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提升的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诊断与改革实践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84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进行课程诊断与改革实践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
  [关    键   词]  高职;经济学基础;能力提升;课程诊断;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F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68-02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其他相关课程都与经济学基础课程存在密切联系。经济学基础是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稀缺有效配置和利用的学科。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建立经济学知识架构,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及规律。这些知识与技能让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确立了基本的经济思想,体现了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一、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诊断
   经济学基础作为高职财经管理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按高职教育理论教学必须够用的要求组织教学,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理性的经济思维,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提升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然而经济学课程博大精深,体系复杂,通常被认为是纯理论课程。经过对本门课程进行诊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内容“重理轻能”
   学生普遍认为课程的内容理论化,课程设置“重理轻能”,选用的教材基本是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材,这类教材理论性很强,多数授课教师仍然认为理论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抽象的数理模型、大量的图表和专业的经济术语不能很好地掌握,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常忽略对一些需要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或因为课堂上理论授课时间过多造成总的教学时间不够,为了节省时间,不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刚开始大多数学生还能较为熟练地掌握知识点,但是理论、图表、公式的逐渐增多,渐渐超出学生的理解和消化能力,学生学习任务无法完成,最终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这种过多强调理论学习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从而无法胜任以后专业岗位工作的要求。
   (二)教学方式方法比较落后
   通过调查研究,目前我校与其他一些高职院校一样,虽然教学方式逐渐改变,没有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对于经济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形式化”,课堂上学生不是主动学习,而是被动学习,缺乏个人演练,学生之间缺少相互分享,老师和学生互动环节较少。学生在学习中除了理论知识学习,个人的技能与综合能力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学生在课后时间应进行个人自学与相互练习,但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导致课内学习与课前、课外、网络之间无法实现有机融合,无法满足财经类专业对于经济学的教学需要。虽部分老师结合了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等,但知识的传授模式仍是填鸭式,案例缺乏针对性,课堂训练缺乏实践性,这样教学方式的单一使得学生缺乏实践,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课程考核机制需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的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考核仍然采用单一的考核方式,基本坚持“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多侧重于对教材的掌握和检测,只重视对知识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等,导致教师教无灵性,学生学无自主,淡化了课程评价的教育功能。
   二、课程定位和目标
   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而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看似该课程对学生就业帮助不大,但实际上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基本原理、概念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知识,离开它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因此这门课程是必须的。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最大效益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注重确立学生的经济思想,课程的教学基础应立足于基于能力培养这一重要方面。本课程应围绕帮助学生了解經济常识、培养经济思维、提升经济意识来展开教学。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课程目标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能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正确理解经济运行规律关系,运用经济学基本知识简单分析经济现象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经济思想的确立,指导学生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了解分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相关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梳理教学要点,优化教学内容
   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不能过分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重视重点性、适用性、实用性,对课程内容梳理教学要点,优化整合。针对高职学生的学情,删减一些跟实际联系不紧密的内容,选取学生更容易掌握的知识要点。课程内容模块化,采用丰富饱满的案例引出模块内容,教学内容设计的关键点是案例的选择,需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案例来自于真实的经济事件和经济生活热点。学生通过参与经济生活和经济事件的分析,探索出经济运行规律,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启示,分析得出经济理论。另外,将课程内容中的实践部分项目化,如:课前财经新闻五分钟、经济角色扮演、讨论辩论经济热点等。以适应高职财经类各专业对于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要求,经济学基础课程应该遵循理论够用、能力本位、商业意识导向、紧密结合实际等原则,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压缩教学内容,培养商业意识,以启发式教育方法为主导,引导学生自我思考经济问题案例,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争取创业机会等。    (二)以学生能力本位出发的教学方法
   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能力本位为出发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权威,而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贯彻和实践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1.启发式教学
   课前财经新闻五分钟,让学生课后收看、收集各类财经新闻,结合所学的经济学基本理论,以小组形式讨论,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课前5分钟,让学生站上讲台,轮流对热点经济新闻进行解读。围绕经济问题开放式引入,将枯燥、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变得趣味、生活、生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2.案例式教学
   案例教学中,老师结合教学内容,选取贴近生活的经济学案例,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理解和判断身临其境来解决问题。这其中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不但要充分驾驭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案例经验。
   3.实践式教学
   实践式教学巩固、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对知识灵活运用。授课教师开展实践式教学时,注重取材生活化、情景化和社会化,调动学生参与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团队合作参与社会调查、生活实践和探究实践。如:经济场景角色扮演,通过理财角色扮演,利用经济学知识,采取各种理财,培养学生经济思维,提升经济意识。整个实践项目过程中,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老师确定任务,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查阅资料来完成任务,最后老师、学生共同交流和总结。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
   4.信息化教学
   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视频、动画和图片资料,多采用习题实训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助的课堂授课形式,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学校在线教学平台,时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课堂授课依托智慧课堂按照预设教学环节有序开展,在“智慧课堂”平台上进行备课和教学,备课过程中,把教学目标明确完整录入到课程平台,并在系统中设置课前、课中和课后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每个资源和活动与相应的目标对应。课前预习、签到,对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在课堂教學过程中对学生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强调,智慧课堂作业加强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每次课程教学结束后,在平台中针对教学目标简述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完成情况,并在下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四、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考核
   考核环节中要突出过程性考核,淡化结果性考核的作用。把评价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包括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加入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核分数,降低期末卷面成绩比重。把学生当作评价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评价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者结合。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实训操作中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张茜琳.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3):34-36.
   [2]朱华芬,刘宝.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4).
   [3]葛万军.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经济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知识经济,2015(3):163.
   [4]付岱山,李倩,马千里.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经济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26):106-108.
   [5]杨克军.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J].教师,2011(11):62.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 颜料仅仅是颜色的一种介质,对色彩的认识、审美提升以及具体的应用,属于现阶段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基础。在分析过程中,主要对色彩构成概念进行了介绍,对当下数字化时代的色彩构成教学的改革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 色彩介质;色彩构成;传统绘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
[摘 要] 自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理论,建立了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并明确指出当代青年如何建立理想信念,应当建立怎样的理想信念以及其重要意义等,由此形成了新时代青年观。而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其所具备的理想与信念和国家的未来以及命运有很大关系,因此,主要对新时代青年思想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 键 词] 新
[摘 要] 在医学教育中,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构筑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教育内容,也体现了医者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随着当前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加需要人文精神指引,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着重分析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构筑及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方式,通过分析现状来制定后续的培养措施,拓展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途径。  [关 键 词] 医学教育;人文精神;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 G711
研究以G市5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20名教师为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2.特殊教育教
[摘 要]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线下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学的要求,于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  [关 键 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高职教学;基础护理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 A
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复合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紧跟职教改革要求,探讨有效的课程改革之路。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监测着手,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和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从实验体系建设、实验内容编排、实验实训室建设、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等方面探究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途径,为高职院校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
[摘 要] 药物制剂设备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时,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教书育人。在课程设计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混合式教学全过程中,探讨药物制剂设备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准备。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药物制剂
[摘 要] 從“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发展转变过程中,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而模块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探究高职模块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以教学实验的方法,通过开展模块化教学,从学习成绩、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观察模块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模块化教学;情感态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模式有利于培养具备熟练临床能力、扎实理论知识、一定临床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并轨培养医学临床研究生质量关键落脚于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医学院校提升高素质综合应用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证。“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兼备医师、教师双重职业特色,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价体
[摘 要] 语言是人和人相互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同时亦是幼儿教育中的关键部分。幼儿具备很强的模仿能力,可以迅速接纳各类新鲜事物,所以是培育语言表述能力的最好时期。只有幼儿具备良好、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才可以更清晰、更全面地表达自身的想法,真正实现和教师、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推动其综合能力的持续提高,为日后更好地成长发展奠定牢固基础。基于此,幼师应增强对幼儿语言培育重要性的了解,采取有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