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视域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来源 :农村经济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地方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农机设备推广工作,推出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传统种植方式转变为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种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大量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人地矛盾、城乡差距、环境污染等.为了推动生态农业转型,讨论了当前主流生态农业经济结构,明确其对农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进作用,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明确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运用DPSIR模型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同时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出安阳市2011—2019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最后用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度进行计算,对安阳市2011—2019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9年,安阳市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和各个子系统的生态安全水平变化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上升趋势.
采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及Tableau数据可视化工具,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主题为数字乡村的307篇中文研究文献进行研究现状、发展脉络以及热点走向探究.研究表明,国内数字乡村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数字乡村、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热点领域展开.近年来城乡融合、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战略等关键词成为数字乡村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数字技术支持的高质量发展成为该领域最新的研究前沿.
基于文献计量法,通过检索CNKI核心期刊文献了解我国耕地保护领域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化我国耕地保护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结果表明,耕地保护研究受到国家政策及制度的指引且多源于现实的耕地保护实践,耕地保护领域研究力量及机构比较稳定,耕地质量保护、耕地保护补偿、耕地与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主体及其行为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未来,耕地保护的研究应在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同时加强对耕地质量评价、耕地生态保护、耕地分类治理的研究.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陕西省农村地区为例,立足于资源化利用这一独特视角,深入分析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状况及影响其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具体要素.分析认为,有效构建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指标体系、积极推进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科学制定陕西省农村固废资源化利用分类方法、构建资源化利用的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长效管理机制,是从根本上提升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策略.
地处祖国北疆的呼伦贝尔牧区在推进牧区振兴战略过程中,以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为典型引领区,探索出拆除草原网围栏的创新做法,该做法打破了对草原的分割,通过整合利用草原,推动了以草原资源为依托的产业兴旺.该做法通过有效地恢复和保护草原,为牧民营造出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同时又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了牧区基层治理能力,让牧民群众在生活富裕的道路上迈上了新台阶.由于呼伦贝尔牧区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发展条件相似,可通过把握其中关键点,让该模式在呼伦贝尔牧区更大范围内得到复制和推广利用,更好地推动牧区的全
为了对汉江中上游距离相近的两河段——汉中段和丹江口水库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详细地分析对比,采用Ho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两河段的主要重金属元素(Pb、Cu、Zn、Cd、Cr)含量,得出河流淤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环境危害,而后据此计算出相应权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权重(0.303)远高于汉中段(0.120),丹江口水库的重金属污染危害远高于汉中段.
草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气候变化的反应,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伊犁州草原是伊犁州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的综合治理对整个生态系统影响非常重要.除了人类活动直接影响草原生态,还有虫鼠灾害、毒害草蔓延等内部因素影响伊犁州草原生态.通过实地调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法、3S集成技术等方法分析伊犁州毒草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2021年伊犁州毒草害分布面积达1884.69 km2.其中伊犁州东部地区以白喉乌头为主,面积达到了1192.47 km2;在伊犁州南部地区以橐吾、乌头、狼毒为
石羊河流域是主要的用水河流,为人口最密集地区,同时它的水资源开发使用程度是最高的内陆河流之一,过度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破坏,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来源、结构以及形态,指出流域水资源利用主要存在的过度开发、缺少协调、建设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改善的对策,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划做初步探索.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动态维护,做好规划实施工作,以陕北某县为例,分别从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维度出发,构建一套可量化、可评估、可监测的指标体系,采用指标监测分析方法,对县域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展开分析,找准现状问题及发展短板,为国土空间规划科学编制奠定基础.评估结论显示,该县在生态保护、绿色生产、对外开放、创新发展、共享维度等方面整体发展较好,但在底线管控、城乡融合、集约发展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运作离不开村民主体的广泛参与.通过对陕西M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的实地调查,发现以社会网络、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为要素的社会资本,对控制村民私利最大化倾向、促进村民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集体行动有明显正向作用.研究表明,社会网络有助于促进村庄利益沟通协调,增强利益共识,化解利益冲突;社会规范能够约束村民的环境行为,提高个体对其他村民参与集体行动的确定性,增强村民的参与信心;社会信任有助于推动优势资本交换,吸纳村民为人居环境治理投资,降低人居环境治理成本.三者共同作用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可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