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工艺对压榨山茶油中伴随物的影响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脱酸、脱色以及不同温度脱臭的精炼工艺对压榨山茶油中角鲨烯含量、甾醇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毛油中角鲨烯含量为127.46 mg/kg;经脱酸、脱色和脱臭(150℃)后,角鲨烯含量分别降低至105.82、89.52和79.79 mg/kg,且随着脱臭温度的升高(150~240℃),角鲨烯含量减少,当脱臭温度升高至210℃,角鲨烯含量降低了53.70%,继续升高脱臭温度至240℃,角鲨烯含量无明显变化.山茶毛油中总甾醇含量为3074.24 mg/kg,脱酸后总甾醇含量减少(14.2%),而脱色后总甾醇含量增加(13.2%).随着精炼程度的增加,δ-7-燕麦甾烯醇消失,生成了β-谷甾醇,δ-5,23-豆甾二烯醇含量大幅改变.脱臭工艺和脱臭温度的升高明显减少了山茶油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酸类、醇类、酯类化合物数量和相对百分含量大幅降低.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核桃蛋白在酶解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Protamex?蛋白酶对核桃蛋白进行酶解,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不同时间点分析酶解液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对气味活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酶解前和酶解后分别检测出55种和68种挥发性物质,包含了醛、醇、酮、酯和呋喃等种类;随着酶解的进行,关键香气成分由酶解前的正戊醛、1-辛烯-3-醇和异戊醛等21种化合物,逐渐转变为异戊醛、二甲基二硫醚和(2E,4E)-癸二烯醛等13种化合物.主成分分析表明,酶解至3 h时,
为了探究气相色谱法在不同种蔬菜的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原理:是利用不同种物质的沸点、极性、吸附性的差异能够使不同的有机混合物质的分离出来.分析样品能够在气化室气化,被惰性气体(即载气一般为氮气)进入色谱柱,在色谱柱内含有固定相,能够使样品中不同组分倾向于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形成分配或吸附平衡.随着载气在色谱柱内流动,样品中的不同组分在色谱柱内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或吸附或者解吸,在两相间作反复多次分配、吸附使各组分在柱中得到分离,在载气流动中浓度高的组分,不同组分分离后进入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被测定.结论:
在环境监测系统的研发中,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安全、可靠的数据整合、处理、传递.对此,物联网环境监测系统中必须要配置数据采集装置,实现互联互通、自组局域网等,并确保能够在互相协作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利用数据采集终端配置服务节点,达到远程数据采集、传输等目的,便于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设备进行动态查看.由此来看,对于这一系统的应用来说,其适应范围广泛,能够在环保、农业、电信、市政、交通等领域内的自动监测站进行数据整合、传输、应用等.本文是以温室种植领域的环境监测展开系统研发与设计,其包括三大内容,即:
为了探究菊芋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本文考察了不同微波强度对菊芋干燥特性的影响.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和Dincer模型对干燥曲线进行拟合,并结合尺度参数(α)、形状参数(β)、滞后因子(G)、干燥系数(S)等分析了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机制.结果表明:除1.28 W/g外,菊芋整个干燥过程分为升速、恒速和降速3个阶段,且微波强度越大,最大干燥速率愈高,升速阶段历时越短.β介于1.314~2.175之间,表明干燥过程并非完全由内部扩散主导.G为1.043~1.188,且随微波强度增大而减小.毕渥
本实验将绿豆蛋白在40、55、70、85、100℃的条件下热处理15、30、45、60、120 min,制备绿豆蛋白-高酰基结冷胶乳液凝胶,分析了凝胶的硬度、持水性、色度、溶解度、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凝胶微观结构,以探究绿豆蛋白热变性对其形成乳液凝胶的性质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提高,热处理时间延长,凝胶硬度、持水性先增大后减小,在85℃、30 min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03.91±12.05 N、99.715%±0.022%.热处理显著降低了凝胶亮度L*(P<0.05),提高了红度值a*.凝胶溶解度
针对苦瓜籽油(bitter gourd seed oil,BGSO)具有不良风味,极易氧化的问题,以乳清分离蛋白、苹果果胶和壳寡糖为乳化剂,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对其进行包封,使苦瓜籽油保持良好的物理稳定性.本研究探究了苦瓜籽油多层乳液的制备工艺,并对苦瓜籽油多层乳液进行平均粒径、多分散指数和ζ-电位测定、微观结构观察、流变学特性测试、物理稳定性测试和主要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在均质压力为600 bar,均质5次,苹果果胶浓度为3.5%(w/v),双层乳液pH为4.4,壳寡糖浓度为2%(w/v),三层
以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为靶标,研究戊糖乳杆菌DF9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QS inhibitor,QSI)对其的淬灭效果.在确定DF9-QSI对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BB170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亚抑菌浓度的DF9-QSI对副溶血弧菌QS信号分子AI-2的活性、动力(群集、泳动和蹭行)、生物被膜形成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F9-QSI≤0.8 mg/mL时,其不影响副溶血弧菌的生长,且可有效降低其AI-2活性,抑制副溶血弧菌的运动、生物被膜
为了分析三峡肽素(Sanxiapeptin)对柑橘类水果的主要采后致腐菌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的抑制机理,本研究首先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指状青霉随三峡肽素的形态变化,并分析了细胞壁的保护剂山梨醇与细胞膜的保护剂麦角固醇在三峡肽素在抑制真菌过程中的作用,然后通过BGISEQ-500研究平台,对三峡肽素处理后的指状青霉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测序产生的6.38 Gb序列数据进行了无参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经三峡肽素处理后,指状青霉的细胞表面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正对照膜靶点杀菌剂百可
为评价不同酵母菌与植物乳杆菌复合发酵对新会柑酵素品质的影响,以新会柑新鲜果浆为原料,采用3种酵母菌种分别与植物乳杆菌进行复合发酵.追踪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酵母活菌数、总糖含量、pH和总酸的变化趋势,并比较不同发酵体系新会柑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三株酵母菌均可在新会柑中正常生长,但酿酒酵母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在新会柑的生长速率高于单胞酿酒酵母.发酵可以提高新会柑酵素总黄酮、多酚、γ-氨基丁酸的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但会降解部分粗多糖.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发酵体系中粗多糖和γ-氨基丁酸含量最
以甘蔗渣为原料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s)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考察pH和离子强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得到的CNCs,长度为120 nm左右,结晶度为70%.CNC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粒径,随制备条件pH的升高而减小,在pH11的条件下,由于去质子化,使得乳液相对均一;此外,CNCs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粒径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00 mmol/L的浓度下,由于盐离子的静电屏蔽作用致使静电斥力减小,乳液破乳,分层更加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了甘蔗渣CNCs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