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代化之路——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及其现代化,形成中国特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之路。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与西方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不同于西方的民族国家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在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的民族事务复合性治理道路中推进的,民族事务治理与统一多民族社会的整体性发展共同推进。新时代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加强民族事务的全局性、整体性和科学性治理,进一步实现了民族事务治理领域国家治理与社会建设的相互强化以及有效应对挑战。从整个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视野来看,国家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将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以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福祉。
其他文献
现在很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觉得语文枯燥无味,所以语文课堂常常会出现教学效率低的问题,这对语文教学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语文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积极吸取生活中的智慧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做到链接生活,才能引领语文课堂走向高效。
期刊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之后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在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共识的过程中,统一战线组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出了制度优势、思想优势、人员优势、人才优势、组织优势。为更好的发挥这些优势,统战组织需要在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好统战部牵头作用、发挥好政协协商民主作用、发挥好社会组织执行作用
在2021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的民族政策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回顾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明确指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路线、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既是对此前中国共产党
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把握的“四个关系”作出了论述。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强调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强调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强调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白鹅》一文是学生进行读写迁移训练的经典范文。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循着课文主题,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指导学生汲取课文言语智慧,于习作中进行迁移运用。以课文为链接点,打通生活与习作的双通道,将有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各民族团结发展的凝聚点。少数民族基层干部作为直接接触群众的主体,对基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有助于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有助于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需要主体夯实:提升少数民族基层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机制保障:提升少数民族基层干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合理融入新经典十分重要,其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加强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为此,教师需对新经典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分析打通"新经典"与小学语文教材链接点的建议,具体如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新经典的意义
期刊
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用"事倍功半"来说明,在语文的课堂之上很多时间都没有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十分有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法与局部指导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将语文课堂时间充分的利用。本文就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究,简单的总结了单元整体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根据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民族事务治理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法治命运共同体和马克思主义多民族国家建设理论相契合的实践要求。因此,可基于法的规范、价值、意义等多维视角解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哲学意涵,为其内蕴价值在法律规范中的意义呈现奠定哲学逻辑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法律规范基础和基本法治保障。在对各民族公民间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