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的分析与对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an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金融学研究中的“永恒话题”。而随着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应该着眼于开放经济的背景,己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即是本论文的研究主题。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 汇率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趋势和表现
  我们把通货膨胀定义为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它定义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连续上涨6个月以上,或货币连续贬值6个月以上,物价上涨幅度大于等于3%。对通货膨胀分类,物价增长率介于3%至5%的为温和通货膨胀,在5%与10%之间的为严重通货膨胀,而物价增长率大于10%的则是奔腾的通货膨胀。
  对通货膨胀的测量我们多以物价指数来衡量,我国现行的物价指数主要有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建筑业产值价格指数。
  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通货膨胀的风险不容忽视。老百姓最关心的当然是物品的价格。特别是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物价的持续上涨必然会给居民心理造成压力,甚至可以影响到社会安定。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济增长偏快;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仍不合理。这暗示着我国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不牢;一些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比较困难;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较粗放,经济增长消耗的资源比较多,付出的资源环境与一些强国相比代价比较大;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
  二、对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具体分析
  (一)物价快速的上涨导致了通货膨胀
  1.房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最大推动力
  近年来国内商品房价格一路飙升,由于高涨的房价,通过三级市场,以抬高租金的方式,渗透到了城市几乎所有的经营领域,提高了这些行业的成本,从而压迫利润极薄的生活必需品涨价。房价全面上涨,必然会拉高城市经营性场所的租金和人工工资,于是,城市所有经营性场所的成本抬高,这些抬高的成本,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消化,另外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抬高价格”来消化。
  2.食品供求角度引起的通货膨胀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食品价格出现了非常大的上涨。造成此次全球范围内的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不仅有暂时性的,而且也有可能产生长期、持续影响的原因。暂时性的原因比如灾害性的气候和动物疫情。
  3.能源价格的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当油价上涨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会导致食品价格上涨,但它的确导致了这次全球食品的价格上涨。一方面,石油涨价,以石油为燃料的加工、运输业费用提高,从而抬高食品生产成本。石油作为稀缺能源,其价格在2008年已出现了波动,但从长期看,一定会上涨。油价的上涨会带动许多行业的工资和产品价格出现普涨,交通运输和取暖制冷都会跟着涨价,最后只能迫使企业提高工资而消化职工的怨气。而一旦工资和物价轮涨,将引发通货膨胀的螺旋式增长。
  (二)货币量的增加对通胀的影响
  2006年至2007年期间,世界货币供给增长幅度较大,目前处于2年来的高水平。其中发达国家货币(M2)供给年均增长7.1%,是主要经济体长期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发展中国家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维持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然而由于长期的贸易不均衡,使得我国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也因此成为发达国家流动性的“泄洪区”,推高我国货币供给量以年均17.5%的高速增长。
  (三)世界经济的通胀局势对我国消极的影响
  从世界经济的总体趋势上看,美国经济在2008年已陷入经济衰退,经济增速放慢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困难。而且,当前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也已达到创纪录的高水平。2008年,整个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和世界普遍国家出现的通胀的阶段,这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式敲响了警钟 。
  (四)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影响
  近几年来,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虽被各种接连出台的民生政策不断修正,但在整体上还是呈现了不断扩大趋势。经济运行体制的不健全,转型期急剧变动的社会结构,以及欠缺的调节机制和不足的财力,制约了全社会对收入分配的再调节。高收入阶层占有社会财富比例过快增长,这个阶层追求财产性收入的结果,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在更深层次上,虽然呈“全范围、多层次”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在绝大部分民众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累积,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分配秩序混乱,还是导致了社会通过价格变化来强制性重新分配财富。
  (五)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1.外汇的快速增加使治理通货膨胀变得更加困难
  外汇储备的增加导致央行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使得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更为突出,影响偏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对此,央行被迫采取“对冲”操作,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调控空间受到制约。持续不断地外汇增长对我国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利。外汇多,经兑换后被动增加货币供应。尽管央行可采取对冲操作,收回多余货币。
  2.外汇的快速增加加大通胀压力
  从国际角度看,外汇储备和名义汇率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从我国汇率改革进程看,外汇储备的高额积累也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要减轻外汇占款造成的过多基础货币发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力度或提高利率,但这些操作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为了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本来就已经极为宽松的货币市场将因此变得过度宽松,从而刺激国内资产市场泡沫膨胀。
  三、政策建议
  (一)稳健的财政政策
  从这几年的实践看,稳健的财政政策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中性”的财政政策,即,既不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也不着眼于经济总量的收缩,而是回归公共财政的本质,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重点用于解决由于“市场失灵”而出现的资源配置失效、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问题,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宏观调控作用。
  (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货币不断增长,形成货币供应过快增长的巨大压力。同时,在流动性偏多的背景下,由于金融机构利润约束增强、信贷需求旺盛,信贷扩张动力强劲。为了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关部门应将从总量控制和价格引导两方面着力。
  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在公开市场方面,一是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传达宏观调控意图,提示商业银行关注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控制贷款规模与投放节奏;同时,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中落后企业的贷款投放,加大对“三农”、就业、助学、中小企业、节能环保和自主创新的支持,积极拓展中间业务,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转变盈利模式。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新体制、新机制的效能便可逐渐体现。改制银行按照国际标准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着力加强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三)加大汇率与利率的调节力度
  从价格引导方面看,汇率和利率将发挥更大作用。关注有效汇率的变化,增强汇率弹性,进一步发展汇率在调节国际收支、引导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平衡增长能力及抑制物价上涨中的作用。在衡量实际利率水平时,充分考虑消费物价指数偏高中的国际价格传递和资源价格改革等结构性因素,在利率政策上,对这些特殊因素留出一定空间。在此基础上,发挥利率杠杆在防范经济过热和控制通货膨胀中的作用。利率政策的累积效应:一是融资成本适度上升,有利于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抑制过度投资;二是连续多次加息,有利于引导居民资金流向,稳定社会通胀预期。在物价水平走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应提高存款收益水平并努力使实际利率为正,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四)防止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从而导致通胀的相应措施
  1.进一步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
  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尽可能挤出储备中投机性资本泡沫。一定要坚持汇率改革的主动性原则,这个主动性表现在既不能因外部压力而动,也不能因为有外部压力就不动,从而延缓改革进程,丧失改革良机。具体来看,第一,要在坚持当前有管理浮动汇率政策的同时,提高“微幅、双向、稳中爬升”的调控艺术,适当放大浮动区间,采取各项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向均衡水平的调整;第二,要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和外汇衍生工具,一方面借此逐步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汇率避险能力,另一方面借此扩大我国居民之间调剂外汇资金余缺的规模,弱化升值预期。
  2.优化外汇储备政策体系
  在保持适量外汇储备的基础上,建议将超量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石油、黄金等战略性储备资源,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外汇储备体系。这样既可以消化部分外汇储备,降低外汇储备的收益风险,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3.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希望利用市场化手段化解和消化过多的或是结构不够合理的外汇储备,让企业、机构和个人更多地进入外汇市场,并推出更多的外汇交易品种和工具,不断地扩大资金流动效率。
  4.转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贸易顺差、直接投资等是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因此,解决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根本途径是要改变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转变,尽可能地通过国内消费增长和真正的技术进步来促使经济总量的平衡和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五)防止通货膨胀预期应采取的措施
  强烈的通胀预期必将影响到居民、企业的消费、储蓄、生产和投资行为,对物价形成有力支撑;通胀预期加强还会增加居民对保值商品和股票、房地产等资产的需求,推高此类商品和资产的价格,进而加大物价上涨压力。
  针对目前中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提出抑制通货膨胀预期所需要重视的三大相会配合的政策环节。
  1.现阶段应采取以数量调整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
  抑制通胀预期膨胀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显示当前控制通胀上升的政策效果。央行首先要注重通货膨胀的防治,保持币值稳定,其次在宏观调控和制定货币政策时要考虑促进就业,此外还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抑制通胀预期的技巧
  只要判断储蓄主要是流向金融资产还是流向实物生产部门,就能够预测出未来通胀的变化趋势。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就会促使大众提前盲目的消费或增加金融投资的比例,实际上这类行为又会促使物价上涨的进一步加剧。
  3.工资体系和劳动生产性的协调发展是治理通胀预期的关键
  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社会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来促使高生产率的企业部门率先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规模,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吸引优秀人才聚集到高生产率行业和企业中来,逐渐形成高附加价值产品自我生产的能力,逐步对高技术的投入要素产品进行生产,从而保证企业经营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通过工资体系和生产性改善的协调发展,不仅能做到让一部分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实现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对中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同时也能通过低生产性行业人力资本的释放,使这类企业能够产生更大的雇佣效果,从而缓解目前个人和地区收入差距不平衡的问题,提高各个经济主体抵御暂时性物价上涨的能力以保证各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培养后代健康成长的能力不受到严重侵害。
  提高了实体经济部门收益率的效果,才能降低由于过剩的流动性涌向金融部门而可能造成通胀压力。
  参 考 文 献
  [1]赵进文,闵捷.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二期,20-35
  [2]艾洪德.通货目标法:理论分析与效用实践,财贸经济,2007,第11期:42~45
  [3]范恒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国际经验及启示,财贸经济,2006,第8期:5~6
  [4]杨建明.通货膨胀钉住: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世界经济,2006,第7期
  [5]曾康霖.传统的金融理论需要再认识,金融研究,2007,第7期:27~29
  [6]李洪凯.张佳菲,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武汉:统计与决策,2006,第三期■
其他文献
达摩克利斯之剑,又称"悬顶之剑"。源自古希腊传说:迪奥尼修斯国王请他的大臣达摩克利斯赴宴,命其坐在用一根马鬃悬挂的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下,意指令人处于一种危机状态,或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形势的好转,许多地方开始纷纷种植青贮玉米,制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从2010年开始,引进双珠密植青贮玉米技术,获得成功。全地区每年推广面积10万亩,可提高单位面
随着性控冻精使用的日益广泛,通过传统的母牛繁育途径推广,不仅提高了生产母犊的几率,还对高产奶牛的推广、牛奶产量的提高、牛群结构的改善、牛群的饲养管理、胚胎移植技术的推
<正>有一个典故耳熟能详,即举案齐眉。这是《后汉书&#183;梁鸿传》里的一段故事。梁鸿避灾患隐居在一大户人家,在廊下为人家舂米,每次回家,妻子孟光把食案举到齐眉高处,不敢
农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础。相比之下,畜牧业作为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必然是农村经济不可忽视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目前的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时期,以规模化、产业化
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化试验项目在淮化集团开工。该项目规模为年处理甲醇3万吨,年产丙烯近1万吨,副产液化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各行各业的长期任务。要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夯实这一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消费信贷的发展与社会信用
随着REID技术的深入推广和不断的发展,其应用已经涉及多个领域,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中开始崛起。本文主要介绍了RFID技术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优点,以及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期刊
纳米SiO2粉体的制备是以硅酸钠和盐酸为原料,添加适宜的稳定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在适宜的pH值和温度下,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要得到性能优良的纳米SiO2粉体,最佳工
1哺乳期仔猪的生理特点 猪是恒温动物,体温一直保持在38.7—39.8℃之间,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生理不成熟。消化器官不发达,主要靠母乳为食。仔猪胃肠容积小,缺乏胃酸,胃蛋白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