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一年级公共英语教法的实践性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7908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适应形势的变化,在英语教学法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尤其面对刚刚进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如何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系统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上好高职院校一年级公共英语,值得每位英语教师思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一年级 公共英语教法 实践性研究
  
  2003年2月28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交流会上提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面临重大调整,将由三年缩短为二年。2004年4月27日教育部高教司葛道凯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要逐步由三年转向两年。这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新时期孕育的新变革,意义深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学制改为二年是高等教育扩招的需要,是高等学校定位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家长教育负担的需要”。但同时又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重点就新形势下如何上好一年级公共英语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目前高职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与特点
  
  公共英语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大学生对学好英语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但是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英语教学实践以及与新生的交谈来看,目前高职学院新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与特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水平相差较大,一个五十人的班级差不多是由五十多位高中教师教出来的学生。特点各不相同,即使分快慢班,也多少还有参差不齐的情况。
  2.学生的语音水平和口语能力都比较差,其根源是由于部分高考制度和平时的考试方式形成的,因为高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高考服务的。
  由于以上特点,在教大一学生的公共英语时,常有一人难做千人食之感。加之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公共英语教材,又因校内各专业性质的不同,也增加了教学的困难。
  最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校先后采用了实用英语、新起点等教材(皆为两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和随后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反映教材内容过于浅显和简单、基本语法内容与高中所学时有重复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考虑全面兼顾、启发兴趣和各取所需的灵活教学方法,使成绩好的、差的,兴趣高的、低的都能各有所得,通过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的调整和改革,逐步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从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二、对高职院校一年级公共英语教法的几点思考
  
  1.与中学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教。
  在进入大学后按高起点标准学习英语的学生中,尚有部分人连基本音素也发不准确,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还不知道Z这个字母为什么会有这两种读法,任其存在。因此我觉得教一年级公共英语时,还是应该注意一下语音。但是单纯教语音对这些学生来说又会感到重复而枯燥。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尝试先让一部分学生把所有的音素读一遍,然后再让他们听正确发音的录音磁带,使他们发错音的地方可以得到纠正。继而,再播放不同外籍教师和本国教师发音的录音,使学生来分别比较他们的发音在音调和声色上的差异程度。这样既无形中使学生在不感厌烦的情绪下再学习一次语音,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英语的语音(包括任何一种语音)在音素正确的前提下,个人的发音也还有一个必然存在的在音调、音质和音色上的差异幅度。
  2.浅的深教,深的浅教。
  任何一本教材,其中所编的内容都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的人和学的人则常常不一样,教的方式、方法也应该不同。刚从高中毕业来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和语法知识。因此在教一般较浅的课文时,不宜采用逐句翻译讲解的方式来进行,而只能抓住几个重点词汇、词组或句型稍作讲解。而让学生做更多的句型练习,如以课文为材料做些口译练习,使学生对口译有个初步了解,或者干脆让学生把段落改成对话然后上台表演,这样,课堂反而更加活跃。
  多种表达形式的教法也是我们应注意的方面。例如讲到“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for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时,我试着要求学生用其他的形式来表达本句子的意思:如果无人能够回答,我便介绍“People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because they want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的用法。又如在讲“to be an active rather than a passive student”时,我便引入“to be an active and not a passive student”这样的用法。还有在“This,just like the shots of Nixon downing Maotai,was televised throughout the world.”中“was televised...”可以用“was broadcasted by television”来表达也比较简练。对于像“The teacher asked the students to draw a line under the sentence.”这样的句子,我只是提出用to underline the sentence更为简练,更合乎日常用语。同时我又进一步介绍to draw a line还有“不做某事”的意思,如:I help him along in his studies,but I draw a line at doing his homework for him.这样使得原来简单的句子,在学生学后仍有所得,也不至于感到乏味。
  对于较难或较长的句子,为了照顾全班的水平,教师有必要用剖析方法来教。其做法是压缩长句,仅带有最基本的主谓语的短句,然后再将其他成分,按其重要性逐次增加还原。例如这样的句子:In towns that are near the sea,the tiny lanterns which had been hung in the streets the night before,are placed into the water when the festival is over.
  我会先提出“The tiny lanterns are placed into the water”这样的短句,然后加上前面的地点状语和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及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而成为:“In towns,the tiny lanterns which had been hung in the streets,are placed near the sea”和“had been hung”的时间状语“the night before”而恢复成原句。
  在教一些看来是较浅的课文时,我们就是从分析学生的水平,找出他们的弱点,突出一些汉英习惯不同、表达方式不同的词和句来进行教学,这样总能使学生有所得,不感乏味;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浅的东西未必都容易,深的东西也未必都难。
其他文献
摘 要:让学生在交流与对话中感动,在体验与反思中成长,不正是德育课程永远的追求吗?许多年以后,这些学生可能会忘记老师上课的枝枝节节,但这堂让其动容的德育课他们将永难忘怀,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系统序列化的德育课程不就是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感恩课堂”吗?  关键词:德育;心理学;体验  央视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则广告:一个6、7岁的小男孩在门缝边看到自己的妈妈在给姥姥洗脚,小男孩端来了满满的一盆水给妈妈
粒用苋是苋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有悠久的种植苋菜的历史。近年来国外对这一古老作物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干旱地区出现了大力发展的趋势。它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广、生长
旱塬地膜冬小麦集雨节水灌溉具有显著的产量和水分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限供水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相应提高,集雨节灌以拔节期效果最好,增产57.1℅,土壤有效耗水相应提高,冬小麦日
土壤-作物系统中氮动态的模式化,为不同土壤环境之氮肥效率评估及氮素损失与无机态氮淋洗,对环境影响评估之有利工具。CERES模式最初著重于作物生长之模拟,测试范围遍及亚热带与
摘 要:心理健康状况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也是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的基本前提与保障。对于年轻一代的中职学生群体而言,身心发展正处于最具可塑性的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在此阶段逐渐形成和完善。作为学校以及老师如何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适就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健康辅导  一、 引言  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
阅读是提高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课外阅读又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怎样让英语课外阅读在农村小学真正发生,在让学引思的背景下,教师的作用就举足轻重.
高校作为一个自运行组织有其自身的运作模式与规律,高校开展协同创新面临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打破壁垒和瓶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协同单位和科
会议
摘 要:国学经典中包含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思想内涵,所以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它们,从而使中华文明骨血继续代代流淌下去。语文是传授国学经典的主要科目,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要大力引入国学经典教育,一方面利用国学经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来使之得到传承,再者也可以让学生从国学经典当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从而既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