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导入八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中的导入也一样。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致力于导入法的探究,发现好的导入不但能震起学生的精神,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综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长期以来听课所得,以下导入法我觉得比较好,谈出来与大家一起研讨。
  1.趣味新闻,亦庄亦谐
  我在上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引了两条趣闻: 其一:报载,山西某山区农村,偏僻闭塞、教育落后,很多人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有一次记者去采访,碰到一村妇,当无意提到葡萄牙时,村妇顿时惊讶万分:“什么?葡萄牙?葡萄还有长牙的?我活了50多年,从来没听说过。”其二:近日浏览网上新闻,看到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某县一名语文教师在讲解成语,突然,他大声说了一句话,接着迅速躲在讲台后面。等了一会儿才出来,说:“同学们懂了吗,这就叫做‘一言以避之’!”真是误人子弟!
  前一个例子错误地咬文嚼字,把“葡萄”和“牙”拆开理解,闹了笑话;后一个例子按字面理解,生吞活剥,也出了洋相。可见,有时候咬文嚼字真的很重要。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咬文嚼字》。
  2.流行歌曲,搭建平臺
  我在上鲁迅《祝福》时说:有没有听过张学友的《祝福》?谁能哼一段?(有男生站起唱:若有缘,有缘就会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同学们,张学友的祝福唱得多么柔情!多么温馨!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祝福》却是沉重的、凄惨的,因为主人公竟在祝福的气氛中死去……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如上《烛之武退秦师》时,就用“三十六计”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问“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设置悬念。
  再如在教学《诗经·氓》、《孔雀东南飞》等课文时,可说:“女主人公聪明美丽,勤劳贤慧,那么她们究竟因何而被休弃的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从而达到对本文积极而深入地学习。
  4.讲述故事,吸引学生
  教《拿来主义》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就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于是便趁机导入课文的学习。
  5.由面到点,巧妙过渡
  学生学习知识是由点到面的积累,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变。我们在导入课文时则可反其道而行之,由一般情况落实到特殊的一篇课文上来,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涌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文豪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后人传唱。”
  6.巧用对联,引入新课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于它,学生知道不多,但都很想了解,教师如抓住学生的这一求知欲,进行适当的引导,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可用对联:“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依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学生读了对联,会兴趣倍增。对于对联中所描绘的悲惨命运深感同情。然后再说:“这副对联是周作人先生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和杨德群两人而作的对联,周作人对两人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对当时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深刻揭露。对于两人的遭遇,鲁迅先生也拿起他那匕首般的笔,写下了这篇《记念刘和珍君》。”根据对联,学生理解文章就方便了很多。
  7.留出空白,引发联想
  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进入文本。如在教学《项脊轩志》一文时,可如此导入:“本文可用三句话概括,即‘一间破屋,两种感情,三个女人。’请同学们带着这三句话进入文本,寻找感觉。”在教学《琵琶行》时,则这样导入:本文的要旨是“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请同学们体会两个主人公的“同”处。而在教学《逍遥游》时,导语可这样设计:“本文中有‘四笑’,它们是谁‘笑’谁呢?又是为何而‘笑’呢?请同学们在这些‘笑’中去揣摩庄子的大智慧,领会庄子的思想。”
  8.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总之,作为课堂的第一环节,导入可以是多姿多彩的,在课前偶然听到的一句话,或者上一节课的一个亮点,都可以作为课堂的精彩导入,但是无论如何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导入都应该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对象,而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生活阅历、心理特征、思维特点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从而提高授课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深入,课堂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新教材的試用,特别是一个全新的数学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提出,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数学老师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根据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作了以下几点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利用现行教材,渗透研究性学习,深化教材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目标定位  研究性学习始于美国,由英语“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
随着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的不断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持续推进,微课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断衍生、发展。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兼具学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备受社会关注,成为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并未获得良好成效。文章围绕大学生创
3月17日,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立项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在长沙召开。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李倡平作专题辅导报告,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杨颖在培训会上讲话,省电化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通过学生对美的感受,引起起感情的激荡,形成感情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与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能够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从美学的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综览语文教材,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无不渗透着美,语文亲切、和善、厚是、博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经颅超声治疗。治疗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掘学科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切地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从而实现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它是通过艺术美感活动和审美方式,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人脑智力全面开发,增强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文一般都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但目前的文言文教材中偶尔会出现歧义注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形成困扰。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下面将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歧义注释进行相关探索。  【关键词】文言文 注释歧义 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中的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对此兴趣不高,部分教师对文本理解不透,都是影响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语文课程标准
【摘要】篮球是一种集体性同场对抗的体育项目,主要是通过各个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来赢得比赛或者取得好成绩,而合理比赛战术则是整场比赛取胜的重要因素,制定比赛战术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各个队员的优势、劣势,取长补短,达到完美的配合。  【关键词】集体效能 中学篮球队 战术训练 运用研究  篮球队是一项特殊社会团队,各个球员的行为以及心理都遵循群体心理学规律,在日益激烈的篮球比赛竞争之中,球员心理素质对于比赛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