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网络战争,真有那么回事?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w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7日,韩国部分政府网站遭受大规模黑客攻击。韩国国家情报院称,这些攻击是“朝鲜及支持朝鲜的势力所为”,宣称朝鲜半岛处于网络战争状态。
  先来看韩国网站遭受了什么类别的黑客“攻击”。据报道,此番的“攻击”属于“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袭击,是传统的“一对一”式的DoS袭击的升级版。这类袭击一旦奏效,受攻击的网站要么无法打开,要么开机速度极慢,使网站处于不同程度的瘫痪状态。
  据专家分析,DDoS袭击是通过多台电脑,利用合理的服务请求来占用受攻击网站过多的服务资源,从而使合法用户无法得到服务的响应。DDoS袭击者为了隐蔽身份,一般先会控制多台“傀儡机”(俗称“肉鸡”),然后择机植入攻击病毒,这些病毒一旦接到袭击指令,就会通过“肉鸡”向远端“敌机”高速高频发送信息包,导致“敌机”一时无法处理庞大数据而瘫痪。
  由于攻击者会清除电脑日志,要查清谁在操纵黑客攻击并非易事。也就是说,即使“傀儡机”在某一国,也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攻击者就在这一国内。反过来说,某一国为了嫁祸于人,也可以利用他国“肉鸡”向目标发动攻击。
  再来看韩方所称的“网络战争”。军事专家认为,进行真正的网络战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支统一的网络战部队;拥有相当数量的网络战攻防武器;制定整套的网络战作战理念和计划。网络战的本质就是获取“制网权”,这需要大量的硬设施和高端技术人员。
  譬如多次参与美军网络战演习的微软公司数月前就宣布切断古巴、伊朗、苏丹、朝鲜等五国的MSN服务,靠微软的实力,美国在制网权争夺战中占得先机。据军事专家分析,目前真正意义上有实力发动网络战争的,只有美国。
  再回到韩国“黑客”事件。据韩媒报道,7月7日出现的“黑客攻击”绵绵不绝,一直到7月9日下午才结束,韩媒于是就把这场网络袭击称为7.7网络恐怖袭击,与美国遭受的9.11恐怖事件相提并论。9.11事件是世贸双子塔楼被毁、4000人性命顷刻消失的悲惨事件,韩国媒体以9.11来类比那些本来没有多少人访问的政府网站遭受的攻击,如果不是常识性地夸大其词,就是别有用心地渲染。
  其实,到7月9日,谜底似乎已经揭开,韩国当日宣布成立一个军事司令部,专门应对来自朝鲜的网络战威胁。韩国也就成了继美国6月23日公开宣布组建“网络战司令部”之后第二个拥有这类作战机构的国家。
  我们现在要追问的是,韩国“网络战司令部”真的是应对来自朝鲜的网络威胁吗?
  要是客观地看看朝鲜电脑现有水平,所谓的“朝鲜网络威胁论”就有点莫明其妙了。遭受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朝鲜,电脑设施薄弱,硬件水平落后,电脑普及率处于世界排名之尾,这样国家的“网络威胁”会大过垄断电脑及网络技术的欧美日国家吗?朝鲜是不是被人无端树成了“假想敌”?
  为了让“假想敌”可怕起来,韩媒和韩国情报部门这样描写朝鲜“网军”:专业黑客部队人数在500人到1000人左右,隶属于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侦察局,代号为“121所”,从平壤大学大学生中招募。韩媒称,2006年韩美国防部网站被袭、2009年5月韩国商业银行被黑事件及这次大规模袭击事件均为朝鲜“网军”所为。另据韩国军方透露,韩国有2万多台“肉鸡”电脑,朝鲜黑客已经把恶性代码悄悄植入“肉鸡”电脑中,待时机成熟就向韩国政府主要网络发送大堆恶性文件致其瘫痪。
  朝鲜“网军”威胁论与国际社会上鼓噪的各种“威胁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近年来,一些国家通过操纵“威胁论”,把防线推到最前沿,确保海权、陆权、制空权、制天权、甚至是制网权。“伊朗威胁论”之后,某些国家的舰队就在红海及海湾长驻,把防御导弹布置到对手的鼻子底下。“朝鲜威胁论”之后,有些国家叫嚷加强军备,有些国家把最先进的战略攻击武器布置到敏感地区。这类的“威胁论”只是借口,而且这样的借口往往一举两得:对内,为增加拨款和通过预算而造势,对外,可以制造为己所用的舆论氛围,把战线进一步往前推进,实现和巩固其军事霸权。
其他文献
继四年前法国、荷兰公投否决《欧盟宪法条约》后,去年6月爱尔兰公投又否决了这一条约的“替代版”《里斯本条约》,欧洲一体化连遭挫折。今年10月2日,爱尔兰就《里斯本条约》举行第二次公投顺利通过,欧洲一体化终于重现希望。    爱尔兰人态度u型转变    “此一时,彼一时”。爱尔兰人对待欧盟的态度就是如此。去年6月爱尔兰就《里斯本条约》举行第一次公投,结果以53.4%的反对率对46.6%的支持率否决了这
不管结果如何,任何角逐2008年总统大选的其他人都必须记住希拉里·克林顿——因为她“是不可战胜的,是他们通往白宫的最大障碍”    秋至树凋,寒之将至,大洋彼岸又是另一番景象随着明年一月总统大选初选的临近,美国的政治热度不降反升在民主共和两党近20个总统候选人中,希拉里·克林顿这个名字紧紧牵引着美国媒体和公众的视线正如有人所言:希拉里的加入,使得这次总统选举变得“最激烈最有看头”这位开创第一夫人当
以色列前总统卡察夫前国防部长莫法兹等,都是来自伊朗的移民    今天的以色列和伊朗,已经成了水火不融的一对敌人,双方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仿佛早在祖宗八代就结下了深仇大恨然而,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两者在历史上曾经很友好,伊朗还向流离失所的犹太人伸出宝贵的援助之手    2700多年的历史    在伊朗的犹太人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据《旧约圣经》的“列王记”记载,伊朗和犹太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
6月13日,伊朗大选“尘埃落定”,来自内政部的计票结果最终显示,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获胜,他的主要竞选对手、被视为改革派代表人物的前总理穆萨维,得票率为33.75%。结果公布后,一片哗然,在穆萨维的支持者中,指责大选舞弊的声音甚嚣尘上……    大选落幕,骚乱抬头    6月13日午夜,德黑兰仍然无法入睡。朝向大街的窗户关得再紧,屋子里照样可以听见刺耳的汽车喇
朝鲜半岛的8月不平静。  8月8日,一艘41吨级的韩国渔船“大胜号”被朝鲜扣留。11天后,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了简短消息,确认扣船。  8月15日,朝韩两国各自庆祝从日本铁蹄下解放出来的“光复节”,李明博总统以此为契机,自就任以来第一次提出了“三阶段统一论”,即把朝鲜半岛统一进程划分为和平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三阶段,并把“统一税”提上了议事日程。  8月16日,美韩8万多名官兵参加了“乙支
塔利班的活动能力没有出现衰竭,反而衍生出复杂的系列问题,美国和北约在阿富汗进入了以消耗战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在4月27日阿富汗纪念抗苏胜利16周年的庆典上,塔利班针对总统卡尔扎伊的恐怖袭击,再次凸显了塔利班困扰美国和北约的老问题阿富汗的反恐战争进行快七年了,塔利班的活动能力没有出现衰竭,反而衍生出复杂的系列问题,美国和北约在阿富汗似乎进入了以消耗战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塔利班重振山河  
关心台湾选举的读者,会发现许多台湾所独有的政治语汇。  就拿选民结构来说,台湾的选民常用“颜色”来命名。如深蓝选民、浅蓝选民、中间选民、浅绿选民、深绿选民,或者笼统地分为蓝营选民、绿营选民和中间选民。蓝色是国民党党旗、党徽的主色调,所以国民党阵营被称为蓝营,其支持者被称为蓝营选民。同理,绿色是民进党党旗和党徽的主色调。所以民进党阵营被称为绿营,支持者被称为绿营选民。选民“颜色”深、浅。又代表着该类
“激进台独”把持,改也难;只盯住“深绿”,不思进取,目光短浅;一切为“反对”而“反对”的思想路线毫无新意,路越走越窄。    蔡英文出任党主席,民进党正式进入“后扁时代”。蔡英文曾试图改革民进党,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外界也对民进党转型给予高度斯盼。然而一年过去了,民进党非但了无新意,更没有与陈水扁切割,反而最终走上“救扁行动”之路。    扁势力掌控着民进党    民进党下台后,其政治势力除七个
美国总统布什在中东马不停蹄,八天七国之行(以色列、巴勒斯坦、科威特、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和埃及)来去匆匆。虽然东道主对布什的来访在接待方面绞尽脑汁,有的元首接机,有的设沙漠盛宴,有的全城放假保驾。但不少海湾阿拉伯国家对布什的这次访问还是充满疑虑。这次访问的主调被认为是落实去年11月在美国安那波利斯召开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成果,推动巴以和平进程,其实,布什中东之行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推动巴
今年是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对于基辛格秘密访华以及尼克松破冰之旅的文章、书籍、回忆录以及“揭密”之类,林林总总,围绕着这一事件的花絮也传布甚广。1988年,笔者曾为文,题为《缓慢的解冻》(《美国研究》,1988年第2期),叙述尼克松访华前10年间美国对华政策松动的舆论准备,说明中美关系解冻在美国方面非一日之功,也非尼克松、基辛格二人的心血来潮。该文主要提到1959年的《康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