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犯罪学的兴起:从观察到实验的发展路径

来源 :青少年犯罪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犯罪学开始逐渐受到我国犯罪学研究者的关注.然而,目前对于环境犯罪学的理解,很多时候仅将其看作研究犯罪事件与其当前环境关系的流派,而忽略了环境犯罪学对于犯罪学研究科学性的推动.事实上,环境犯罪学的核心理念应当是通过抑制与犯罪具有直接关系的犯罪机会来降低犯罪的发生.这一独特的理念造就了环境犯罪学研究的两大特色:一是面向微观地理空间的研究视角;二是以社会科学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其中,强调社会科学实验是环境犯罪学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正是该学派的价值与魅力之所在.社会科学实验的引入大大增强了犯罪学研究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令犯罪学研究成为更容易转化为现实的犯罪治理策略.鉴于此,我国在学习环境犯罪学理论的同时,应该吸收这种先进的犯罪学研究方法,通过高校为中心的警学合作模式,解决我国犯罪学研究成果现实转化的问题.
其他文献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其保护法益为受照护的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未成年女性的性自主权,所谓“性同意年龄部分提高”的观点并不妥当.认定对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是否侵犯了对方的性自主权,需要进行实质判断.本罪属于身份犯,只要行为人具有照护职责身份,与受照护的未成年女性之间形成优越地位和被依附信赖的人身关系,并与其发生性关系,法律拟制为其侵犯了对方的性自主权.同时,刑法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明知或推定明知对方是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女性;对于本罪加重构成的“情节恶劣”,可比较强奸罪的定罪标
未成年人信息保护亟待立法及司法综合施策,目前存在保护制度失序、责任不清、可识别性界定方式单一且缺乏可操作的判定标准导致司法实践中的事实认定较难等问题.未成年人信息在属性特征、利益衡量等角度不同于成年人信息,基于监护关系和亲权关系,承载了未成年人和监护人的双重利益.在场景方面,面对信息业者对未成年人信息的利用的各种需求,建议立法和司法应秉持细化场景规则的理论,并引导行业自律,特别是教育者对未成年人信息的知情需求、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信息的保护需求、政府对未成年人信息的共享需求,亟待平衡私人领域和公众领域的内在张
少年司法要注入儿童福利因素,建立司法与福利的协同与融合机制,其基础是建立两个系统间的分流制度,完善从司法系统转向福利系统的分流路径.本文认为,少年司法中要明确由专业社工承接分流后处遇,在借鉴国外转向和社会工作参与的基础上,对罪错未成年人开展多学科与跨专业的专业评估,在司法体系的各阶段中建立分流机制,明确被分流未成年人的范围、分流路径、分级处遇措施,建立分流后处置场域,设置分流官角色,增加分流项目.
全民守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外在强制模式可以推进公民守法,但该模式维持成本高昂且收效甚微,甚至会出现负面作用.促使人们形成内在支持性态度与价值观,可以降低社会成本,同时促进人们更加自愿、积极、主动守法,故应当实现守法转向内在模式.通过内化规范性、培育支持性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外在隐规范语境与显性规范的完善,实现个人价值观与法律价值的规范一致性,形成个人与法律之间的内容联结,促使人们积极守法.同时,需要注意规范认知培育的阶段化特征,从早期阶段就开始对儿童进行规范认知教育,实现守法活动与认
生涯犯罪人在社会互动中所形成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对其犯罪生涯持续具有显著影响.他们在与身边非特定关系人、用工单位领导与同事、婚恋对象及其家人等社会成员的互动中感受到社会排斥,而他们的不断犯罪、不听规劝、拒绝改正又使其家人由最初的劝阻、摇摆最终转向彻底绝望和完全放弃.社会和家庭对生涯犯罪人的“合理”排斥与“无奈”放弃,使这个群体被动退出正常社会并主动投向“灰色圈子”,成为以犯罪为生的“惯犯群体”中的一员.社会成员和生涯犯罪人间的互动过程已经成为一个“互为因果”“相互伤害”的死循环.
互联网电子积分本身的占有及所有应当隶属于网络服务提供商,在冒用电子积分行为发生的过程中,电子积分本身并非发生占有及所有的移转,发生变化的乃是互联网电子积分的使用权.电子积分的使用权作为财产性利益,可以成为财产犯罪的对象.通过对于涉电子积分行为进行合类型性分析,从而为该行为性质的界定提供方向.在行为性质的认定上,首先形成对个案的预判,并将个案事实与规范认定相结合,进行个别化的判新,不应当一概而论.此外,行为人冒用他人互联网电子积分时,由于手段行为具有显著的技术性,可能会触犯其他罪名,从而在个案认定中,应当严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高校思政课《概论》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讲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学生、学校所在地区的实情及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展开分析,引导学生由局部到整体,深刻、全面意识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概论”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广东 瓶颈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收容教养虚置化、工读学校式微化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现实困境,2020年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提出设立专门学校,对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专门学校教育.专门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这为共青团在专门学校中参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共青团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力量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之一,因为共青团的性质、职能、任务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标指向一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共青团的使命所在、责任所在、担当所在,在专门学校中,共青团工作面向的群体具有特殊性,需要对共青团
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加持下,互联网医疗行为打破了传统医疗行为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互联网医疗行为与传统的医疗行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尤其是互联网医疗中远程医疗模式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医疗过失犯罪理论在互联网医疗过失犯罪的认定与处理中遭遇了困境.医疗过失犯罪认定的关键在于医疗注意义务和医疗注意能力的判断.在追究互联网医疗过失责任时,不应拘泥于传统医事刑法对医疗过失责任的判断标准,而应在充分认识互联网医疗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探寻互联网医疗中医务人员注意义务和注意能力的内容及判断标准,进而准确地认定医
如何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发挥农业产业化在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户就业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推动乡村振兴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探索出一条适合多伦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多伦县委宣传部通过现场采访、实地观摩、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多伦县多伦诺尔镇北菜园村(以下简称“北村”)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
期刊