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硼材料的烧结致密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耐火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19830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化硼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高硬度、低密度、高熔点和优异的耐磨性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耐磨材料和轻质防护材料等领域。综述了近年来碳化硼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和微波烧结等烧结工艺及烧结助剂(单质、氧化物、碳化物)对碳化硼致密化的影响,并对碳化硼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典籍与古代各个学科的发展紧密结合,包含多种文化因素,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近年来,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趋势逐步上升,中医典籍的英译问题也愈发受到重视。《黄帝内经》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全书语言简洁,文体雅致。其中大量修辞格的使用,是古代医学文献中的典范,通过对这些修辞格进行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其中的中医文化。因举隅与转喻极为
中医典籍是中医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藏了丰富的中医药医理、中医药哲理、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在此背景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典籍翻译问题也日渐凸显。《黄帝内经》是中医典籍的经典代表著作,全书以古文形式写成,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格,这些修辞格既使得文章语言优美、富有韵律,又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使得读者能都
为弥补目前对流通数字化与制造业韧性协同发展水平测度与异质性分析以及二者交互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机制检验的不足,基于系统关联与空间互动的视角构建流通数字化和制造业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14—201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与广义三阶段空间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流通数字化与制造业韧性的协同发展具有由低度耦合协调向中度耦合协调转变,且呈现出
用常压MOCVD技术生长了InP掺杂超晶格,所用源材料为TMIn和PH3。InP的载流子浓度低为8×1013cm-3,300K迁移率高达5744cm~2/V·s。n型掺杂剂是DETe,p型为DMZn,两者在InP中的掺杂浓度均可达~1019cm-3。用不同激发强度下的低温PL谱,时间衰减,时间分辨PL谱和光反射(PR)谱技术表征了InP掺杂超晶格。文中给出了在不同激发强度下InP掺杂超晶格的4K
期刊
为了提高碳化硅真空烧结炉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和温度均匀性,以ZSD4.5-1150C真空高温烧结炉为参考建模,采用Ansys Fluent软件、DO辐射模型,模拟了空载状态下真空烧结炉的瞬态温度分布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最大误差在10%以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加热速率、加热管直径、加热管与有效加热区间距对加热系统温度分布特性及加热效率的影响,并对加热系统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当增大加热速率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其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黄帝内经》不仅以其深邃的医理,丰富的哲学内涵彰显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深的中华文化,更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学者。《黄帝内经》有语言优美、行文典雅、形式多样的特点,且修辞手法繁多,其中顶真是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其独特的结构具有形美、声美、义美的美学特征,有很高的美学价
民办幼儿园是我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是影响民办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民办幼儿园教师存在明显的师资队伍不稳定、水平不高以及流动性大的问题,对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由此,本研究基于社会流动理论、社会角色理论、社会分层理论,主要采用问卷法,围绕流动经历、流动意愿和流动去向三个方面,对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现状进行调查;运用访谈法,对5位教育行政人员,15位民办幼儿园园长,30位幼
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结合企业应对风险所采取的举措特性,应用组态思维,使用必要条件分析(NCA)和定性比较分析(QCA)两种新兴方法,整合动态能力层面与组织举措层面的6个前因条件,探讨了影响企业供应链韧性构建的多重并发因素与因果复杂机制。研究表明:单个动态能力因素或组织举措因素并不构成高供应链韧性产生的必要条件,需在联动作用中互相匹配、共同作用韧性构建;两条路径可以产生高供应链韧性,即行为主导型、能
阐述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健全配电网设备检修与维护管理制度,设置信息化的配电网设备维护平台,从而确保配电网设备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雨》是马华新生代作家黄锦树近年来出版的一本短篇小说集。远隔重洋,身在中国台湾的黄锦树以其童年至青年时期的胶林生活为背景开始自己的热带记忆追寻之旅,在文本中与热带记忆展开对话,思考马来华人的生存困境与自己的身份认同。“归来”是《雨》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旨在从三个层次对黄锦树《雨》中的“归来”主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归来”的限度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