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学根源有三个向度。文化就其与民族的关联而言,它既是 民族自我认证的标志,又是民族自觉凝聚的精神源泉。文化在历时性的传承中,经过民族的 不断选择与认同,积淀为共时性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文化变迁大 致包括三种不同路径:一是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二是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三是 多元文化潜移的相互涵化。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得以深化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变迁
【作 者】解丽霞,女,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讲师,中山大学哲学博士 。广州,510640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2-0001-005
Chinese Culture•National Spirit•Change of Culture
——On the Cultural Headstream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Xie Lixia
Abstract: The cultural origin of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three ways.Culture, connecting with nation, is both the mark of self-recogni tio n and the spiritual source of conscious-cohesion of nation National spirit is i deological core of cohesion of nation, which is accumulated by choosing and app roving of nation continuously in delivering of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change of cu l ture is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has three different ways: the first is natural evo l ution of cultural self-spirit, the second is passive transform under attack of t he foreign culture, the third is mutual contain during influence of pluralistic culture
Key words: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culture , National spirit, Change of culture
一 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
中华民族凝聚力可以说是一个学术老话题。一般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促进民族成员团结 凝聚、维护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内在动力,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合力。文化和凝聚力如何联系 在一起,或者说文化对凝聚力的作用如何。对此问题的探讨与解答,不能忽视一个基本的理 论问题,那就是文化与民族的关系。
关于文化,最经典的当数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中的广义而言,是 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 其他能力及习惯。”①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人类学概念或民族学概念,它是人类发展史 上的 特定范畴,与民族的关系可谓与生俱来。泰勒的这一基本文化立场影响了西方后来的文化学 研究。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认为:“人类的所有这些基本难题都要由个体通过器 物,通过组成合作群体,通过发展知识、价值和道德意识来求得解决。”②这一论断揭示 了文 化与民族的发生学意义,人类在不断解决自身需求的实践中,文化伴随而生,“人工制品、 组织化群体和象征符号是文化过程的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纬度。”③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物 质基础(人工制品)、承载主体(组织化群体)、精神信仰(象征符号),具备了这些坚实的基 础,民族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他下了定论,“我们必须断言:这个过程明确意味着 一个群体的存在,以及其成员间的一种持久关系的存在。”④民族因为文化的实践而存在 。在 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想象”,是群体中成员的认识和理解。正如安德 森所讲:“‘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 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⑤如此界定说明民族具有文化性 。反 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民族,文化也具有民族性。文化与民族,不仅有发生学上的关联 ,而且文化既是种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又是民族自我认证的标志,它更是一种实践力量,提 供民族凝聚的精神源泉。
民族理论研究以文化作为民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可以说中外皆然。在中国古代,“夷夏之辨”的文化决定 论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我中心”观念,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研 究中,有着相同的认识,美国文化学家博克认为:“人类群体中大部分显著的差异是由文化 决定的。不论你所讲的语言、使用的工具、偏好的食物、选择的职业,还是你对美妙的、神 奇的事物的概念,无不是首先依从于你生长在其中的群体的文化。”⑥可以说,民族是一 种社 会文化建构,是文明与野蛮的界分标志。文化是民族的标记,文化因民族而形成传统,传统 具有在民族中传递的能力。所以,马林诺斯基断定,“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一个群体把个人成 就的原理纳入到可以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交流的传统中去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传 统还要能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⑦文化在民族中穿行,它使人们有可能彼此联系;民族 依靠传统的规范、习俗生活,依靠文化整合、文化凝聚稳定发展的根基。
民族因为有了自己的文化风格而成为文化民族,文化因为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成为民族文 化。民族正是因为文化而产生了价值的趋同性,才有可能凝聚在一起,“文化民族,这个词 本身把它们和它们以前及以后的形式区别开了。一种强烈的‘我们’感铸就了一切主要结合 中的最有意义的内在一致性。”⑧文化体现为民族共同的心理意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通 过行为的整合实现民族的整体性存在。“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遵照这些文化目的,一步步强化 自己的经验,并根据这些文化内驱力的紧迫程度,各种异质的行为也相应地愈来愈取得了融 贯统一的形态。一组最混乱地结合在一起的行动,由于被吸收到一种整合完好的文化中,常 常会通过不可思议的形态转变,体现该文化独特目标的特征。”⑨所以说,文化是民族最 坚强、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基于以上认识,文化与凝聚力的联结就变得简单了。它可以转化为文化在民族实践中的现实 作用,即对民族产生凝聚力量。这一点恰如斯威伍德对文化的理解,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实 践,是以意识、行动与特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然后寻求改变世界的一种手段。”⑩民族 凝聚 力简单而言,就是一种文化实践。文化在民族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体现民族心理倾向、 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二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两面”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而言,它是民族精神;在文 化实践而言,它是民族凝聚力。简而言之,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民族凝聚力 是民族精神的价值落实。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来看,中华民族精神居于核心地位;从中 华民族的实践来看,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正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 时期。
学术界一般认为,民族凝聚力由自然凝聚力和社会凝聚力构成,血缘、地域是民族凝聚力的 自然要素,经济、政治、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社会要素。但就其质而言,文化决定着民族凝 聚力的基本要素。按照“文化结构说”理论,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与此对应,民族凝聚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主要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三个主要因素。 血缘、地域可以看作物质文化的范畴,它们不仅仅是民族的自然联结纽带,更是民族的“文 化意象”,作为一种召唤民族的力量而展现在民族凝聚的文化舞台上。就广义的文化而言, 不同性质的文化在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不同。具体来讲,经济为民族凝聚力提供物质基础, 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凝聚的坚实土壤,共同的物质利益是民族凝聚的经济动因。政治为民 族凝聚力提供制度保证,“天下一统”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有利政治环境。思想文化则是民族 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的情感纽带。所以,伍雄武认为:“中华各民族所以能融合为 中华民族,其中最主要的历史条件,就在于各民族的文化是相容的、互通的、能结合为多元 一体的文化。”[11]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主 要特征就是 具有文化认同功能,因为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它理所当然地成为维系全民 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凝聚民族积极思想,感召人们为民族统一和社 会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源泉。”[12]如果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 泉,那么, 它为民族凝聚提供的主要就是民族精神的支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凝聚核心、创新动力。因 此,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力量。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就是民族凝聚力增强与民族大融合时期。春秋 战国时期的文化领域,诸子百家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吸收,如曹聚仁先生所讲“‘百家争鸣 ’与‘互相渗透’,正是一件事的两方面”。[13]中国文化在争鸣与融合中奠定了基 本形态,孕 育了爱国主义、崇尚统一、以民为本、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各少数民族在这种精神的引导 下,逐渐走向融合,产生了华夏民族。因此,伍雄武认为,“春秋战国500余年是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其重要性就在于,这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中华文化的 核心和基质的形成时期,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民族的诞生时期。”[14]秦汉时期 ,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的一统文化模式确立,“大一统”、“崇德重义”的民族精神凸显,促进了各民族 的进一步融合,汉族诞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形成。魏晋至明清时期,在王朝更替 频繁的历史进程中,统一始终是主流,民族文化吸纳佛教文化,走向合流,民族精神更加巩 固,中华民族再次出现大融合。在近代,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民族精神在“救亡图强 ”的时代主题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团结御侮的革命精神、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凸显出来,中 华民族空前凝聚,致力于探求“中国向何处去”的强国之路。在当代,改革开放、全球化是 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精神的召唤下,全国各民 族人民团结起来,投身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为民族的繁荣、进步作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经过民族的不断选择与价值 认同,逐渐形成了超越时代界限、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贵 和尚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八项内容。这些主体精神深蕴在民族的 文化传统里,中华民族成员在这种精神的濡染下,形成了独特的国民品格和精神风貌,从而 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化母体而产生归属感和宿命感。所以,安德森指出:“使人们在‘民 族’的想象之中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和群体生命的存在。‘民族’在人们心中所诱发 的感情,主要是一种无私而高贵的自我牺牲。”[15]其实,安德森所讲的“民族”, 与其说是“ 想象的共同体”,不如理解为“民族精神”。因为,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或认同,主要不是想 象一个共同的政治,而是认同一种特定的文化。虽然,民族在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强烈的 政治性,民族的凝聚核心变成了政治权威,但从根本上讲,民族之所以可以称为“民族”, 首要的条件是它的文化共同性,而不是政治共同性。因此,民族精神始终是民族凝聚的思想 内核,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最根本原因。
三 文化变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深化机制
所谓“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其特质或主体精神发生变化的过程。考察中华 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变迁路径:一是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二 是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三是多元文化潜移的相互涵化。在文化变迁的进程中,中华民 族凝聚力得以逐步深化。
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可以说贯穿于文化变迁的整个过程中。这里讲“自然演进”,主要 指民族文化精神在古代民族的实践中,其内涵由“自然情感”发展为“道德至上”。按照中 国传统文化的分期,传统文化在秦汉时期的定型正标志着文化精神的转折。在此之前,虽然 传统文化在孕育期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但是自然性的;在雏形期有浓郁的人文意识,但百家 争鸣尚未定于一。可以说,各部族的凝聚核心,主要来自于对部族特定自然东西的认同,比 如:血缘、地域、亲缘、由自然而想象出来的部族文化的象征——图腾,还有语言。安德森 也讲道:“从一开始,‘民族’的想象就和种种个人无可选择的事物,如出生地、肤色等密 不可分。更有甚者,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不可考证,更 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16]这种自然凝聚力之所以如此 强大,因为 它是不需要逻辑证明的,是部族生来如此的本根。随着传统文化的定型、强化,文化精神也 逐渐凝结为以道德至上为表征、以群体本位为取向、以和合统一为旨归的价值模式。各部族 正是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在部族的互相融合中,逐渐认同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精神 德性价值的确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反过来强化了文化精神。在文化精神的转变 中,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随之深化,由“地域、血缘、亲缘”等自然凝聚核心,转变 为以“道德至上”为价值旨归的伦理凝聚核心。当然,在文化自然演进的历程中,我们不能 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东汉至唐,佛教文化(外来文化)的传入到鼎盛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 响。但考察文化发展的最后结果,如陈寅恪先生所讲:“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 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17]虽然佛教盛极一时, 但它并没有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到转型期,都保持了一以贯之的文化 精神,保障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
“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式的文化变迁,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遭遇西方文化挑战 而产生的文化精神变革。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西方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挑战,中华民族凝聚 力正是在这种双重挑战中曲折发展、不断增强。近代起始于1840年,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年限 的界定,更是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开始。直到1949年,中华民族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艰 难前行。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际上不仅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概 念。所以,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探讨应分属两个不同的层面:在政治上,西方列强一次次的 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亡国亡种”的政 治压力下,民族利益高度一致,“民族的独立”成了第一要务,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抵 抗侵略,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这种凝聚力主要是政治凝聚。在文化上,“科学、民主 ”等西方文化精神,如同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不管中华民族是否愿意,同样涌进了中华 大地,进入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也影响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道德至上”的传统价值受 到强烈冲击,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民族成员,都面临着价值选择。价值选择的二元化造成了 传统文化精神暂时的失效甚至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华民族凝聚核心的构建。当然, 经过民族的选择,新的文化精神最终融入到民族精神中,直到此时,文化层面的中华民族凝 聚力,才因为民族精神的更新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文化潜移”与“文化涵化”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概念。“潜移”指“由于社会的接触所产 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两个或多个社会发生直接而持续的接触时,也就开始了文化潜 移过程。……相互接触的两个社会在此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尽管程度不同。”[18] “涵化”指 “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 化模式的变化现象。”[19]之所以借用这两个概念,因为它们恰当地表述了中国文化 变迁的当下 处境与未来远景。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现代化与全球化是世界的共同话语,在这 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下,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的中国,不仅要吸取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还 要不断发展自己,积累经验,以供别的国家借鉴,从而促进共同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 向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同样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像近代被动的接受变革。这种文 化变迁模式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族文化面临着多样性文化的冲击 ,文化价值选择也更趋多元化,以“道德至上”为核心的传统民族凝聚力与以“科学民主” 为核心的近代民族凝聚力,必然会遭遇因文化精神变迁而引起的短暂性离散。另一方面,民 族文化变迁路径不再是古代的自然演进模式,也不再是近代的被动变革方式,而是随着世界 的发展步伐,既借鉴别国优秀文化精神,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资源。中华民族文化 精神在向外拓展中更具现代性、世界性,中华民族凝聚力也随之深化为以“开放和谐”为核 心的现代民族凝聚力。
注释: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③(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④(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⑤(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8页。
⑥(美)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⑦(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⑧(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7页。
⑨(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⑩(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页。
[11]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12]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13]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7页。
[14]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17]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察报告三》,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1页。
[18](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56 页。
[19]黄漱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第218页。
〔责任编辑:袁丽红〕
【关键词】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变迁
【作 者】解丽霞,女,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讲师,中山大学哲学博士 。广州,510640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2-0001-005
Chinese Culture•National Spirit•Change of Culture
——On the Cultural Headstream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Xie Lixia
Abstract: The cultural origin of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three ways.Culture, connecting with nation, is both the mark of self-recogni tio n and the spiritual source of conscious-cohesion of nation National spirit is i deological core of cohesion of nation, which is accumulated by choosing and app roving of nation continuously in delivering of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change of cu l ture is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has three different ways: the first is natural evo l ution of cultural self-spirit, the second is passive transform under attack of t he foreign culture, the third is mutual contain during influence of pluralistic culture
Key words: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culture , National spirit, Change of culture
一 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
中华民族凝聚力可以说是一个学术老话题。一般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促进民族成员团结 凝聚、维护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内在动力,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合力。文化和凝聚力如何联系 在一起,或者说文化对凝聚力的作用如何。对此问题的探讨与解答,不能忽视一个基本的理 论问题,那就是文化与民族的关系。
关于文化,最经典的当数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中的广义而言,是 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 其他能力及习惯。”①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人类学概念或民族学概念,它是人类发展史 上的 特定范畴,与民族的关系可谓与生俱来。泰勒的这一基本文化立场影响了西方后来的文化学 研究。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认为:“人类的所有这些基本难题都要由个体通过器 物,通过组成合作群体,通过发展知识、价值和道德意识来求得解决。”②这一论断揭示 了文 化与民族的发生学意义,人类在不断解决自身需求的实践中,文化伴随而生,“人工制品、 组织化群体和象征符号是文化过程的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纬度。”③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物 质基础(人工制品)、承载主体(组织化群体)、精神信仰(象征符号),具备了这些坚实的基 础,民族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他下了定论,“我们必须断言:这个过程明确意味着 一个群体的存在,以及其成员间的一种持久关系的存在。”④民族因为文化的实践而存在 。在 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想象”,是群体中成员的认识和理解。正如安德 森所讲:“‘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 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⑤如此界定说明民族具有文化性 。反 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民族,文化也具有民族性。文化与民族,不仅有发生学上的关联 ,而且文化既是种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又是民族自我认证的标志,它更是一种实践力量,提 供民族凝聚的精神源泉。
民族理论研究以文化作为民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可以说中外皆然。在中国古代,“夷夏之辨”的文化决定 论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我中心”观念,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研 究中,有着相同的认识,美国文化学家博克认为:“人类群体中大部分显著的差异是由文化 决定的。不论你所讲的语言、使用的工具、偏好的食物、选择的职业,还是你对美妙的、神 奇的事物的概念,无不是首先依从于你生长在其中的群体的文化。”⑥可以说,民族是一 种社 会文化建构,是文明与野蛮的界分标志。文化是民族的标记,文化因民族而形成传统,传统 具有在民族中传递的能力。所以,马林诺斯基断定,“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一个群体把个人成 就的原理纳入到可以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交流的传统中去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传 统还要能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⑦文化在民族中穿行,它使人们有可能彼此联系;民族 依靠传统的规范、习俗生活,依靠文化整合、文化凝聚稳定发展的根基。
民族因为有了自己的文化风格而成为文化民族,文化因为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成为民族文 化。民族正是因为文化而产生了价值的趋同性,才有可能凝聚在一起,“文化民族,这个词 本身把它们和它们以前及以后的形式区别开了。一种强烈的‘我们’感铸就了一切主要结合 中的最有意义的内在一致性。”⑧文化体现为民族共同的心理意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通 过行为的整合实现民族的整体性存在。“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遵照这些文化目的,一步步强化 自己的经验,并根据这些文化内驱力的紧迫程度,各种异质的行为也相应地愈来愈取得了融 贯统一的形态。一组最混乱地结合在一起的行动,由于被吸收到一种整合完好的文化中,常 常会通过不可思议的形态转变,体现该文化独特目标的特征。”⑨所以说,文化是民族最 坚强、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基于以上认识,文化与凝聚力的联结就变得简单了。它可以转化为文化在民族实践中的现实 作用,即对民族产生凝聚力量。这一点恰如斯威伍德对文化的理解,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实 践,是以意识、行动与特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然后寻求改变世界的一种手段。”⑩民族 凝聚 力简单而言,就是一种文化实践。文化在民族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体现民族心理倾向、 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二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两面”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而言,它是民族精神;在文 化实践而言,它是民族凝聚力。简而言之,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民族凝聚力 是民族精神的价值落实。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来看,中华民族精神居于核心地位;从中 华民族的实践来看,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正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 时期。
学术界一般认为,民族凝聚力由自然凝聚力和社会凝聚力构成,血缘、地域是民族凝聚力的 自然要素,经济、政治、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社会要素。但就其质而言,文化决定着民族凝 聚力的基本要素。按照“文化结构说”理论,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与此对应,民族凝聚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主要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三个主要因素。 血缘、地域可以看作物质文化的范畴,它们不仅仅是民族的自然联结纽带,更是民族的“文 化意象”,作为一种召唤民族的力量而展现在民族凝聚的文化舞台上。就广义的文化而言, 不同性质的文化在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不同。具体来讲,经济为民族凝聚力提供物质基础, 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凝聚的坚实土壤,共同的物质利益是民族凝聚的经济动因。政治为民 族凝聚力提供制度保证,“天下一统”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有利政治环境。思想文化则是民族 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的情感纽带。所以,伍雄武认为:“中华各民族所以能融合为 中华民族,其中最主要的历史条件,就在于各民族的文化是相容的、互通的、能结合为多元 一体的文化。”[11]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主 要特征就是 具有文化认同功能,因为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它理所当然地成为维系全民 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凝聚民族积极思想,感召人们为民族统一和社 会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源泉。”[12]如果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 泉,那么, 它为民族凝聚提供的主要就是民族精神的支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凝聚核心、创新动力。因 此,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力量。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就是民族凝聚力增强与民族大融合时期。春秋 战国时期的文化领域,诸子百家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吸收,如曹聚仁先生所讲“‘百家争鸣 ’与‘互相渗透’,正是一件事的两方面”。[13]中国文化在争鸣与融合中奠定了基 本形态,孕 育了爱国主义、崇尚统一、以民为本、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各少数民族在这种精神的引导 下,逐渐走向融合,产生了华夏民族。因此,伍雄武认为,“春秋战国500余年是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其重要性就在于,这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中华文化的 核心和基质的形成时期,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民族的诞生时期。”[14]秦汉时期 ,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的一统文化模式确立,“大一统”、“崇德重义”的民族精神凸显,促进了各民族 的进一步融合,汉族诞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形成。魏晋至明清时期,在王朝更替 频繁的历史进程中,统一始终是主流,民族文化吸纳佛教文化,走向合流,民族精神更加巩 固,中华民族再次出现大融合。在近代,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民族精神在“救亡图强 ”的时代主题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团结御侮的革命精神、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凸显出来,中 华民族空前凝聚,致力于探求“中国向何处去”的强国之路。在当代,改革开放、全球化是 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精神的召唤下,全国各民 族人民团结起来,投身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为民族的繁荣、进步作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经过民族的不断选择与价值 认同,逐渐形成了超越时代界限、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贵 和尚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八项内容。这些主体精神深蕴在民族的 文化传统里,中华民族成员在这种精神的濡染下,形成了独特的国民品格和精神风貌,从而 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化母体而产生归属感和宿命感。所以,安德森指出:“使人们在‘民 族’的想象之中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和群体生命的存在。‘民族’在人们心中所诱发 的感情,主要是一种无私而高贵的自我牺牲。”[15]其实,安德森所讲的“民族”, 与其说是“ 想象的共同体”,不如理解为“民族精神”。因为,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或认同,主要不是想 象一个共同的政治,而是认同一种特定的文化。虽然,民族在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强烈的 政治性,民族的凝聚核心变成了政治权威,但从根本上讲,民族之所以可以称为“民族”, 首要的条件是它的文化共同性,而不是政治共同性。因此,民族精神始终是民族凝聚的思想 内核,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最根本原因。
三 文化变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深化机制
所谓“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其特质或主体精神发生变化的过程。考察中华 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变迁路径:一是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二 是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三是多元文化潜移的相互涵化。在文化变迁的进程中,中华民 族凝聚力得以逐步深化。
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可以说贯穿于文化变迁的整个过程中。这里讲“自然演进”,主要 指民族文化精神在古代民族的实践中,其内涵由“自然情感”发展为“道德至上”。按照中 国传统文化的分期,传统文化在秦汉时期的定型正标志着文化精神的转折。在此之前,虽然 传统文化在孕育期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但是自然性的;在雏形期有浓郁的人文意识,但百家 争鸣尚未定于一。可以说,各部族的凝聚核心,主要来自于对部族特定自然东西的认同,比 如:血缘、地域、亲缘、由自然而想象出来的部族文化的象征——图腾,还有语言。安德森 也讲道:“从一开始,‘民族’的想象就和种种个人无可选择的事物,如出生地、肤色等密 不可分。更有甚者,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不可考证,更 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16]这种自然凝聚力之所以如此 强大,因为 它是不需要逻辑证明的,是部族生来如此的本根。随着传统文化的定型、强化,文化精神也 逐渐凝结为以道德至上为表征、以群体本位为取向、以和合统一为旨归的价值模式。各部族 正是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在部族的互相融合中,逐渐认同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精神 德性价值的确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反过来强化了文化精神。在文化精神的转变 中,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随之深化,由“地域、血缘、亲缘”等自然凝聚核心,转变 为以“道德至上”为价值旨归的伦理凝聚核心。当然,在文化自然演进的历程中,我们不能 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东汉至唐,佛教文化(外来文化)的传入到鼎盛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 响。但考察文化发展的最后结果,如陈寅恪先生所讲:“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 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17]虽然佛教盛极一时, 但它并没有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到转型期,都保持了一以贯之的文化 精神,保障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
“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式的文化变迁,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遭遇西方文化挑战 而产生的文化精神变革。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西方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挑战,中华民族凝聚 力正是在这种双重挑战中曲折发展、不断增强。近代起始于1840年,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年限 的界定,更是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开始。直到1949年,中华民族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艰 难前行。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际上不仅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概 念。所以,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探讨应分属两个不同的层面:在政治上,西方列强一次次的 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亡国亡种”的政 治压力下,民族利益高度一致,“民族的独立”成了第一要务,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抵 抗侵略,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这种凝聚力主要是政治凝聚。在文化上,“科学、民主 ”等西方文化精神,如同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不管中华民族是否愿意,同样涌进了中华 大地,进入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也影响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道德至上”的传统价值受 到强烈冲击,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民族成员,都面临着价值选择。价值选择的二元化造成了 传统文化精神暂时的失效甚至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华民族凝聚核心的构建。当然, 经过民族的选择,新的文化精神最终融入到民族精神中,直到此时,文化层面的中华民族凝 聚力,才因为民族精神的更新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文化潜移”与“文化涵化”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概念。“潜移”指“由于社会的接触所产 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两个或多个社会发生直接而持续的接触时,也就开始了文化潜 移过程。……相互接触的两个社会在此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尽管程度不同。”[18] “涵化”指 “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 化模式的变化现象。”[19]之所以借用这两个概念,因为它们恰当地表述了中国文化 变迁的当下 处境与未来远景。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现代化与全球化是世界的共同话语,在这 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下,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的中国,不仅要吸取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还 要不断发展自己,积累经验,以供别的国家借鉴,从而促进共同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 向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同样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像近代被动的接受变革。这种文 化变迁模式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族文化面临着多样性文化的冲击 ,文化价值选择也更趋多元化,以“道德至上”为核心的传统民族凝聚力与以“科学民主” 为核心的近代民族凝聚力,必然会遭遇因文化精神变迁而引起的短暂性离散。另一方面,民 族文化变迁路径不再是古代的自然演进模式,也不再是近代的被动变革方式,而是随着世界 的发展步伐,既借鉴别国优秀文化精神,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资源。中华民族文化 精神在向外拓展中更具现代性、世界性,中华民族凝聚力也随之深化为以“开放和谐”为核 心的现代民族凝聚力。
注释: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③(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④(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⑤(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8页。
⑥(美)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⑦(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⑧(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7页。
⑨(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⑩(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页。
[11]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12]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13]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7页。
[14]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17]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察报告三》,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1页。
[18](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56 页。
[19]黄漱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第218页。
〔责任编辑:袁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