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原本是怪胎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ge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孔子的分类有问题
  把作家、学者、媒体人、知识分子等等,都简称或统称为“文人”,实在很扯淡,也很糊涂。比如,你能说顾准先生是文人么?那简直就是亵渎!
  文人从来就不是“荣誉称号”。文人相轻,文人无行,也都不是什么好词。所以,要简称,得称“文化人”。最好,是细分。这事孔子老早做过。他老人家的主张,是分为君子与小人。这两个概念,可以区分“品类”,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也可以区分“品级”,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品类是类别,品级是级别。这种区分,在孔子那里是普适的,可以用于所有人。但如果加个“儒”字,称为“君子儒”和“小人儒”(《论语·雍也》),则特指文化人。可见,文化人不但能分类,还能分级。
  但这个分法,有问题。因为君子与小人,原本指不同的“阶级”。君子即贵族,小人即平民。其形成,则源自宗法制。宗法制规定,家族的血统、财产和地位,原则上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为君。天子的嫡长子为天下之君,诸侯的为国君,大夫的为家君。所以,君子,就是“诸君之子”。做不了君的次子和庶子,分出去成为“小宗”。大贵族的小宗,起先也是贵族。天子的小宗是诸侯,诸侯的小宗是大夫,大夫的小宗是士。但分到最后,一无所有,啥都不是,就成了平民。所以,小人就是“小宗之人”。这就是阶级。
  到了孔子那里,这两个概念,又指“品级”,即君子“三高”(高贵、高尚、高雅),小人“三俗”(粗俗、低俗、庸俗)。再后来,阶级的意义没有了,品级的意义也淡化了,变成了“品类”:君子是好人,小人是坏人。或者说,君子道德高尚,小人品质恶劣。阶级讲“地位”,品级讲“品位”,品类讲“品质”,都是君子高,小人低。
  这就越来越说不清。比如小人,是无德还是缺德,是德薄还是德寡?然而“寡德之人”,可不是谁都能自称的。呵呵呵,“寡人”不是“小人”,反倒是“大人”。正所谓:尊贵是王侯,偏偏称孤寡,你说是谦虚还是自夸?
  事实上,简单的道德判断,最不靠谱。谁都可以轻易地说自己是君子,别人是小人。那么,到底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更何况,君子又怎样,小人又如何?比如周扬,是不是君子?是。整不整人?整。挨不挨整?挨。而且,正因为是君子,后来他忏悔。但不忏悔的,也未必就是小人。事实上,小人整人,君子也整;君子挨整,小人也挨(比如偷鸡摸狗的梁上君子)。历朝历代,还有搞政治运动那会,都这样。
  二、我的主张,是区分类型
  显然,以道德标准为文化标准,是不灵的。一笔糊涂账,统称“文人”,更不行。分类才能见分野。因此我的主张,是区分“类型”。类型有品类的意思,也有品级的意思,还有型号的意思,标志着不同的气质和味道,甚至人格特征,所以叫“类型”。
  文化人的类型,主要有四种:士人、学人、诗人、文人。前三种,大约相当于“君子儒”;文人,大约相当于“小人儒”。大约而已,不完全准确。另外,还有两种次要的类型:哲人和艺人。之所以次要,是因为哲人数量极少,艺人又往往被认为“没文化”。
  这种分类,表面上看,似乎带有“职业标签”,其实无关乎“职业身份”。比方说,并非学哲学、搞哲学、讲哲学的,都是哲人。真正的哲人,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千载难逢。大多数,则不过“哲学工作者”,甚至“吃哲学饭的”。
  同样,并非写诗的都是诗人,做学问的都是学人。比如乾隆皇帝,诗写得倒多,难道也算?又比如,现在某些官员,为了解决级别待遇问题,转岗文联、作协、社科院,今天主持一个项目,明天主编一套丛书,其实胸无点墨,事无寸功,也算诗人或学人?
  就连专业作家和学者,也不好说。事实上,有人写了一辈子诗,也不是诗人;做了一辈子学问,也不是学人。为什么?或无诗人之灵气,或无学人之锐眼,只好算作“诗匠”或“学匠”,无妨统称为“匠人”。这就只能算是“写诗的”和“做学问的”。好比有些人,只能叫“男的”,不能叫“男人”。
  舞文弄墨的也一样,有文匠,有文人。文匠只会写陈词滥调、新老八股、官样文章。这就像学匠,只会写“教材体”;诗匠,只会写“朗诵体”。八股文面目可憎,教材体味同嚼蜡,朗诵体令人肉麻。稍微像样一点的文人,也不屑。
  文人肯定是有才气的,叫“才子”;也是有才情的,叫“情种”。所以,才子每被佳人心仪,正如美女常为英雄所爱。但这不是鉴别文人与否的标准。真正的诗人,也都有才气和才情。真正的学人,则必有才气。是不是“情种”,因人而异。
  不看职业,也不看才能,看什么?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但可以肯定,文人作为“类型”,有特定的含义,并不等于“文字工作者”或“文化工作者”。因为人家写文章,就管人家叫“文人”,是没动脑子,含糊惯了。
  三、所有类型,都是士的变体
  什么是“文人”?文人是士人的变体。当然,其他类型,除了艺人,也都是。艺人在古代,多由“贱人”充任。社会地位,与士人不可同日。这当然是歧视。但艺人不是士(士人),而是庶(庶人),总归是事实。
  士在春秋战国,是最低一等的贵族。他们没有封建领地(诸侯之国,大夫之家),但有学问本事,或一技之长。其中,有文化的是“文士”,有武艺的是“武士”。这是最早的分野。但这是“分工”,不是“分类”。文士和武士,都要靠自己的本事找饭吃。
  这就跟后来所谓“知识分子”一样,也是“毛”,必须依附在一张“皮”上。不过那时皮很多,毛也值钱。几乎所有的皮,都希望拥有更多的毛。稍微有点头脑的诸侯和大夫,都争相“养士”,甚至不计成本。比如齐之孟尝,楚之春申,魏之信陵,赵之平原,这“战国四君子”,便都是爱才如命,求贤若渴,网罗天下,执礼甚恭。
  反过来,士人则可以挑肥拣瘦,朝秦暮楚,爱理不理,爱来不来,端足了架子摆足了谱。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于是,他们不但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工作者”,也是中国最早的“自由职业者”。   但从秦汉开始,士就不自由了。因为这时,“皮”只剩下一张,就是皇帝,或皇权。出路,也基本上只有一条,就是“读书做官”。所谓“士人”,也一般不再包括武士,而主要指文士,即“读书人”。读书而做官,由士而大夫,所以叫“士大夫”。
  不过,做官这事,也非人人有份。有的做不了,也有的不愿做,还有人心里很想偏说不。这些人,便有的去做学问,这就是“学人”;有的去吟风月,这就是“诗人”。所以,学人和诗人,都是士人的变体。士的分野、分流和分类,自此开始。
  士人做了官,就是“官人”。官人是“帮忙”的。部分学人,修官史,设教席,注经典,搞意识形态,也算帮忙。偌大一个王朝和帝国,总要有人做事。这也无可厚非。何况士人来做官,总体上要比其他人好。外戚专政,宦官擅权,藩镇割据,都是“祸源”。
  于是从秦汉到明清,“文官制度”就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官员的主体,必须是士人(读书人);读书人的“正道”,则是做官。甚至还有世世代代读书做官的大家,叫“士族”;而某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读书人,即便还没做官,也叫“士大夫”。总之,官人,是秦汉以后士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只不过,不能算作文化类型。
  四、文人是士人演变的末流
  然而皇帝或皇家,不但要有人帮忙,还要有人帮凶、帮闲、帮腔。这不仅是帝国政治的需要,有时也是皇帝本人的需求,比如附庸风雅,装腔作势,显摆卖弄。
  帮凶的,有打手,有鹰犬,有厂卫,有酷吏。帮闲和帮腔,则不是他们的活,也干不了。靠艺人同样不行。旧社会的艺人,并不像新社会这样受到尊重。所谓“王八、戏子、吹鼓手”,哪里上得了台面?没有话语权,如何帮腔?帮闲都难。
  于是所谓“文人”,便应运而生。文人,最早指“有文德的人”。这是古意,见于《书经》和《诗经》,后世不用。汉代的说法,是“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王充《论衡·超奇》)。但这是“文秘”,不是“文人”。而且,也应该算是“帮忙”的。
  汉魏以后的“文人”,俗称“笔杆子”。他们是为皇权或当局服务,帮闲、帮腔甚至帮凶的读书人。歌功颂德,是帮腔;吟风弄月,是帮闲;为文字狱提供“证据”,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上纲上线,则是帮凶。没有文人,单靠皇帝,根本就实现不了“文化专制”。《韩诗外传》说,君子要“避文士之笔端”,并非没有道理。
  显然,文人这一品种或类型,实乃古士演变之末流。事实上,有士人“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学人传承文化延续文明,诗人(包括一切真正的艺术家)创造文艺作品,再加上哲人启迪智慧,艺人丰富生活,也就够了,要文人做甚?可见是怪胎。
  帮腔和帮闲,也有等级或品级。高级的舞文弄墨,中级的插科打诨,低级的溜须拍马。但无论哪种,都是“御用”。有人主张分为“御用”和“非御用”的,这是犯糊涂,或想当然。其实,凡文人,皆御用,只有“在岗”和“待岗”之别,顶多再加“求之不得,恼羞成怒”的一种。这就正如执政党和在野党,都是政党。凡政党,都希望执政。如果连在野党都做不成,就变成黑手党。黑手党如果做了总统,其实也很乐意“放下屠刀”的。
  文人也一样,几乎无不盼望“上书房行走”。就连某些诗人,也如此。否则,何必抱怨“不才明主弃”,说什么“奉旨填词”?可见吟诗作赋,原本退求其次。如果连这条出路都没有,便只好“落草为寇”,给“山大王”去当“狗头军师”。
  所以,文人其实有多副面孔,或为“文丑”,或为“文痞”,或为“文贼”,或为“文匪”,甚至“斯文扫地,泼妇骂街”,我们以后再说。那些从来就不想御用的,则决非文人。因此,有风骨的文化人,千万别以为文人称号是桂冠,随便戴在自己头上。
  总之,秦汉以后,士人就分化了,产生出各种类型。其中,学人和诗人是“正变”,文人是“异变”,哲人是“异数”。还有“匪人”,则是“异类”。匪人也有两种。原本是匪,然而儒雅,是“儒匪”;毕竟是儒,但有匪气,是“匪儒”。儒匪的特点,是“君子动口也动手,该出手时就出手”。匪儒的特点,则是离经叛道,呵佛骂祖,非文武而薄周孔,比如嵇康和李贽。这也是极少数,故不列为一种类型。
  后面的文章,便分而论之。
  (原刊载于《南方都市报》)
其他文献
在部分大学开始自主招生的今天,同一所大学将辐射几十所甚至几百所中学选拔自己所需要的学生,而一所中学又要接受不同层次的大学的选择。当一所大学在对多所学校进行生源选拔时,由于缺少文化意义上的标准,其选拔的盲目性在所难免。而中学生由于中学期间没有事先的思想准备,上了大学以后显得后劲不足。  近来,同济大学推出“苗圃计划”,把全国7个省市的20所高中列为首批试点中学,把相关的学科、专业与这些中学对接,建立
期刊
清华大学高考招生工作已正式启动,承诺不公布状元数,新生不但能收到一份带有自己相片的精美“录取通知书”,还将收到一份由清华大学校长亲自签发的《2012年入学纪念证书》,作为新生的永久纪念。  进入一年一度的“后高考时期”,紧接着便是“后高考经济”的升温,以及对高考成绩尤其是高考状元的炒作。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在高考成绩出来前,总会下发“红头文件”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地区、学校、学生的高考成绩、升学
期刊
新华网消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审议通过《教育督导条例(草案)》。  会议指出,我国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但区域、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差距。要将推进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努力使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
期刊
中考成绩出炉,“生源大战”便“狼烟四起”。  在一些中考成绩较好的学校,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来自各地的招生人员如走马灯似地穿行其间,既有省、市、县的学校,也有与本校招生范围根本不搭界的外地学校,“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台”是其写照。来者摇唇鼓舌,或自我标榜是“历史名校”,文化积淀深厚;或自我吹嘘名师云集,灿若群星;或宣传本校教学有方,成绩眩目,大有“你不来我校,将悔恨终生”之意,竭尽了“王婆卖瓜”之
期刊
【导读】: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一如既往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所考查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更是考察一个人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综观2012年高考,全国各地17套语文试卷的作文题,除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外,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值得注意,一个是作文命题意在引领新的课程改革,第二个是充分发挥国家教育考试的育人功能。  题型:意在引领新的课程改革 
期刊
本刊讯(记者 杨云慧) 鲍春梅、陈云清是边境滇西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中心小学六(3)班的佤族学生。她俩加入了学校棋类兴趣小组。不久前的一天下午,她们和其他20个男孩子一起对弈,专注的神情就像专业棋手。  这个有600多名学生的乡镇小学现在有15个兴趣小组,包括傣族舞、佤族舞、葫芦丝、根雕等。位于县城的沧源县国门小学,1 500名学生全部参与到美术类、体育类、音乐舞蹈类等5大类41个兴趣小组的活动
期刊
南京大学历史系讲师梁晨等人的研究结论,与普遍的社会观感形成了反差。2009年1月4日,温家宝总理也曾在科教领导小组的讲话中指出:“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以下简称《无声的革命》)的主要结论如“高考制度本身有利于工农子弟”、“
期刊
本刊讯(记者 杨曙光) 近日,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云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标志着该中心正式落户云南。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是中国外交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的10个国家级对东盟国家教育培训基地之一,是国家级援外农业人才培训基地,目标是实施农业科技和高等教育“走出去”,为东盟国家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  云南省委、省政府在贺信中指出,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落户云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
期刊
《云南日报》消息 近日,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青团贵州省委、全国32家省级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2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捐赠、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在捐赠、启动仪式上,茅台集团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亿元人民币,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每人5 000元标准,资助2万名考入二类
期刊
本刊讯(记者 李配亮) 为加快推进“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云南省教育厅与光明日报教育部联合举办“价值主义教育思想大家谈”主题征文活动。8月13日,“价值主义教育思想”新闻发布会在昆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云南日报等近20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此次征文活动得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10余家媒体的大力支持。征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