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初中生的作文存在诸多问题,作文水平也与城市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笔者在农村中学近十年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作文中所用的材料陈旧、落后。大部分农村中学实行封闭式的教学管理,他们的生活贫乏,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对社会也就缺少了解。因而作文里所能使用材料往往千篇一律,不是书本上集体学习到的,就是课堂上听老师讲过的事情。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积累写作素材只能是陈旧、落后。
二是内容平铺直叙,语言苍白乏味。由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自身知识面的狭隘,缺少与发达地区学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作文教学中只袭用老套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总是教师机械地讲,学生单调地写,以致学生作文中只能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样写出的文章如流水帐,没真情实感;而农村初中生作文中这种“苍白乏味”,正是因为他们精神世界贫乏的表现。
三是思维断层,整篇结构混乱。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作文教学中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具体化的整个思维过程训练,因此他们的思维活动缺少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所以他们作文中的思维方式只是简单的罗列和枚举,常常出现断层式思维、游走式思维,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那儿算那儿,最终作文结构混乱,思路不清;
四是语病较多,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因受方言的影响,学生在习作中常用本方言的句子结构形式来写作文,因而语病较多。另外,很多学生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特别是农村初中刚接触到英语学习,依据英语中一句话就是一个点号,然后作文中往往是一段话中每句停顿都用点号,句末一律放句号。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策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教师要欣赏学生的作文中的亮点,培养学生作文激情。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学生的作文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对学生的作文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要求太高。而应该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学生作文无论写得怎样,都要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毕竟都有其闪光点,有好的一面,老师的作文评语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委婉指出不足之处,让其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增强自信,提高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激情。当然,作文讲评也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激情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把一些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拿到班上宣读讲评,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评议。这样既可以使这些同学得到鼓励,又可以让其他同学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其次,教师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让学生写作时“有米下锅”。“有东西可写”的关键就是要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针对农村初中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鼓励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留心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问题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另外,教师要多渠道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课外读物,并指导学生从教科书或课外读物中积累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和新鲜事例。当他们在中积累并能运用写作素材,那么作文水平自然会提高。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捕捉瞬间的灵感,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当自己的灵感出现时,就及时的把它写下来,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要善于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往往是在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自己是在“写作文”的情况下,一篇短文就写好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能真情表达地写日记、随笔,敢于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形成个性化的作文。他们就会有浓厚的写作兴趣的,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还有,教师培养学生拟写作提纲的习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训练学生基本逻辑方法和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反向思维、辐射思维等思维方法;在写作中指导学生学习拟写作提纲和修改提纲习惯。通过样的训练,能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变得思维敏捷,并能改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断层、思想涣散的不良习惯。
赵士丽,教师,现居江苏东海。
一是作文中所用的材料陈旧、落后。大部分农村中学实行封闭式的教学管理,他们的生活贫乏,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对社会也就缺少了解。因而作文里所能使用材料往往千篇一律,不是书本上集体学习到的,就是课堂上听老师讲过的事情。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积累写作素材只能是陈旧、落后。
二是内容平铺直叙,语言苍白乏味。由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自身知识面的狭隘,缺少与发达地区学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作文教学中只袭用老套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总是教师机械地讲,学生单调地写,以致学生作文中只能编一些不切实际,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样写出的文章如流水帐,没真情实感;而农村初中生作文中这种“苍白乏味”,正是因为他们精神世界贫乏的表现。
三是思维断层,整篇结构混乱。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作文教学中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具体化的整个思维过程训练,因此他们的思维活动缺少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和创造性。所以他们作文中的思维方式只是简单的罗列和枚举,常常出现断层式思维、游走式思维,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那儿算那儿,最终作文结构混乱,思路不清;
四是语病较多,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因受方言的影响,学生在习作中常用本方言的句子结构形式来写作文,因而语病较多。另外,很多学生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特别是农村初中刚接触到英语学习,依据英语中一句话就是一个点号,然后作文中往往是一段话中每句停顿都用点号,句末一律放句号。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策略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首先,教师要欣赏学生的作文中的亮点,培养学生作文激情。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样,学生的作文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对学生的作文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要求太高。而应该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学生作文无论写得怎样,都要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毕竟都有其闪光点,有好的一面,老师的作文评语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同时委婉指出不足之处,让其知道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增强自信,提高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激情。当然,作文讲评也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激情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师把一些写得较好的学生作文,拿到班上宣读讲评,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评议。这样既可以使这些同学得到鼓励,又可以让其他同学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其次,教师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让学生写作时“有米下锅”。“有东西可写”的关键就是要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针对农村初中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鼓励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留心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问题和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另外,教师要多渠道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课外读物,并指导学生从教科书或课外读物中积累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和新鲜事例。当他们在中积累并能运用写作素材,那么作文水平自然会提高。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捕捉瞬间的灵感,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当自己的灵感出现时,就及时的把它写下来,自己怎么想,就怎么写,要善于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往往是在还没有来得及意识到自己是在“写作文”的情况下,一篇短文就写好了。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他们能真情表达地写日记、随笔,敢于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形成个性化的作文。他们就会有浓厚的写作兴趣的,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还有,教师培养学生拟写作提纲的习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训练学生基本逻辑方法和纵向思维、逆向思维、反向思维、辐射思维等思维方法;在写作中指导学生学习拟写作提纲和修改提纲习惯。通过样的训练,能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变得思维敏捷,并能改变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断层、思想涣散的不良习惯。
赵士丽,教师,现居江苏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