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上起到了显著作用,当前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都缺乏历史学习兴趣,这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造成了阻碍,为了转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我们需要结合新课改理念调整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方法,提升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对知识的机械灌输,这中教学模式本身就存在弊端,因此本研究将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应用要求,分析激发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构建生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同样重要。只有这两者结合,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历史,读懂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背景下,历史学科被划分为小科目,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其不够重视。此外,由于历史学科知识是对过去的总结,不可能再现,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导致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历史的情感,从而使初中历史教学质量获得提高。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方法主要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熟悉或者好奇的场景将学生的带入知识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兴趣显然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在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激趣[1]。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往往很重要。在趣味性教学情境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实现有效互动,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吸引到课堂上来。例如,在初中历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会觉得历史久远,对政治知识理解也存在一定難度,所以单纯依赖教材会存在一定的教学局限性,对此历史教师可以导入杜甫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创设一个诗歌情境,让学生感悟盛唐之后君王的腐朽统治和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二、通过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指导作用的发挥,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习惯了主导课堂,学生在被动学习状态下,难以实现对知识的高效吸收。因此,打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法[2]。例如,在“科举制的创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中考、高考制度进行科举制度的讲解,还可以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如:科举制度与当前考试制度之间的区别于联系?通过这种合理的对比,实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利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提升历史教学趣味性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十分普遍,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历史故事应用其中。但是教师在应用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要选择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不要过于陌生,方便教师针对故事内容提问,为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提供契机[3]。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先讲解一段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故事,之后问学生那一时期都有哪些政治集团?你支持哪一方?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不仅能够有效被故事吸引学科教学活动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历史是鲜活的,若能再现当时情境,那么学生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如在讲到西周分封制时教师可根据内容的需要事先准备好道具,让学生来扮演当时的人物,并对学生的表演行为进行指导。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即使不讲解,大家也都会知晓分封制的含义。如果没有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应用,则学生的对于分封制的认识可能还是具有更大局限性,而经过这种情境教学之后,他们对相关内容的记忆会保存很长的时间。教师在对表演结果进行评价时,除了要表扬角色扮演出色的同学之外,还要对存在缺点的同学进行鼓励,而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因为过度批评会打消他们参演的积极性,使他们怯于课堂发言,从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课本插图的合理运用
教学插图,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教学插图、地图、代表人物画像,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课本历史人名、地点、年代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增强直观性、欣赏性[4],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战国七雄》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看《战国七雄》示意图,强调学生特别注意观察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点,找学生回答,学生会说出:“我发现齐国在东面,楚国在南面,秦国在西面,燕国在北面,其他三国在中间。”我及时给予肯定:“说的很对,我给大家说一个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你们看这样说行吗?”学生会纷纷响应,马上用这一口诀进行记忆。然后让同学们打开练习本,按照自己的想象,设计一副战国七雄示意图,设计好了向大家展示一下。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培养,又达到了很好的记忆效果,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总结:
历史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指导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合理应用教学方法保证学科教学有效性,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为初中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提供契机。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在历史教学上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崔红梅.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J].考试周刊,2015,21(20):128-128.
[2]刘海祥,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6,21(05):225-226.
[3]李晓宁.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11(13):156-156.
[4]章平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123(07):193-19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构建生本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同样重要。只有这两者结合,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历史,读懂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背景下,历史学科被划分为小科目,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其不够重视。此外,由于历史学科知识是对过去的总结,不可能再现,与学生生活相脱离,导致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历史的情感,从而使初中历史教学质量获得提高。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方法主要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熟悉或者好奇的场景将学生的带入知识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在激发学生兴趣显然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在组织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就可以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激趣[1]。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创设一个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往往很重要。在趣味性教学情境的作用下,教师与学生不仅可以实现有效互动,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吸引到课堂上来。例如,在初中历史《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教学中,很多学生会觉得历史久远,对政治知识理解也存在一定難度,所以单纯依赖教材会存在一定的教学局限性,对此历史教师可以导入杜甫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创设一个诗歌情境,让学生感悟盛唐之后君王的腐朽统治和老百姓的生活疾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二、通过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指导作用的发挥,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习惯了主导课堂,学生在被动学习状态下,难以实现对知识的高效吸收。因此,打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法[2]。例如,在“科举制的创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中考、高考制度进行科举制度的讲解,还可以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如:科举制度与当前考试制度之间的区别于联系?通过这种合理的对比,实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利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提升历史教学趣味性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十分普遍,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历史故事应用其中。但是教师在应用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要选择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不要过于陌生,方便教师针对故事内容提问,为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提供契机[3]。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先讲解一段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故事,之后问学生那一时期都有哪些政治集团?你支持哪一方?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不仅能够有效被故事吸引学科教学活动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历史是鲜活的,若能再现当时情境,那么学生会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如在讲到西周分封制时教师可根据内容的需要事先准备好道具,让学生来扮演当时的人物,并对学生的表演行为进行指导。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即使不讲解,大家也都会知晓分封制的含义。如果没有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应用,则学生的对于分封制的认识可能还是具有更大局限性,而经过这种情境教学之后,他们对相关内容的记忆会保存很长的时间。教师在对表演结果进行评价时,除了要表扬角色扮演出色的同学之外,还要对存在缺点的同学进行鼓励,而不能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因为过度批评会打消他们参演的积极性,使他们怯于课堂发言,从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课本插图的合理运用
教学插图,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注意倾向,并激发起热烈持久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教学插图、地图、代表人物画像,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课本历史人名、地点、年代等单纯知识的枯燥无味,增强直观性、欣赏性[4],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战国七雄》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看《战国七雄》示意图,强调学生特别注意观察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点,找学生回答,学生会说出:“我发现齐国在东面,楚国在南面,秦国在西面,燕国在北面,其他三国在中间。”我及时给予肯定:“说的很对,我给大家说一个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你们看这样说行吗?”学生会纷纷响应,马上用这一口诀进行记忆。然后让同学们打开练习本,按照自己的想象,设计一副战国七雄示意图,设计好了向大家展示一下。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培养,又达到了很好的记忆效果,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总结:
历史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指导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合理应用教学方法保证学科教学有效性,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为初中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提供契机。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在历史教学上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崔红梅.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J].考试周刊,2015,21(20):128-128.
[2]刘海祥,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6,21(05):225-226.
[3]李晓宁.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11(13):156-156.
[4]章平平.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123(07):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