (二) 消极的挫折心理表现
  1.行为方面
  (1)攻击性。小学生在学习上受到挫折后,一般会伴于厌学、逃学、打骂人、讽刺挖苦别人、破坏纪律等行为。
  (2)散漫性。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受挫后往往自暴自弃,迟到、旷课,行为散漫。
  (3)逃避行为。有的小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预期目标无法实现,外向型的学生的,会变得少言寡语;内向型的学生,则更加心灰意冷,逃避现实。
  (4)報复性。一些小学生因父母离异而受挫,会滋生较强的报复心理。对同学有敌对情绪,稍一不如意,就肆意破坏其他同学的财物来报复。
  (5)固执性。一些小学生在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指责后,心理不平衡,性子变得更顽固,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坚持不良的行为。
  2.情绪方面。小学生受挫后,会产生灰心丧气、焦虑多疑等不良情绪。
  3.理智方面。假如小学生接二连三地受挫后,解决问题缺少灵活性,变得刻板滞缓,因为挫折情境抑制了学生的正常的心智活动,往往把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给自己找一个阿Q式的理由。
  二、小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
  1.激烈、高压的学习竞争。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生都对自己抱有一定的期望,一旦达不到期望的标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不满情绪,导致心理上的挫折。特别是当家长寄予过高的期望,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容易抱着“可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只要考个好分数就行”的心态,分数考得不高,父母往往一反常态,恐吓或打骂。这也会使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很大的不平衡。学生的学习成绩欠佳,就会遭受老师的歧视与父母的斥责,承受过重的心理压力,一直处于焦虑状态,影响后面的学习。
  2.弱化、忽视的“主体地位”。 孩子诞生以后,是应在父母的照顾下成长的。这种照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能力与劳动习惯渐渐形成的过程而逐步减少,这样才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由于社会的发展,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小学生获取资讯更容易更便捷,其视野也更开阔,往往更早熟,渴望与成人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渴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同。但在校,教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对学生板起脸孔;在家里,父母对孩子过分照顾,扼杀孩子锻炼的机会,窒息孩子的独立意识,以致养成了一批在外是“绵羊”、 在家是“霸王”的公子公主。
  3.自闭、孤立的人际关系。儿童的天性是好奇、好动、好模仿,而小学生大多处于10岁左右,天真浪漫,对自己对别人还没有完全认知,容易遭受心理挫折。一些年轻的父母或孩子的祖父母总是怕这怕那,惟恐孩子“出事”,不准这样,不能那样,结果,造成了这些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恐惧症”,阻碍身心发展。
  4.突然、意外的刺激。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儿童是无忧无虑的,殊不知,儿童正用他们的眼睛在观察与感受。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自我中心特征,年龄越小,这种特征越明显。在遇上父母离异或亲人伤亡等家庭重大事故,学生都会深受影响而产生消极心理。假如此时,家长们又缺乏适当的解释,或再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但又说这是爱他才如此,久而久之,儿童在这互相冲突的讯息中,分不清行为与情绪的关联。容易产生忧郁。
  5.残缺、受损生理(或心理)条件。专家调查中发现,残疾儿童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达到18.2%。残疾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带来不便,认为自己总是不如健全儿童,缺乏自信心,会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同时也使他们社会交往范围狭小,参与社会的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由此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影响了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挫败感,加上社会的冷眼与歧视,使有些残疾儿童对未来丧失信心,更是自暴自弃,不思奋发。
  三、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1.家校配合,摒弃溺爱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替孩子写作业;有的家长到学校替孩子做值日;有的孩子甚至出钱叫同学替他做作业或搞卫生;有的家长一听到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不问明情况就找老师质询。对老师的批评不以为然,甚至恶言相向;孩子间打架,最终家长来帮着解气。这往往使学校的正面教育付之东流,这不仅助长了孩子的坏习惯,把孩子往歪路上去带,还会让孩子形成抑郁自卑等消极心理,长大后无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
  学校、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更正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家长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讯联络等途径了解其在家里的表现,建议家长适当让他分担家庭事务,如:父母下班,端茶送水;爷爷奶奶生病,去探望……以增强他的耐挫力。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做家长的应时时提醒自己:今天要为孩子准备他在未来生活中乘风破浪前行的条件,也要为他打下在逆风中行进的基础。加强与学校配合,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交往能力,才能对孩子有好的教育效果。
  家长对孩子产生的挫折心理可采取以下有效的途径:
  (1)排除孩子心理挫折的外部障碍。不要单纯地说教,要帮助孩子进行从客观、主观、他人、自己、目标、环境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帮助孩子进行合理的宣泄。
  (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家长可以定期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中聚会,多创造一些让他们自由交流的机会,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让孩子遇到挫折时,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培养孩子的友谊感、依恋感与安全感。
  (3)有意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不要太迁就,平时对孩子的要求最好不要全部答应,让他们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并且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外,还可以创设一些挫折情境。
  2.适当锻炼,磨练意志
  “挫折教育”应从“坐而论道”发展到“起而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定期让孩子走进一些部队、工厂,体验生活,让学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也可以针对提高学生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家校协同开展“今天我当家”“每月学会一件事”“我是父母的好帮手”等实践操作活动,磨练心智,向困难作挑战。
  此外,树立典范,深化教育。让学生多接触各种各樣的榜样,中外著名人物、少年英雄、身边的先进、班级中的小榜样,使小学生了解榜样成长过程,同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适当批评,制造障碍
  批评是最有用、最常用的挫折教育是批评,适当的批评可以很好地调节学生的心理。有的学生成绩好,但体育欠佳;有的学生擅长琴棋书画,却不善于沟通。老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指出不足,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在某些方面自己不如别人,可能会遇到困难,要去克服。
  但是,过度批评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并产生产生逆反心理。有的老师言辞“激烈”了一些,本意是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却往往适得其反。平时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场合地点,不侮辱学生人格,不伤学生自尊。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4.积极引导,直面挫折
  (1)正确认识挫折。小学生要战胜产生的挫折心理的最终是靠其个人的心理承受力和调整能力。因此,在进行教育时,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在生活中是难免的,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现实中的不如意;二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三要教给学生一些对待挫折的方法,面对挫折百折不挠、充满信心地战胜它,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坚强、成熟成为生活的强者。
  (2)调节抱负水平。抱负水平过低,往往对成功不抱希望,不求上进,自暴自弃,因而易受挫折;抱负水平过高,往往盲目乐观,感觉良好,期望与现实常常发生冲突,挫折经验更频繁。
  (3)掌握心理调适的一些方法。教育小学生遇到挫折时,自己应掌握一些积极的心理调控方法来消除各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可以向父母、朋友、老师等倾诉苦恼。或者通过大哭一场、写日记等方式宣泄出来;当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达不到而受到挫折时,不如采用“补偿法”,改变自己的努力方向,以其他方面获得的成功来弥补、减轻心理上的挫折感等等。教会学生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是要顺其自然,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承受能力,切勿拔苗助长。
  5.更多鼓励,培养自信
  挫折教育的核心,是“鼓励教育”,不能停留在让学生吃苦、接受批评等表面上。孩子渴望被被家长和老师尊重。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你没出息”“你不可救药”等这类消极语言都应通通摒弃,而代之以“你能行”“你的目标一定能达到”。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
  挫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还需要学校、家庭、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教育,教育时注意把握挫折的适度性。使他学会从别人或外界给予中得到幸福,并从内心深处激发一种自己寻找幸福的本能。才能在任何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保持乐观,培养出坚强乐观品质,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在学校德育中,品德课和校园文化建设应增加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的元素,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诠释,并通过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发挥传统德育资源的现代功能。本文通过列举挖掘小学品德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组织教学活动的例子,探索将传统文化浸润于日常品德学科教学,使学生们通过相关活动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传统文化加以传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
故事回顾:  餐后自主活动后,小朋友们收拾玩具准备回活动室,在收拾塑料小方桌时,方祯和林彦希发现有两张小方桌被紧紧地套在一起了。他们试图把其掰开,掰了好一会儿,没有掰开。于是他们又叫了旁边的李泽裔来帮忙一起掰,还是掰不开。林彦希说:“我掰上面,你们俩掰下面!”这样又掰了好一会儿,还是掰不开。这时,他们流露出难过的神情,对我说:“老师,我们不够力,还是你来吧!”我观察了一会儿,没有直接去帮忙,而是对
幼小衔接,孩子需要什么?  二十以内的加减?认识500个汉字?学习拼音……  爸爸妈妈们担心孩子入学后跟不上,  抓紧时间把孩子送进幼小衔接班。这样,真的够了吗?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幼小衔接应该注意的事情。其实,孩子上一年级最让人头疼的不是成绩,而是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上课不能安心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不会阅读,书写困难,自理能力差……看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
【摘要】课堂互动是一个整体性动态生成的过程,理想的英语课堂应是互动的、知性灵动的天地。建立和谐关系,营造融洽的互动氛围;运用有效的互动提问,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真实任务活动,在互动中产生语言的习得;挖掘文本情境,拓展教学内容的互动深度。  【关键词】课堂互动;和谐关系;文本情景;互动提问;真实任务  课堂是互动教学的基地,是一种以教材为媒介,教师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振兴足球要举国体制市场体制结合》,“搞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必须要从娃娃抓起,要夯实我国足球的社会基础,推动我国整体足球水平在普及中追求卓越”,同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的政策文件,将足球事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发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家庭教育纳入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议程,对教育而言,人才的培养较以前更加需要学校、家
本报综合消息 3月25日,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工会全系统2018年教职工春季运动会在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运动场举行。来自全市各高校、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单位、市教育局机关的24支代表队、450多名运动员一起参与比赛,全场气氛热烈、群情激扬。大家在专注比赛、享受比赛的同时增进了友谊,体会了运动的快乐。  深圳市教育工委副书记范坤出席活动并致开幕词,他代表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向各单位、学校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提到“本地区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例,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重要事件或突发事件等,也是需要教师关注并加以整理、开发的资源。”这些建议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为乡土文化提供了传承的载体,巧妙地对乡土文化加以整理、提炼,成为丰富《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乡土文化
“区域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相对宽泛,它既是必修三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承接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桥梁”。它也顺应了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人地和谐”理念,即一个区域的发展需要经济社会条件作保障,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如果一道题既能考自然地理又能考人文地理,同时又符合当今国策,自然成为了高考的热点。在2017年的全国三套卷中,该考点均占了二十余分,并且都是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如全国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国家义务教育大范围的普及,尤其是在农村,以往学生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普遍得到了解决,但也产生了新的现象和问题。据国家教育局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存在着很多中学生辍学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有着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得知:大量学生的辍学来自于厌学的心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量中学生的厌学并辍学是各教育领导和专家一直关心的问题。而针对这种现象和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成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阅读内容、丰富学生语言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障。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和创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改进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在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离相应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