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善用引入情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j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问题情境放在了首位,直接要求教师积极营造问题探究的情境,为学生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知识的理想阶梯。课本提供引入情境的目的就是为教师提供一个直接的情境平台,让教师顺利开展情境引入。这些情境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直观地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与生活紧密相连,还能更好地指导生活,与此同时,还为学生新知的获得提供了一个较低切入基点,这就是引入情境。可事实上,学生们从出生就已经是现实社会的一个个体,在他们乘车外出,在他们参观古迹名胜、奇特建筑时……已经切身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这些生活感知进行分割,引导学生将相关阅历与每节课堂数学知识建立直接连接,以做到“一对一”。
  我在教学中经历了两次课程改革。在这其中我发现苏南地区的孩子平时生活也还算见多识广,课本中提供的引入情境虽然具有实用性、操作性,但其中的某些情境却不能引起们的注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感性输入的信息与人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情境要是在新奇未知事物刺激下,从学生已有的认知中提出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那么就可以真正发挥引入情境的功用。
  例一、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在一个班的教学中,直接借用课本提供的引入情境——借助生活图片欣赏引入新知,为了让课堂氛围更加浓厚,我从不同的领域中引入相关的图片,包括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航空、建筑等。在课堂实施教学时,学生在观看幻灯片时,反应不咸不淡的,他们觉得这些图片他们都见过,只是也早已知晓,没什么奇特的,提不起兴致。就这样,一节课的基调就定了——不咸不淡,兴致不高。到了第二个班的教学时,我汲取上个班的教训,干脆图片就不看了,舍弃现成的引入情境,让学生们拿出两只手,用三根手指摆出一个三角形,指尖指根对上后不得松开,使劲按。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在三角形三边确定长度的情况下,除非线段出现弯折,否则三角形是不可能发生形变的。接着,我请学生们随意拿出三本书,用每本书的一条边缘线再拼一个三角形,同桌两人合作,用力地向中间挤压,观察三角形会不会发生变化。通过第二次的操作,对第一次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补充、归纳,得到:三角形的稳定性,理解这一结论的实际意义——当三角形的三边长度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是唯一的,不可变的。与此同时,由于学生选取不同的书本,从中也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书本的边缘线不能拼成三角形?为什么有的又可以?到底什么情况下是可以拼成三角形的?教师就可以因势引导,进入第二知识阶段的教学。
  例二、在教学“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应用题”时,课本的引入情境是一道有些层次的典型行程问题,最终的学习要求是让学生们学会用列表法或线段图来分析条件,得到数量关系,最终列出方程解决问题。行程问题是学生们眼中最难解决的实际问题:基本公式人人熟记于胸,可就是找不准数量关系式。而解决行程问题的最佳策略是线段图,这也是学生真正不会解决的难题。学生们想不明白:明明是一个个人物、对象在行动,怎么变成图上那一段段的线段?怎么知道每条线段画到何处结束?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办法将一条条文字条件抽象成线段、图像。鉴于此,我将原有的情境做了适当的处理。
  上课铃声一响,我便问学生:你们会不会下飞行棋?怎么玩法?请你给大家详细讲讲。
  生:掷骰子,谁先掷到6点谁先出发,再掷一次,掷到几点便在图纸上一格一格地行进。两人轮流掷,轮流走,看谁先到达终点,谁就赢得胜利。
  师:很好!那么请用棋子(课前备好的),在黑板上演示一下走棋的具体情形。
  生:(演示,师适当的辅助)一张简单的线段图初具雏形。
  师:走棋路线是哪段?第一次走的哪部分?第二次停在哪?
  (师问,生答,生在图上做标记)
  一张线段图完成了。学生在这一步步的演示操作中看出了一点端倪,我再帮学生作适当的提炼:将全部的路线用一条最长的线段表示,每一个对象的行进都发生在这条路线上,就像棋子一样,走一段停一下,在路线上做标识。为了清晰地区分不同对象,可以用两条一样长短的线段分开来表示。接着,我将原问题情境改造,变成一个最简单的行程问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如何做线段图,最后解决原问题情境便顺畅了。
  生活中处处精彩,课堂上也时时出彩。教师只有运用自己的智慧,因势利导,善于根据实际教学改变自己的教学,学生们才能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托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歌颂。)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对“囚绿”深层含义,即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品味。  教学方法:诵读法;批注法;板块式教学法
【内容摘要】化学新课程倡导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中考命题不仅要求素材新颖,反映化学学科的新发现,体现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还应与化学的核心知识相融合,充分反映学习化学和解决化学问题的价值。信息题、开放题的出现是对传统命题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挑战。引导教师必须注重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思维品格。本文阐述了信息题的结构特点;信息题的解题思路和题型分析;开放题的特点
【内容摘要】“教学相长”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是比较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教学相长的基本原理对我们今天搞好教学工作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相长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对话教学、能促进教学创新、能促使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把握好教学相长的对立统一规律。  【关键词】教学相长基本原理教学实践意义  我是在一个农村中学从教十年的英语老师,并且从事了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不论是教学,还是做班主任
【内容提要】自读课本是教科书的配套教材,是从名家名篇中选编出来的精华。但自读课本长期被忽视,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建立学生自读课本阅读记录、教给学生自读课本阅读方法等四个方面对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的阅读作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自读课本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什么?是听、说、
了解了学生厌学的现状、成因,我们深刻认识到学生厌学问题的解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大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严峻挑战,我们无法回避。在新时代下,我们该如何转化?  一、以教育创新的理念看待学生厌学现象  长久以来,由于厌学者的种种表现给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对他们可谓是“深恶痛绝”。但在新时代下我们应正确认识到转化厌学者的重大意义,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途径,从产生根源入手,以教育创新的理念
江城春日,姹紫嫣红。  “过早了吗?打疫苗了吗?”上班路上,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网格员陈玲见到社区居民便热情打招呼。去年清明,她挨家挨户为居民送米送菜送药品;今年清明,她也不曾休息,一直忙着为居民安排接种疫苗时间、叮嘱注意事项。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我从武汉回来后,一直牵挂着武汉广大干部群众,包括你们社区在内的武汉各社区生活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桓英(资料图)  20世纪70年代,是谈“麻”色变的年代,她不戴手套,不穿隔离服,与麻风病人亲切握手;年过九旬,依然是个“上班族”,工作在麻风病防治研究第一线;如今,百岁高龄仍关注麻风病治疗进展。  她就是从美国归国60余年、全身心投入麻风病防治事业的“抗麻斗士”——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8期刊载了张超老师的《〈项链〉教学实录》,张老师“针对(《项链》)这一传统名篇”,“运用新课程理念的探究这种教学方式作了一些尝试”。张老师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出了新意,教出了特色,值得我们去借鉴、揣摩。但是在阅读体悟该实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语文课堂中怎样才算是实施探究教学方式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教学方式
2009年6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今年湖北省高考阅卷的工作,感受了一次“笔落惊风雨,分成泣鬼神”。作为一名常居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承受六月酷热的同时,我感到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并由此产生了对今后作文备考的一些反思。    一、反对模式化作文    学生都希望改卷老师能对自己的作文一见钟情,都想在开头、结尾上做足文章。精彩的开头、结尾固然重要,然而我们反对为精彩而精彩,提倡开头、结尾简明扼要,短小精悍,写出
随着现代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写作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考查中,大多数学生此项失分严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作文虽然有很多题型,但笔者发现看图作文是近几年中高考的一个热点。看图作文生动形象,贴近现实生活,考生都能有话可讲。另外,它能避免学生直译材料作文的缺点,更能真实反映考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