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思维方式和理论实际相结合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中小学教育中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远距离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的教学。其次,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
  3.在计算机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不仅要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创设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而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讲授电脑绘画《缤纷四季》一课时,自制了课件,通过几幅不同季节的图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并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完成四季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变化,体会其多变的美,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和创造欲望,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一改以住那种被动沉闷的局面。把计算机引入各科教学中不仅可加大教学的密度,节省时间,而且能根据教学需求将其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糜,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笔者在计算机教学开始时,就让他们在业余时间不断积累有关计算机的各种知识,到对计算机了解到一定程序时,笔者把他们积累的各种知识定期举办成一个展览会,让学生们在这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
  2.笔者运用金山画王笔软件和窗户中的画图教学,与美术组共同举办了本校学生电脑制作绘画,贺卡课外兴趣小组。电子绘图与美术教学联系紧密,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学生的美感越好,美术基础越扎实,那么学生用电脑创作出的作品就越佳,就越能体现学生自己的风格。
  3.结合字模块教学,与语文、数学、科技、体育等学科共同联合举办不同主题的电子板报竞赛。笔者发现在教会学生制作课程表、写通知、排版等简单的操作,但还没有更深层次的应用时,学生学着学着兴趣就不浓了。为此,笔者与语文、數学、科技、体育等学科教师进行探索,发现实行教师指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综合类电子板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4.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扩大了学习、讨论和交流的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就是教会学生掌握21世纪信息化社会自下而上的手段。自从本校开设了网络知识课后,使学生的眼界大开,激发了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
  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教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机与管理等;二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三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从产量、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循环等方面总结了在上海郊区青紫泥类型土壤上1979~1993年的15年间长期秸秆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合适量的化肥尤其是氮肥,能取得大幅
近日,康柏公司继前不久向全球宣布其经济型笔记本电脑Armada 1500系列之后,又向世人展示出最新旗舰产品——基于MMX技术的笔记本电脑Armada7700,从而进一步壮大了康柏公司Ar
Microsoft公司准备于明年早些时候推出SiteSetver的新版本,扩大Web服务器捆绑产品的范围。代码名为Olympus的SiteServer升级版本,旨在把SiteServer转换成高度集成的Web网站
A fast and convenient base-free Heck reaction of acrylic acid with hypervalent iodonium salts was achieved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in water, providing a sim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New Actor Revives Old Role of Peking OperaNew Actor Revives OldRole of Peking Opera@David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
期刊
目的:探讨施行角膜层间分离清刮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8~9mm深达1/2角膜的层间分离及清刮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眼痛、异物感症状消失,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2~24个月,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层间分离清刮术为不具备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不需特殊材料、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目的:基于二型大麻受体(CB2)的信号传递通路,建立体外高通量筛选CB2受体激动剂的药物模型。方法:将目的基因质粒pIRES2-EGFP-CB2、报告基因质粒pGL4.29[luc2P/CRE/Hygro]、内
The effect of lanthanum(La) on nitrogen atom diffusion in ε-Fe3N phase produced during nitriding with and without rare earth addition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