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一例报告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渗性高血糖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并不罕见,有报道在2年间即见37例[Medicine 51∶73,1972],国内仅见首都医院报告的3例[中华医学杂志53∶406,1973]。鉴于不少患者从无糖尿病史,且临床上以高渗状态、高血糖、循环衰竭及昏迷为突出表现,故简称为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更为恰当。兹整理报道1例并发于结缔组织疾病、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中的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致死患者,旨在引起临床注意。

其他文献
本文就我科及门诊内科近五年来进行十二指肠引流检查(以下简称“引流”)所得资料齐全的598例的临床体会,作一简单介绍。
期刊
我们曾采用以正常人转移因子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23例,初步证明,正常人转移因子确具有转移和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并对存活期有所延长,且无明显副作用,也无抗体形成,认为可试用于早中期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但正常人转移因子是非特异性的,其效能有一定的限度。针对这一缺点,我们制备了异种动物抗人肝癌的特异性转移因子和免疫核糖核酸,自1975年10月起试用于临床。
期刊
二类瓣脱垂综合征又称收缩中期喀喇音-收缩晚期杂音综合征,常易误诊为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冠心病,直到十余年前才被肯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1)。我们最近一年在600例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发现有6例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期刊
1973年7月至1977年7月底,我们用中药加羟基脲方案(HAMPT方案)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29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急单)6例与红白血病(红白)4例,共3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15~66岁。31例系初治,8例系复治。另有12例住院时间不足两周,未统计入内。
期刊
肾炎的治疗,目前尚无十分成熟的治疗方法。西医运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以及消炎痛等治疗;祖国医学多从肺、脾、肾三脏着手,均有一定疗效,但尚有待提高。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介绍运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法治疗肾炎[新医药学杂志6∶29,1975.]是一种比较新的途径。近年来,活血化瘀较广泛地运用于临床诸证,并取得了一些疗效。从治疗机理的探索结果来看,它可能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包括抑制免疫及促使增生性病
期刊
当前肺癌的临床误诊率仍相当高。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的水平,我们分析了我院七年(1970~1976年)经病理细胞学和(或)组织学确诊为肺癌的135例。其中手术治疗率为26.7%,临床符合早期诊断病灶直径在2厘米以内者只10.4%,手术证明符合早期诊断者仅8.1%;自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在3个月以上者占53.3%,其中包括病人出现症状至三个月以上才就诊者达15.6%,约占三分之一弱。这类拖延诊断的现象,从表
期刊
在我国流行的班氏和马来丝虫病,丝虫成虫都寄生于淋巴系统,可引起各种不同程度的组织反应。由于丝虫成虫在各人体内寄生部位和损害程度的各异,因而在临床上也可见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这两种丝虫病的临床症状,常见的是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淋巴水肿、象皮肿等,多发生于下肢。而班氏丝虫病多数病变更突出地集中表现在泌尿生殖系统,如精索粗厚、精索淋巴管曲张、精索结节、副睾炎或副睾肿大、副睾结节、睾丸炎、鞘膜积液、淋
期刊
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为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三尖杉属(Cephalotaxus)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在南方各省分布甚广。福州地区肿瘤和白血病协作组从三尖杉植物中提取三尖杉总生物碱,经临床试用发现对淋巴肉瘤及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从1976年6月到1977年5月又分另别采用三尖杉酯碱(简称三杉)和高三尖杉酯碱(简称高杉)治疗40例
期刊
1974年以来,我院有31例患者进行了慢性间歇性血液透析,共488例次。其中急性肾衰3例,慢性28例。透析前均有严重尿毒症表现,有7例曾接受腹膜透析。
期刊
一般认为肺心病出现昏睡等意识障碍即应考虑肺性脑病,而肺心病合并低血钠时亦可伴有意识障碍,二者易于混淆不清,但二者的治疗和预后却截然不同,及时鉴别,作出正确诊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