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之上的心灵超越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第五批援藏干部(2007年7月-2010年7月)将带着各自的成就业绩、酸甜苦辣,告别西藏。而在西藏这三年的特殊历练,或许将是他们一辈子的财富。
  2007年7月,中央及17个省市的850多名援藏干部告别单位、家乡和亲人,从繁华的都市奔赴祖国边疆,被分配至西藏的市、区、县,满怀一腔热血与激情,开始了他们人生中一段平凡而不平常的援藏之旅。
  时势造英雄、苦难历人生。与1994年以来的前四批援藏干部相比,第五批援藏干部经历可能更为特殊、更加不凡。
  
  (一)
  “20万元买一颗援藏县委书记的人头!10万元买一颗其他援藏干部的人头!”这是2008年西藏拉萨“3·14”事件之后,藏独分子的狂言。
  拉萨“3·14”严重打砸抢烧事件,使西藏连续18年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被打破。这种关于“人头”的狂言,这种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是生活在内地的公众所无法想象的。然而,这一切却真实地发生在入藏工作不到半年的第五批援藏干部身上。
  除了藏独分子关于“人头”的叫嚣,他们所面临的考验还远远不止这些。
  为了阻止一些藏独分子破坏、阻挠奥运火炬珠峰登顶活动,一批援藏干部连续两个多月坚守一线。他们奔走在高峰之间、边境线上,就着矿泉水吃着方便面,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5·12”大地震举国同哀,人们关注的目光聚集汶川,但又有谁知道“10·6” 西藏当雄地震的破坏威力,这是近年来,西藏损失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灾害给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带来巨大挑战和空前忙碌。
  通讯中断,公路阻断,呼啸的大风,彻骨的严寒……2008年10月26日,突如其来的山南雪灾,把5县3000多牧民置于冰天雪地的困境。安徽、湖南、湖北的援藏干部第一时间赶赴抗灾第一线,冒着生命危险,用推土机开道。强烈的阳光照在白茫茫的雪原上,许多同志的脸被灼伤,脱了一层皮,但他们依然坚守。
  全球金融危机给对口支援的省市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然而全国援藏工作力度不减,援藏项目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政治与经济的上述考验,这些年富力强、政治与业务素质都较高的内地干部,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执政经验足以应对,然而外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心理的孤独寂寞,这些更加刚性和具象的挑战,他们又将如何面对和逾越?
  
  (二)
  援藏总领队许鹏用一句话总结了援藏干部的感受:在西藏工作,是“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精神回故乡”。
  到了高原,援藏干部需要迈过的第一关不是其他,恰恰是恶劣的自然环境。
  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这里海拔低的也达3000米,高的达5000米以上,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含氧量平均只有内地的40%,从内地过来的人,大多都会有胸闷、头痛、呼吸困难等高原反应。
  在西藏,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援藏干部因为缺氧,嘴唇变得黑紫。人民论坛采访组所到的援藏干部的宿舍,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个大大的药箱,一个氧气瓶。
  在普通人印象中,防晒霜和润唇膏只是女人的“专利”。进藏后,高原干燥的空气与炙热的阳光,让不少在内地习惯“素面朝天”的干部,也得涂上厚厚防晒霜,不时抹点润唇膏。
  有援藏干部用六个变化概括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头发白了、血压高了、心率快了、视力降了、记忆力滑坡了、药吃多了。
  我们观察,其实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他们说话、行动慢了,比在内地甚至缓慢了许多。西藏日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援藏干部崔士鑫告诉我们,来到西藏得学会放慢节奏,快了生理上是承受不了的。他一再地提醒我们这些初次进藏采访的记者不要猛跑、猛转等注意事项。
  而最危险的一段,是援藏三年回到内地的时刻,一些干部因为心脏适应了缺氧环境,到富氧的地方反而承受不了,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三)
  如果说生理上的考验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那么心理上的孤独和寂寞对于每一位援藏干部来说甚至更难逾越。
  在西藏不少地区,晚上九、十点才天黑。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工作压力、生存环境和思乡的牵挂等,使他们更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和烦躁。
  许多援藏干部们最怕过周末。上班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思乡之情能够淡化,但忙过之后,寂寞就成了他们心理的常态,想家、想孩子、想爱人,担心父母。
  电话是援藏干部与亲人沟通的主渠道。在西藏,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干部说的“最渴望的是家里来电话,最害怕的是放下电话的那一刻”的煎熬。
  工作、环境的种种艰难,生理、心理的重重考验,援藏干部们积极面对,视其为报效祖国、感悟人生的难得机会。
  
  (四)
  在西藏这样一个现代化程度不高、相对封闭、宗教影响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地区,如何将内地的先进理念、市场能力、人才资金优势等与西藏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优越的政策环境有效结合,把握西藏治理方式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是援藏干部快速进入角色,融入西藏开展工作必须解决的课题。
  为了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尽快了解社情民意,还未摆脱高原反应的他们,进藏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扎实深入地开展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农牧区,即便是最高、最远、最偏的地方,也是他们时常工作的地方。
  为了尽快地确定工作重点,他们广泛地调研、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明确了三年援藏工作的重点:西藏农牧区最需要什么,广大农牧民最盼望什么,就是他们3年援藏工作的当务之急。
  为了让援藏项目真正惠民,他们在安排援藏建设项目时,毫不犹豫地落实80%的援藏资金投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安居工程等相关政策,让更多农牧民受益,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地感召群众、凝聚人心。
  为了和当地藏族干部搞好团结,他们积极将内地的一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好的思想、好的作风带到西藏来、融到西藏来,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带动当地广大干部群众,促进干部群众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不是援藏干部,是在藏干部”、“是任职而不是挂职”、“只有特殊的环境、没有特殊的干部”、“是主人而不是过客”……他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融入当地干部群众、融入班子、融入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杜绝临时观念和浮躁情绪,以主人翁的姿态思考、谋划、处理西藏发展改革稳定和谐各项工作。
  
  (五)
  只有民生工程,没有形象工程。第五批援藏工作队的工作重点普遍下移,把广大农牧区作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让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援藏工作在农村“见人、见物、见精神”。
  据统计,3年来,各援藏工作队共投入24.1亿元,落实“三农”项目625个,发展特色农牧业项目294个,实施农房改造68331户,新建改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90个,培训农牧民87469人次。
  在各类援藏项目的带动下,过去只会种田、放牧的农牧民,学会了养奶牛、育苗、发展沼气等现代生产技术,有的人利用农闲到外地打工,有实力、有经验的人则建工厂、包工程,涌现出一大批致富能人。
  2009年,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2.4%,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9元,同比增长13%,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就的取得,原因多方面,离不开一批批援藏干部的艰辛付出。
  援藏干部用自己的真诚去读懂老百姓的心,懂得他们向往什么,需要什么,然后去谋求符合老百姓需求和意愿的发展之策。我们相信,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将是对他们最大的回报。
  
  (六)
  在寻求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上,援藏干部结合实际,将项目援藏转向“智力援藏”、“文化援藏”、“生态援藏”。
  为回击达赖集团所谓的“西藏文化灭绝论”,福建省援藏工作队投入800万元援藏资金,对濒临失传的工布地区珞巴族等人口较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挖掘,建立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
  厦门市援藏干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成功开辟了珞巴民俗文化体验游精品路线,积极引导珞巴族群众参与旅游服务,仅2009年就为南伊乡珞巴族群众创收10多万元。
  交通、水利、医疗、教育、文化、农牧民安居工程、基层党的建设……几乎每一个建设项目里面都有援藏资金的支撑,援藏资金也都有了新的流向,用在了刀刃上。
  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的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完善、干部交流和培训力度持续加大、基础组织建设不断推进……新时期援藏工作已经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崭新格局。
  
  (七)
  亲人的支持是援藏干部在西藏努力工作的坚实后盾。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是儿子、父亲、丈夫、妻子、女儿。面对亲人生病甚至离去需要床前陪伴时,在国家和小家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
  援藏干部于林勇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幼儿园搞活动,每个小朋友都说一个心愿,知道你儿子怎么说的吗?我希望早点见到爸爸!”他强忍着酸楚说,很快就会回去了。挂了电话,潸然泪下。工布江达县委书记蒋耕霆来西藏之前征求89岁父亲的意见,老人二话没说“支持”。援藏干部与他们的妻子都变成“善意的说谎者”,丈夫是不愿让妻子担心自己的身体和安全;妻子为让丈夫安心工作,扛起了家中的一切重担,即使夜里默默流泪也从不向丈夫抱怨。
  援藏考验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毅力,背后支撑起这些援藏干部的还有组织上关怀。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援藏干部关爱关怀,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力支持;派出单位尽力解决援藏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西藏安心工作;藏族干部群众欢迎援藏干部的到来,在工作中处处配合。
  
  (八)
  在我们的采访中,不少援藏干部一再要求不要报道他们个人,要多报道西藏的变化,吸引更多的人和企业来援助西藏、发展西藏。他们说,比起那些从内地来长期在藏干部的付出,他们3年辛苦算不了什么。
  正是因为这种谦逊与低调,使他们这段可以用“惊心动魄”这类词汇来形容的岁月不为大众所知晓,不少网友甚至对他们的援藏动机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
  人民论坛杂志调查结果显示,一万余名受访者中,79.1%的人对援藏干部“了解一点”或“不了解”;67.4%的人认为援藏的动机是“为了增加资历,为以后的提升做准备”,而160多名援藏干部选择此项的不到1%。
  真诚的付出与奉献使他们得到了熟知这一群体的人群的认同。西藏不少干部群众对于援藏干部所干的事、所吃的苦,能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
  “如果不干实事,岂不是真变成了到这来镀金?但我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代表着一个家庭、单位、省市。在这干不好,我们没法交代。”他们平凡的话语中透露出真情。
  其实,只要多一个人了解援藏干部,就会多一份与人民论坛赴西藏采访组一样的感动。
  
  (九)
  青藏高原是冶炼精神的熔炉,让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色。一个个体的精神世界,可以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逐步成长,但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熔炉中不断锤炼,更能迅速超越自我。
  也许在来之前一些援藏干部还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在西藏,他们的思想悄然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不仅因为外在的环境,更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传统。
  在1994年“对口援藏”之前,已有一批批进(援)藏干部奔赴西藏,为西藏的发展“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留下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阴法唐将军已88岁高龄,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他于1950年第一批入藏。他告诉人民论坛记者,第一批进藏干部少则十几年,多则一辈子,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无条件地献给了西藏,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过得很艰苦,这正是“老西藏精神”的体现。而现在的援藏干部的后顾之忧已经大大减少了。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情况,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精神。“老西藏精神”也在岁月变迁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有援藏干部用“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这四句话来概括新时期的援藏精神,虽然可能不够全面,但话语朴实,蕴涵深刻。
  
  (十)
  改革开放30多年,市场经济大潮之下,浮躁盛行,名利成被追逐的对象,不少人信仰缺失,鲜谈奉献,在诱惑面前失去自我,干部队伍也不例外。
  而经过3年锤炼,援藏干部对个人的利益得失计较得少了,对西藏、民族、国家的发展思考得多了,人也变得更加的真诚,更乐于奉献。正是这种心灵的超越,诠释了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华崛起的砥柱中流。
  比高原更高大的是无畏的精神;比雪山更纯洁的是无私的心灵。
  越是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朴实的理想与信念越弥足珍贵。“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朴朴实实做儿女,认认真真干工作”,集中体现了爱党与爱国、理想与现实、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展现了援藏干部群体的奉献、真诚及坚韧,就像是雪域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沁人心脾。
  这种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当今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值得珍藏,更值得挖掘、弘扬。
其他文献
后备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诸多神秘。不仅普通群众难以明晰一二,即使对众多干部而言,也常因人事问题的敏感而难得究竟。  谁是后备干部?什么人能成为后备,什么人成不了后备?后备干部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有的人进了后备,数年得不到提拔,“备而不用”?为什么有时直接选用其他人选而不是之前的后备,形成“用而不备”?诸如此类的悬疑,有待回答。  再有,随着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公推公选、公推直选领导干部春潮涌动
期刊
后备两届还原地踏步,别人以为我犯了错误  机遇对每个干部都很重要。但是,即使是一名优秀的后备干部,也不一定在一次后备期或一定时间内就能得到提拔使用。对此我就有深刻体会。  因为干部提拔政策性强,牵涉面广,有时特殊的岗位,需特定的人才。因此,后备干部如果备而任用,当然是幸运的。但如果备而不用,也属正常现象。  部委领导班子已经换了两届,我还一直属于后备。从我个人而言,当然要保持正确的心态,不能怨天尤
期刊
调查结果  ·56.7%的受调查者表示:不知道“后备干部”是如何产生的  ·70.6%的受调查者表示:“群众公认”是选拔后备干部的第一要素  ·后备期间,干部最应该“备”什么?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密切联系群众,   多为群众办实事(占总71.3%);到艰苦地区、到基层多接受锻炼(占总53.6%);心态摆正,   不能患得患失(占总45.8%)  ·72.3%受访者认同:“后备”和“公
期刊
为什么世界工业化已经进行了250余年,近200个国家中只有少数发达国家?为什么许多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常常“跌跟头”、“忽上忽下”,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  专家认为,原因在于许多国家无法破解“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魔咒。  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往往集中爆发,极易出现社会问题突出、经济停滞不前的窘境,从而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全国政协委员、恒安国际集团首席执行官 许连捷:国家的强大在于经济,经济的繁荣在于企业,企业的发展在于管理,管好企业,实现企业健康发展,是企业经营者的职责所在。  恒安发展25年来,从一个乡村小厂发展成为一个百亿集团,不是偶然的,缘于恒安有着良好的文化传承。从创立伊始,恒安就遵循“追求健康,你我一起成长”的理念。恒安努力营造和谐企业,为员工打造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使员工与恒安事业共同成长;以优质的产
期刊
调研背景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人才会议上强调,要做好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职业教育是创造提升生产力、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职业教育如何培育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的人才,社会各界对此十分关注。    走进金华实验中学,聆听一声声“老师您好”的文明问候,目睹一处处井然有序的校园环境,面对一个个日积月累的惊人数据:在校生10000余名,生
期刊
“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能不能成为一个长寿企业、百年老店。30年前鄂尔多斯集团从222万元、55个员工的羊绒衫厂白手起家,发展到目前年产值240亿、年利税24.6亿元、员工24000多人、成员企业126家的多产业并举的集团,成为全国500强企业,这一切都得益于鄂尔多斯集团30年一贯传承的企业文化,而这个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感恩的心报效祖国。”作为鄂尔多斯集团的、当家人,王林祥谈到“先富”企业如何回报
期刊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温家宝总理通过新华网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这样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在大唐电信12年的发展中,读书学习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企业创造力的提升,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大唐电信打造学习型企业的经验以及对于网络时代如何提高“全民阅读”的思考。    打造学习型企业的经验之谈    曾有哈佛大学
期刊
人民论坛杂志“援藏干部特别报道”组成员:  组长:贾立政  赴西藏采访:贾立政、王慧、杨轲  后方编采:陈阳波、杜凤娇、杨昀贇、高源、刘新圣、杜美丽  特别鸣谢: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人民日报社西藏分社、西藏日报社、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人民网、中国西藏网、新浪网等部门及单位    西藏,美丽的高原,旷远的天空,巍峨的布达拉宫,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段
期刊
【作者简介】  作为刘少奇的幼子,刘源是刘家后人中唯一从政的。他1951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师大历史系,当过知青、做过铆焊工。他的从政生涯自公社副主任起步,历任副县长、县长、副市长,36岁时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进入不惑之年后,他步入军界,现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上将军衔。    张木生,从青少年时《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联系实际到80年代初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调查研究,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